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共青团
改革
实施方案
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xx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开展和当代中学生新特点,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效劳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效劳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保持和增强中学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尤其是全面提升先进性为主要目标,着力推进中学共青团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努力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xx作奉献。
(二)根本原那么牢牢把准政治方向。自觉接受、紧紧依靠党对共青团的领导,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到中学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主动融入教育大局。围绕中学教育事业改革和人才培养大局,彰显共青团的组织特征和特色优势,找准中学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定位和工作路径,提升育人价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学生脉搏,了解学生心声,坚持效劳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学生。聚焦重点突出问题。紧紧围绕着重提高中学共青团的先进性和提升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着力破解制约中学共青团开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着力夯实基层根底。充分发挥中学团委的根底主导作用,注重将更多资源力量向基层配置倾斜,突出强基固本,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标准根底团务,活泼根本活动。
(三)主要目标通过改革创新,使中学共青团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尤其是先进性得到切实增强,直接联系效劳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用2—3年的时间,使开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实现有序标准,团学比例逐步下降;逐步实现团员先进性、团组织先进性和团的工作的先进性显著提升,进一步稳固中学共青团在全团的根底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学共青团协同国民教育促进中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和功能,进一步增强广阔中学生对党的向心力。
二、改革措施
(一)改革优化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1.加强团教协作机制。团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建立常态化的团教沟通协作机制,由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共同成立中学共青团改革工作指导委员会(名单见附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和督导。市、县两级团委和教育部门可探索成立教育团工委等团教协作组织机构,将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安排,做到同部署、同开展、同考核。团省委学校部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干部,市、县两级团委要有专人负责区域内中学共青团工作。市、县两级团委建立中学共青团属地化管理联系制度,鼓励中学团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化团建。加强与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的工作联系,理顺各类中职学校团的隶属和领导关系。建立并发挥好全省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职学校等多类型中学共青团工作联席会的作用,各地团委可根据需要自主成立区域性中学共青团工作交流协同组织。深化实施“高校对口中学团建促进行动〞。
2.完善团学组织制度。在中学章程中要明确团代会、学代会和团学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中学团学组织格局,即以团组织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为学生“自我效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手臂延伸。确立共青团在各类学生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改进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管理,推动学联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确保学生会组织依法依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学校团委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社团的归口管理职责,学生社团配备专门指导老师,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标准开展。严格标准执行校级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增强代表广泛性,提高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代表比例,扩大学校团代会代表的参与渠道,推进提案制及大会发言制度。
3.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明确并加强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团组织工作以团前教育、开展团员、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少先队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衔接,改进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推优入团应表达班级中队全体队员的意见。对于经少先队组织培养推荐和团组织考察已到达入团标准的特别优秀少先队员,可以在其年满13周岁不满14周岁时开展入团,在年满14周岁以前仍保存队籍。建立中学团干部、优秀教师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制度。
4.推行直接联系效劳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落实全团“大宣传大调研〞“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效劳对象报到〞“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等工作要求。制度化开展学校共青团“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学生团支部和青年学生活动,团省委负责中学共青团工作及市、县两级团委(含教育团工委)的专职团干部每年不少于15个工作日到中学“驻校蹲班〞,并经常性直接联系不少于100名青年教师和学生。各中学的教师团干部每年至少直接联系1个以上基层团支部,具体指导团支部建设。建立中学共青团工作活动“众创众筹众评〞制度,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机制和渠道,使广阔青年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共青团工作的设计、开展、评价全过程。
(二)加强先进性建设5.严格开展团员制度。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提高开展团员工作科学化水平。制定团员开展规划,强化县域统筹,到2023年底将初中毕业班、2023年底将高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例分别控制在30%、60%以内。提高团员开展的质量,探索制定团员的具体标准,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开展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新团员接收必须经过团支部大会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加强团前教育,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团支部考察制度,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
6.健全团员教育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严格执行“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的要求,增强团员对组织的归属感、作为团员的荣耀感。加强庄严神圣、贴近学生特点的离队入团等仪式教育,充分运用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等方式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组织团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一般累计不少于1天或者8学时。创新“三会两制一课〞方式和载体,特别要把团员教育评议与团员年度团籍注册结合起来。完善和加强团员档案管理,建立团员登记表制度,借助全团“智慧团建〞及xx数字共青团系统,实现根底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建设中学共青团的信息数据库。严肃团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团员,对违反团章规定的团员依章及时处理。
7.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中学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按照团章有关要求明确基层团组织根本任务和工作标准,制定完善中学共青团有关工作条例及指导细那么。稳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统筹团支部、班委会职位设置,班级内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由班团协作开展,促进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坚持团内民主,全面落实班级团支部定期换届和直接选举。中学要普遍设立青年教职工团总支或团支部,在中学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对青年教职工的联系效劳引导。推进社团建团,探索适应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和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新型团建实践,做到工作和活动覆盖全体学生、组织富有活力。
8.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团员以团章的根本要求为准那么,将思想端正、学习勤奋、勇于实践、向善崇德、自觉奉献作为亮明团员身份、彰显团员特质的重要标准,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表达先进意识、先进动力、先进要求和先进表现。大力选树优秀学生团员、学生团干部和优秀中学中职团组织等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以及科技创新、志愿公益等活动。着力打造开展团员和教育管理要求严、质量高,根本组织制度和生活制度执行落实到位,育人效果好的先进性团组织。充分发挥团的工作在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进步成才、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先进性作用。
(三)改革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9.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开掘我省红色文化资源,深化“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14岁集体生日〞“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内涵,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成长动力;遵循中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研究各类中学以及不同年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注重与小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制定中学共青团思想引领指导意见,统筹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普遍建立中学生团校和业余党校,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功能。大力创新团课教育,标准设置目标,科学设计内容。融合线上线下载体,运用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研发和推广面向中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引领优秀内容产品。
10.建立健全以志愿效劳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效劳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深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契机,将组织志愿效劳活动作为中学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和重要工作牵引载体,建立健全“教育部门协调指导、共青团组织归口负责、综合素质评价驱动、团员学生自愿参与〞的中学生志愿效劳工作机制,推动中学生志愿效劳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正向鼓励化开展,推动全体中学生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推动条件具备的支部建立志愿效劳队,设立志愿效劳委员,推动各地、各中学配置志愿效劳专项经费,纳入学校预算管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支持学生社团、学生兴趣小组开展活动,促进社团活动健康开展。
11.建立健全中学生困难帮扶和权益维护机制。坚持效劳学生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工作生命线,以努力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利用省级12355青少年效劳平台,完善工作载体、渠道和机制,经常性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人际沟通困难、心理问题、上进心缺乏等困难中学生群体提供帮助;精准性针对留守学生、毕业未就业中职学生、事实孤儿等群体开展重点帮扶;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建立援助平台等方式,积极参与预防校园暴力、抵抗校园欺凌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团代会、学代会、学生会在校园民主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集中反映学生意愿和代表学生利益的根本功能。在中学团组织中普遍设立权益委员。在学生会组织中普遍成立负责学生权益的部门。逐步建立省、市、县级团委对本区域内中学典型性权益维护工作下管一级机制。
12.建立健全扁平化、工程化、信息化运行机制。充分利用xx数字共青团系统,推行扁平化工作模式,明确从省、市、县到学校、班级等中学共青团各级组织的核心任务及重点工作,完善各级组织间的信息发布、交流、反响机制和互动、联动机制。推进中学团学活动的工程化管理和课程化实践。借助全团“智慧团建〞及xx数字共青团系统,形成线上线下深化融合的工作机制和格局,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开工作,着力打造“网上共青团〞。
(四)改革完善中学团干部制度13.完善团干部选配使用机制。完善中学团干部队伍“专兼〞配备机制,在3—5年内实现团委书记岗位专设,按学校中层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学校团委书记的任免应征求上级团组织的意见。探索制订中学团委书记专业能力标准,明确团干部岗位资质,突出政治思想、业务能力、作风形象、工作热情和培养潜力。普遍建立青年教师和学生兼职团干部制度,每所中学应分别选任至少1名青年教师和1名学生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