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
体制
机制
创新
工作汇报
市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汇报
近年来,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襄阳市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按照“四化〞同步协调开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开展和农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增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农村创新体制机制,是开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市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探索专业大户承包、龙头企业流转、专业合作社经营、委托代耕代种等模式,推进规模经营。二是农村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农村“三资〞监管及产权交易平台、农村土地流转效劳平台、农村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平台,、标准农村经营管理行为。三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推进以股份合作,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建立成员共有、民主共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制度。四是农村金融创新。开展土地经营权证和土地流转合同质押贷款,拓宽农村贷款融资渠道。
二、我市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情况
(一)创新土地经营机制,促进土地规模流转
近年来,我市以农村城镇化、农业机械化、农民市民化为契机,通过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截止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万多亩,规模流转面积(30亩以上)达万亩。我市主要实行以下几种新型土地经营模式。
1、龙头企业流转模式。即引进龙头企业以租赁等方式整体流入土地,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公司+基地〞的模式开展规模经营。如乾兴农业公司与襄州区双沟镇陶王岗村、赵寨村712农户签订了2023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建立标准化出口蔬菜生产基地4000亩,日产出口蔬菜50吨,年产值8500万元,创汇1200万美元;XX县区五山镇、XX县区仙人渡镇、XX县区卧龙镇等以龙虾养殖为主导产业,相关企业与合作社租用农民土地近2022亩,建立龙虾养殖基地;XX县区、XX县区、襄阳区以蔬菜、花卉生产为主导产业,相关企业与合作社租用农民土地近万亩,建立蔬菜、花卉基地。
2、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即由一个“能人〞牵头组织同类农业生产经营者成立合作社,合作社对社员农业生产开展全程效劳。如XX县区丹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义租赁农民土地1200亩,从事养殖业;古驿镇孙寨村三组组长司应忠带动20233户农民发起组建驿寨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蔬菜种植面积到达1万多亩,种植品种2023多个,年产蔬菜4万多吨。
3、专业大户承包模式。即由农业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通过各种渠道承包农户土地,开展集中连片生产经营。如黄龙镇种粮大户李功成承包土地面积5000多亩,年产粮食3000吨,屡次被授予“种粮大户〞、“种植大户〞的称号。
4、委托代耕代种模式。对因外出打工、缺乏劳力而无法耕种、可能撂荒的土地,由农户委托村集体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承包的土地进行耕种,农户只需支付一定费用,所产粮食归农户,真正实现了“两头增收〞。如国家级示范社襄州区张家集镇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大胆创新经营机制,对农户承包的土地采取全托管或局部托管效劳的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了“谁来种田、怎样种好田〞的问题。2023年双丰收合作社的土地托管面积已达85000亩。
5、土地股份经营模式。我市积极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试点,目前,全市2023个县(市、区)都已注册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XX县区茂富农业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23年5月8日,并在当月挂牌,成为襄阳市第一家注册登记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襄州区张家集镇何庄村幸福美满土地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23年11月6日,入股农户350人,面积3500亩。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让农民成为股东通过保底分红等收益分配机制的保障,增加了农民收益。
6、家庭农场模式。今年以来,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市农委与市工商局联合发文,出台了我市家庭农场注册登记方法,向农民群众深入宣传家庭农场的优势特点、创立方法、开展前景、优惠政策等,在襄州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土地规模经营较好的村组,催生了韩付贵等3家现代意识较强的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实现了家庭土地标准经营。
(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完善三大效劳平台
1、大力建设农村“三资〞监管平台。在资金管理方面,资金代管已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完善制度,统一手续,收入支出实现程序化。在资产和资源管理方面,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做到处置公开化、合同化。在网络监管方面,对现有三资管理软件进行全面升级,完成三资监管平台网络化管理建设,实现三资管理实时监控。2023年2023月,我市襄州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三资管理示XX县区称号。
2、大力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效劳平台。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初步形成了“村级效劳、镇级交易、区级监管〞的农村土地流转效劳体系。在各县市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效劳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镇级农村土地流转效劳中心,村级农村土地流转效劳站。一是全力打造区级农村土地流转效劳中心。目前虽然各县(市)区建有农村土地流转效劳中心,但建设标准不够高,办公环境不够好。为此,今年6月我市在南漳召开了土地流转效劳平台建设现场会,切实解决土地流转平台建设问题,以此促使襄阳土地流转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信息化、标准化轨道。二是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建设。按照农业部规定的统一标准,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建设,完善“两室两庭(仲裁庭、合议调解庭),两系统〞(案件受理室和档案会商室,音视频显示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并配备数字化的庭审设备,最大限度地改善襄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办公条件。三是全力促进镇级农村土地流转效劳中心提档升级。按照制度化、网络化、标准化的要求,强化并提升全市镇级土地流转效劳中心建设,力争实现镇(办事处)有牌子、有场所、有人员、有设施、有制度、有交易程序、有流转信息公示栏等“七有〞标准。
3、大力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襄阳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南漳农村产权交易所已在今年3月正式运行,为辖区内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提供场所、发布信息、组织招投标等效劳、履行产权交易鉴证职能;同时开展交易筹划、产权经纪、培训辅导、委托管理等相关配套业务。其他各县(市)区也在积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场所建设,这将更进一步盘活襄阳市农村集体“三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
(三)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实施三大富民工程
为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增强信贷支农力度,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资金需求,2023年以来,襄阳市积极行动,大胆探索,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积极开展“富民兴社诚信创业方案〞推进工程。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农村经营管理局、中国农业银行襄樊分行关于开展“富民兴社诚信创业方案〞的意见的通知(襄政办发[202223]71号)精神,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融资。有效缓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资金短缺问题。
2、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推进工程。近年来,襄阳市农委经管办与襄阳市银监分局探索尝试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的路子与途径,出台了相关文件,2023年,依照襄农经发[2023]3号襄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方法(试行)和农银襄发【2023】61号关于推进农村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通知精神,协调市农行与局部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经济效益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开展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质押贷款。目前,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质押面积达1500亩,贷款额度到达300万元;陶家巷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质押面积达850亩,贷款额度到达300万元。
3、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集合贷〞工程。今年,我市专门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开发出一款贷款担保产品—“集合贷〞。该产品具有利率低、周期长、额度大、无抵押、手续简单等优势,3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组成联保体就可向市农业担保公司事情贷款担保,第一期发行规模3000万元,单个合作社担保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
(四)创新集体产权制度,激发农村开展活力
我市是全省第一批开展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以下简称“三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单位之一。202223年,襄阳市XX县区檀溪村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新模式。当年2023月,檀溪村正式变更为檀溪湖社区,并正式挂牌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檀溪湖社区股份合作社。经过几年艰苦实践,探索出分权不分产、开展不征地、营运不经营、分红不分利的“檀溪模式〞,创新了“三资〞管理方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使集体经济稳步开展。202223年1月14日,省委、省政府在襄樊召开了试点工作现场会。截止目前,全市已有个城中村完成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涉及620235户,24470人。
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我市“三村〞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标准、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完善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决策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构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和鼓励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产权机制的有效创新极大地加快了集体经济开展步伐,真正使集体资产“动〞起来、“活〞起来,实现保值增值。到2023年底,檀溪村各项资产到达8.28亿元,全年实现纯利润2500万元,人均年分红收入到达3600元。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创新工作保障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成立襄阳市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市农委、财政、发改、国土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试验工程实施工作。
(二)精心论证,确定方案。一是邀请专家学者。积极邀请农业部经管司副司长、经管总站站长陶怀颖、副站长贾广东等领导到襄阳视察,指导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工作;二是实地调研考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屡次深入基层,与镇、村干部面对面座谈,就如何开展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对改革试验推进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严格标准开展评审论证。2023年5月,邀请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邓志喜副主任到襄阳市,就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三)分工定责,形成合力。按照职责分工,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就本领域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任务,牵头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工作。建立联合办公机制,各相关责任单位定期向市农村体制机制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试验工程进展情况,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举办专项培训,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和业务指导。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