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地理
野外
活动
学习
浅谈地理野外活动与地理学习浅谈地理野外活动与地理学习 蒋永超 摘要:目前,在我市初中地理中考分值较低,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或对地理课不感兴趣。根据这些现实情况,应把培养学生地理兴趣作为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平时的课堂中往往注重用教材教学,使得很多学生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作用和兴趣。而地理野外活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拓宽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满足学生多种需要,从而使其发现地理是一门很有价值,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关键词:初中地理;培养兴趣;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2-0005 一、地理野外活动概念 地理野外活动是与地理课的课堂教学相对而言的,它是地理课的延续和补充,两者相辅相成,不能互相代替。没有地理课堂,就不能保证学生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地理野外活动,就会使“因材施教、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受到影响。二、地理野外活动的特点 1.直观性是地理野外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地理野外活动多在实地进行,如野外考察、观察工厂农村、去气象台学习、分析交通状况等,都在直观性的地理环境中开展,可以说这些直观性的地理环境是地理野外活动的“实验室”“博物馆”。许多地理事物学生早已熟知,但很少从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地理野外活动则由教师引导学生直观性地观察、调查、分析这些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来龙去脉,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解决课本中的疑难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等。2.学生自主性是实现地理野外活动目标的必要条件。在活动中,教师已不再是单方的授业传道者,而是学生进行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则作为活动各环节的主体,始终都是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自主性地参与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人格。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在地理野外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每一节课堂很难办到的。3.开发性。通过地理野外活动展开讨论、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与课本相悖的观点,教师适当地给予评定与鼓励,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勇敢自信地去探索问题、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4.实践性。地理野外活动强调学生探索过程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只是袖手旁观或坐而论道,而是要去主动实践,这些实践包括:提出问题、进行思考、作出计划、查找资料、理论探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整理、归纳总结等,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地理野外活动的实践性强调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5.灵活性。地理野外活动会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可以适时适点地灵活安排活动的进行。不仅活动时间、地点的安排具有灵活性,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知识基础等对活动的难度要求、活动分组等灵活设置。6.地理野外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之间的积极配合与交流。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及知识面、身体状况不同,而每一个活动都有不同需要,同小组的学生可以积极发挥他们的优势互补。在解决问题时,每个学生的解决方法可能不同,学生通过交流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地理野外活动促进了人与人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有不同观点、不同理解、不同能力的各有所长人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三、地理野外活动对中学地理学习的作用 1.改变传统的地理教育心理及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主导”。地理野外活动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地理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从“做中学”,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能动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去找到解决问题和巩固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的心理。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地理野外活动具有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这一特殊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特殊的情境和强烈的求知欲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爱发问,爱问为什么”是学生的天性,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他们的求知欲被压抑并逐渐消退,他们被动地学习,呆板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对课程失去了兴趣,而地理野外活动开放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发展,主动探索世界、揭示世界的奥秘,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3.增强学生观察、动手、动嘴、动脑能力 通过对地理环境各种事物、现象面貌的实地观察,可以形成丰富的地理观念,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在观察后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思考、争论,提高过程能力和分析能力。知识源于动手实践。地理野外活动可供学生动手的活动很多,通过长期的动手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技巧。4.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合作交流 地理学科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地理野外活动的需求,因此需要合作研究、合作动手、合作交流。在地理野外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活动计划、分组观察和调查,需要分组讨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也需要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喜欢相互接纳、赞赏、帮助,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审视,以便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地理野外活动在中学地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设置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如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能力与经验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让他们完全独立地开展地理野外活动,必定会有不少困难,因此教师必需做好动员、组织工作,向学生讲明活动的意义、目的、要求,强调注意事项。开展活动往往要分组,这里就要关照个别差异,尽量使各小组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动手能力、活泼程度等各方面强弱相当,尽可能做到“力量均衡、各有特点”。希望各小组之间的学生能优势互补,更好地完成地理野外活动。总之,地理野外活动对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很有帮助,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大大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赵 媛,韩雪珍,诸 嘉.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38-240.2 胡继兰,周仁桂.中学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地理教学,2010(8):55-56.(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武寧县第二中学 3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