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但抄不解何益后生.doc
下载文档

ID:2009677

大小:12KB

页数: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不解 后生
但抄不解但抄不解,何益后生何益后生 有学生说起,某些报刊文章里存在只顾抄录文字,不予必要讲解的问题,往往使读者不知就里,莫名其妙。举例有 2012 年 5 月 7 日某报所载曾兰挥笔为剑争女权中的一段:1915 年在上海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六卷第十号,刊出了孽缘。作为执民国文坛牛耳的小说月报刊登出小说,又加之编辑主任恽铁樵的这封称赞信,足以让曾兰与孽缘进入民国小说史了。吴虞比曾兰还高兴,同一天恰好遇到有人请他作对联以悬挂于新繁李德裕东湖公园,夜不能寐的吴虞将自己的愉悦之情写进了对联:功业感筹边,更思文苑儒林,有叔本公仪,同留胜迹;穷愁何足志,只合登仙成佛,继桃推法进,共写灵襟。照作者谢先生所论,吴虞所撰的对联似与曾兰的小说孽缘受称赞有关,但读谢文具体内容却只字未提,缺少讲解;也就是说,文章只有论点,并无论据和论证,生拉活扯往一块儿凑。“叔本公仪”和“桃推法进”指的是什么?怎么会与“文苑儒林”和“登仙成佛”联系到一起?读了再读,依然一头雾水。谢先生抄而未解,实际写犹未写,说是不说。为明真相,还是先研究对联。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冯修齐先生在新都楹联中曾经评介过吴虞先生这副楹联:联语歌颂了唐代在四川筹边立下功业、在东湖留下胜迹的李德裕等人,以及新繁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上联意为:李德裕的功勋、德业最感人的是谋划西川的防务;再想到文坛和学术界,还有任叔本、梅公仪等,共同留下东湖这处名胜古迹。下联意为:穷困和忧愁不必管它,只希望登仙成佛,跟随朱桃椎和法进和尚,一起抒发坦荡的胸襟。所加注解有“叔本:任末字叔本,蜀都新繁人,教育家,事载后汉书儒林传。公仪:梅挚字公仪,新繁人,官至龙图阁学士,宋史有传。”“桃椎:朱桃椎,唐代新繁人,儒林隐士,事载唐书隐逸传。法进,隋代新繁人,高僧。”再看吴虞为勉励桑梓后生,曾著新繁中学(现新都二中)校歌:“任先经苑起儒宗,桃椎法进著高风,勾涛梅挚擅文雄,张惠在元显世功,费家父子宏道隆,丹山杨氏诗人崇。繁江文雅盛前古,莘莘学士其追踪,国事艰难匹夫责,同心力学志无穷,岂惟欧美夸俊杰,复兴民族期大同。”这样我们知道联意,解开疑团,同时也据此得知谢先生没有读懂吴虞之联,所以无法解说。他甚至没弄清楚“桃椎”是谁,否则文中引述楹联也不会把“桃椎”错写成“桃推”!挥笔为剑争女权中还有值得商榷的一段文字:曾兰亦为著名的女书法家。她学篆书时,先从师于合州戴光,后来由湘潭王壬秋辅导,专攻绎山刻石、李阳冰城隍庙碑,整整二十年,笔法纯正,清劲圆畅,古朴刚健,其造诣深为行家赞赏。时有四川井研书家王麟引用东坡句,为她治印曰“千年笔法留阳冰”。女界报创刊时,主编孙少荆专程登门,请曾兰赐写“女界”二字。家庭杂志的刊头也是曾兰题写的。南社盟主柳亚子也曾从上海寄来宣纸斗方一幅,请曾兰题“分湖归隐图”五字。南社社员、四川书法家谢无量得其墨宝后,作诗为谢。这让吴虞也为妻子高兴,兴味盎然地写下读谢无量谢香祖篆书诗题示香祖诗,其二为:篆室千年几服膺,藤笺遗迹见飞腾。偶传玉箸斯冰法,莫被人呼管道升。首先说“先从师于合州戴光,后来由湘潭王壬秋辅导”,此言失实。证据在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 364 页所载悼亡妻香祖诗:嗟予不善书,弗识临池趣。君思补予阙,弄墨兼朝暮。时时摹钟王,片楮人倾慕。合川有戴氏,篆法晚始悟。教君学斯冰,廿载脱千兔。融1扁擅高明,邓派惊却步。平生玉箸迹,到此空珍护。他年比兰亭,入我繁中墓。谢先生从吴虞集生发串联演义文章,得出王壬秋辅导曾兰的结论,其失误在于未曾认真阅读吴虞原注之:“合州戴子和,业专灵素,篆法邓石如。湘潭王壬秋嘲之曰:戴光学医太高,学篆太卑。戴始改学斯冰。”“君初学篆书,予请张星平先生询戴氏,教以从绎山、城隍庙二碑入手。近二十年则以谦卦为主。井研王圣游为君刊一印,文曰:千载笔法留阳冰。东坡句也。”王壬秋的确曾经评点过戴子和的篆书,让戴改学李斯和李阳冰。但王壬秋并未教过曾兰;指点曾兰从绎山城隍庙二碑入手学习篆书的是戴氏。如果王壬秋曾经辅导过曾兰,吴虞怎会不提此等荣耀之事?无视吴虞原注,无中生有,断然臆说,捏造事实,误导后生,殊不可取。其次,谢先生引述吴虞读谢无量谢香祖篆书诗题示香祖诗,仍然抄而不解。他只提“阳冰”,而未解释读者需要理解的“玉箸”、“斯冰”、“管道升”。按,绎山即峄山石碑,传李斯所书,古雅妍妙,为后世敬仰。惜此碑毁失已久,现所传者,为南唐徐铉临写重刻,现存西安碑林。杜甫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碑字笔画的线条非常挺拔,因嫌偏于肥厚,故世称“玉箸体”。缙云县城隍庙碑是乾元二年(公元 759 年)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人,赵孟頫之妻,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是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如果谢先生能细读吴虞原注,并查阅辞书,就会理解“玉箸”是“玉箸体”,“斯、冰”是“李斯、李阳冰”,并能注意解释“管道升”。这样更能帮助读者理解吴诗的深意所在,否则但抄资料,有何补益?结尾愿引四友斋丛话所记:“欧阳公晚年,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当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畏后尘笑。”与谢先生共勉。注释:1诗中原字结构颇异常,无法打出。容庚先生商周彝器通考云:“至于字体,西周后期则笔画停匀,不露锋芒,如毛公鼎之长方,散盘之螎扁,此一变也。”据此则该字当作“融”(按“螎”同“融”)。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