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政教
人文
素养
提升
我见
范文
天道酬勤
高校思政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之我见
刘金静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开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不断追求完美、追求人生的全面和谐开展。我国教师教育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无视人文素质养成,造成人文素养欠缺,从而无法满足和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是促进人更加和谐持续全面开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传承中华古老文明的需要。因此,在大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师;人文素养
一、引言
高校思政教师是专门向大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觉悟,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开展和社会所需人才的专业人员。而高校思政教师的作用能否发挥、发挥作用的大小,与高校教师的人文素质密切相关。教师人文素养的上下关系着学生知识水平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不仅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根底和前提,也是提高教师自身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更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素质与修养,不仅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而且又对这些根本素质产生直接影响。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教育,也包含社会科学教育、美学艺术教育。人文教育旨在塑造人格和完善人性。其根本目的是为过早实行文理分科的当代教师“补课〞,增加一些人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开展。
二、树立“育人〞必先“做人〞的观念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要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既要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人,又要以认认真真做人来促进自己育人。教师要努力造就一种为师者应有的人格,即以自身的言行表达出知识与道德的和谐统一。要做到做人育人的统一,就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特别注重师德培养,这是育人的前提。从做人来讲,要做一个完整全面的人,既需要人文知识,更需要人文精神和素养。提升人文素养重在实践。用我国传统的话来讲,懂得人文知识只是“为学〞“知道〞,而养成人文素质那么是“为道〞“体道〞。只有有了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从而感染、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之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的人,从而培养出和谐开展和可持续开展的人。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审美情趣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以特有的个性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开展的需要,教师的人文素养也要不断提高。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思政教师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统一教学思想,统一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以哲学为观点,历史为知识,文学为根底,广泛涉猎各领域知识,教会学生“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沟通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学会做事就是教会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学会做人就是让学生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这样,既提升了思政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格,也强化了对学生的人文知识的传输。
三、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藏、教育技能、创新意识,而且要有真诚的事业心,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科学和人文不可分割,对于整个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将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立足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根底上,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那么必将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和教师人文素养整体提高;拓宽高校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引者,教师要有意识地灌输、提升人文教育内容。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包括两局部,一个是人文知识,另一个是人文精神。只增加人文知识并不一定能够提升人文精神。教师是教育之本,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重任在肩,荣耀又艰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学生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尊严,全靠广阔教师的辛勤工作。
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展示了教师为学生效劳,学生是主体的师生关系。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规划自我。在成长阶段,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但履行这种责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要经受学生的评判。
第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让弱势群体得到同等关心和帮助是对教师本身素质的考验。对于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样貌、不同智力的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第四,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当学生出现过错时,教师不能随意指责、批评,甚至挖苦、挖苦、辱骂、体罚学生。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問题,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沮丧的心情,一起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包容学生的过失。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进步和开展。
第五,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优点,鼓励学生自尊。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对他们最真诚、慷慨地赞美。这一点点赞赏就像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师生之间友谊的火焰。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区别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也能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根底。我们可以从一次勇敢的发言,一次用心的作业,一次微小的进步中挖掘学生的优点,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有的放矢,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
第六,教师要善于自省。自省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响,又是做出新方案和行动的依据。教师要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标准和标准,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四、广泛开展高校之间教师团体的结队活动、社会考察活动
学校要通过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热点问题讲座、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增加不同院校、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学术交流时机,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在进行人文学科课程建设的同时,对教师要加强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继续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说,“在今天对学生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即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必须特别重视加强我国历史和文化、文学和艺术、传统美德与革命传统的教育,重视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一个国家的人民,一个民族的子孙,如果忘记了自己的民族及其历史和文化,那将是十分悲惨的,后果将是难以设想的〞。要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促进教师人文素养提升。
五、利用专业教育,挖掘人文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开展的人。〞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中,应充分表达和挖掘人文精神。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传道〞的过程,不管哪门学科的教学,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人品作風,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思考如何将知识传授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在文化素质养成中的潜在功能。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知识对于社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如在科技类课程中把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价值、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技与人的关系等问题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在专业课教学中表达科学史、专业学科史的内容,以此揭示科学创造和技术创新中的方法启迪和精神品格,展示科学家的智慧、品德和人格。在生态学课程中融入伦理教育,唤起学生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生物与自然的内外在价值、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通过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久而久之,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无形之中就会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