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职紧密型“工学结合”专业改革探究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2007642

大小:22.89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紧密 工学 结合 专业 改革 探究 范文
天道酬勤 高职紧密型“工学结合〞专业改革探究   高职紧密型“工学结合〞专业改革探究  【】 经过多年的实践,高职教育得到了开展,可是针对课程式的工学结合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工学结合〞浮于外表,并不彻底,没有真正的做到工和学的结合。因此,从原来单个课程型的“工学结合〞向专业紧密型的“工学结合〞的过渡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工学结合〞的根底上,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课程改革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开展现状   国外的职业教育开展相对较早,并且已经形成了比拟成熟的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German Dual System〕模式,其又被称为现代学徒制度,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到企业学习实践技能。它的办学模式是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教学过程以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为辅。学生仅有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而2/3的时间那么在企业进行实践。“双元制〞模式的培训主体为企业和学校,并且企业占有更大的成分;教学内容的学习主要是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且后两种内容的学习是为前一种知识的学习做铺垫。美国“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模式,它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合作教育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渐进的经验。合作教育是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间的一种伙伴关系,参与的各方有自己特定的责任。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了企业实际训练和大学学习的交替阶段,毕业前最终留在学校,完成所有课程以及毕业方案。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模式,它最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有定向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与职业院校签署人才培养协议,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实习的时机,为学校提供物资、技术和经费的支持,同时企业参与到教学方案的制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中去;而职业院校那么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的教授,配合企业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另外还有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合作〞等模式,其都强调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对实践技能的锻炼,从而使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自2022年我国教育部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之后,我国高职院校就进入了迅速开展的阶段,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开展,也形成了其特有的一些“工学结合〞的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该模式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为其定向培养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进行“工学交替〞式的学习,学生毕业后到达企业要求直接到该企业工作的一种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该模式主要教学场所为实训基地,在特定的实训场所,通过师生“教学做〞的同步进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根据人们的学习规律“实践—理论—再实践〞,通过操作,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操作中验证方法的过程,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屡次循环,到达对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两段式预分配模式。它把学习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进行公共课程、职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校先把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学完,在各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等模拟演练;第二个阶段为进行工作的预分配阶段,针对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专业顶岗训练,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学生必须同时完成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才能够毕业。现在大局部高职院校都是根据两段式分配模式进行教学的,它首先保证了我们教学的连续性,同时在后期进入企业预演工作岗位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我国高职“工学结合〞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借鉴兴旺国家先进的经验的根底上,又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我国大局部院校采用两段式预分配模式来进行教学。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根据教学方案,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如图1所示。   在第一学年,主要是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经纪与代理、国际商法、根底会计等根底课程,在学习每一门课程的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实验实训工程,如最核心的根底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不仅有实验课程,还有课外实训课程,进入机房根据角色的不同,模拟公司的操作,自负盈亏,让学生真正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而其他课程根据自己的特色分别设置不同比例的实验实训工程。到大二和大三上学期的前两个月,在前期课程的根底上,增加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国际商务英语、会展筹划、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单证、商务礼仪与沟通、营销英语口语、国际贸易核算、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课程。同样根据各个课程的特点,设置实验或者实训课程,增加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根据我国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的特点,根据学生学科学习的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学习、实验或实训,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程的学习与后期的专业顶岗实习联系松散。我们的课程设置针对的是泛泛的专业岗位,没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得后期学生在进入不同的企业实习的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这个课程跟他感兴趣的岗位有什么关联。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努力程度不够。   二是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到顶岗实习阶段已经生疏。该种模式下,前期主要是理论知识和模拟实训的阶段,也就是把之前的学习阶段压缩到了两年零两个月,剩余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与企业进行结合,实际就是提早进入企业熟悉企业环境,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岗位的磨合,但是根据现在学生的学习特点,经过两年的时间,其理论知识根本已经遗忘,导致企业觉得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合格。   三是学科之间联系比拟松散。高职教师受学科限制,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注重自己课程的重要性,而不是真正地把它放在工作岗位中,客观地分析该学科在工作中的作用。因此,这种模式下的学科之间联系比拟松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企业进驻,没有企业指导老师的参与,使得该种“工学结合〞的模式成为旧学科体系的延伸。  四是在最后的企业顶岗实习中,特定的岗位限制了对课程的理解。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针对的企业主要有:外贸企业、跨国公司、国际物流、货代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外贸相关行业,主要针对的岗位有:外销员、采购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从业人员等。由于我们仅有几个月的顶岗实习,只能涉及到很少的岗位,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很多课都没有用的错觉。   三、新型“工学结合〞模式的分析   针对采用模式当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改良我们的教学模式。在现行课程根底设置不变的根底上,采用“上午课堂学习,下午企业工作〞的模式进行工学结合,从学生大一进入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开始,就带着他们进入企业实习,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根据所选取的企业情况,设置课程。比方在大一主要开设经济学根底、国际贸易实务、根底会计等课程,因此,我们在企业和岗位的选取中可侧重选择主要应用这些课程的岗位,如外贸业务助理、会计助理等职位,同时观察企业的运行,企业的经济现象多少会映射到经济学课程中。   二是在教师的选取上,要多聘用“双师型〞教师进行教授。教师要多到不同的企业进行下企业锻炼,了解企业运行的真实现状,在上课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多地联系企业的现状和其他学科进行授课,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是在企业的选取上,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就业情况,选择适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基地。比方我校主要效劳于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因此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就应该倾向于寻找该种类型的企业进行合作,以方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在三年的学习中,实行企业和岗位轮换的方法,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从而熟悉整个行业,掌握不同课程在不同岗位的作用,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用理论知识去指导企业中的实际工作,真正到达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四、新型“工学结合〞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新型“工学结合〞模式是对“两阶段预分配〞模式的一种改良,属于与企业“紧密结合〞型的教育模式,该模式能够使学生融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有哪些,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而要到达最好的效果,还需要相关方面的配合。   一是政府配套优惠制度的出台。现在企业用工都喜欢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而每个有工作经验的人都是从零开始的。如何很好地吸引企业跟学校合作,这就需要政府给予支持,比方对于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学生在企业实习政府应给予企业现金补贴、房租和水电的补贴等,最大力度地让企业参与到培养人才中去。   二是学校制度方面的改革。现在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色彩比拟浓,而这种紧密型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校教育是为学生到企业工作效劳的,除了用小比例的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外,更多的是要看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包括平时表现、素质表达以及业绩状况等综合考核。   三是“双师〞教师队伍的培养。现在的“双师〞仍然是停留在职业证书的认定当中。借鉴国内外经验,我们可以从企业吸纳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还可以每个学期选派教师真正到企业进行实践;另外企业可与学校经常沟通,让学校老师了解企业的动向,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   [2] 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23〔6〕.   [3] 汤生玲、曹晔:职业教育假设干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 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拟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23〔4〕.   [5] 曹晔:国外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比拟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   [6] 袁长明: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时空〔研究版〕,2022〔12〕. 〔责任编辑:张琼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