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12-17作者简介:韩丹(1988—),南昌航空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江西省图书馆馆员。∗本文系2020年度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资助(省级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C2020-S552。PPP在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探索性应用研究∗韩丹(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省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46)摘要: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融合深度不够、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不足、综合型文旅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分析PPP的内涵及优势发现,将其应用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领域既是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选择,也是解决现阶段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了“文创开发+特许经营”“研学旅行+合同外包”“旅游休闲目的地+非营利合作”等PPP应用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文旅融合实践探索方面的参考。关键词:PPP;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1-0036-031背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公共图书馆网红打卡地、研学旅游及各类“图书馆+”实践新闻,正是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的体现。但是,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旅融合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融合深度不够、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不足、综合型文旅人才缺乏等。在行业性质方面,公共图书馆属于政府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而旅游产业基本由以市场竞争为主体、追求利润的私人主体组成,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具有公私合作的内在属性。笔者从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en-erships,PPP)的角度探究了PPP在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中的应用,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文旅融合实践探索方面的参考。2PPP的内涵及优势2.1PPP的概念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公私合作)的简称,其本质是一种合作共赢关系。狭义的PPP是指公共部门(主要指政府)与私人主体(主要指追求利润的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内的投资、建设、运营、改建、扩建及维护等行为中建立的合作关系。狭义的PPP分为多种类型,最常见的类型为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如丽水市图书馆以BOT模式建设的新馆等[1]。广义的PPP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主体在合作开展公共服务过程中建立的合作关系。广义的PPP与狭义的PPP相比存在以下两个主要区别:一是合作主体的范围更大,不仅包含公司、企业等机构,还包含公益组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