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风
建设
长效机制
思路
对策
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路及对策
一、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风建设重在维持课堂纪律,主要表达为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大局部90后的大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时间观念冷淡,尤其是一些学计算机的学生长时间迷恋网络,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不能按时到教室,不仅影响教学秩序,更是容易带动班级学生最终形成不良的学习风气。学习习惯的养成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但可以以下两个方面得以改善:
1、学分互认引入活动教育中
响应学校号召,在全学院开展“五早四不〞即早睡、早起、早餐、早读、早练,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迷网的促校风学风主题教育活动,将奖励学分引入教育活动中,以班级为单位,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要求各班将量化考核和奖励优秀的原那么纳入活动之中,发挥班委干部、学生会干部、寝室室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保证公平,每天的早练设立签到处;为保证活动的多样性,采取兴趣小组进行锻炼,除跑步外,还有跆拳道小组、太极拳小组、舞蹈小组等,学生早睡、早起、早练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早读那么要求学生去图书馆借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每天早上和其余的时间进行阅读,并要求阅读完一本书后,写出读后感,并在主题班会进行评比。
2、建立日常操行评比制度
引入量化考核制度,将考勤与日常操行评分相结合,对每位学生每天迟到、旷课、早退的情况记录纳入到每周的操行评分中。同时,加大奖优力度,设立优良学风先进个人、学习标兵、进步个人等,对日常操行评分较高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引入鼓励制度,帮助学生在班级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到达良好班风、学风的营建。
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
重视学生的全面开展,搭建有效平台,是形成自我提升意识,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是学生学习培养教育的关键。
1、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方案
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开学以来,我屡次和专业导师联系,通过导师见面会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目标的认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参加专业认证考试。今年五月份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水平考试报名情况看,总共报名人数为84人,其中我班人数为55人,占总人数的61%。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后,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加,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报名考证的风气更是促进了班风、学风的良性循环。
2、抓好日常学习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养成上课提前看书的习惯,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进行思考。第二个环节是课堂学习,我每周坚持不定期抽查教室,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及时谈话教育,对上课睡觉、耍 等不专心听课的学生进行提醒,课后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检讨。第三个环节就是课后复习,当天的晚自习是复习已学内容的珍贵时间,要求学生尽量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我班还成立网络工程、平面设计和软件兴趣小组,开展“小课堂〞,班委利用晚自习时间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中的难题,同时实行“一帮一〞的帮扶方案,帮助后进学生。我班硬件小组的学生利用在学校机房维护的便利,组织全班同学去机房学习的组装与维护。
3、搭建有效平台,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我要求每个班的同学每半期交一份半期总结,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通过学生的学习总结情况,我发现新生入校后普遍存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综合能力的锻炼之间如何平衡的困惑,因此决定以主题班会带团学活动,发动所有新生班级开展年级辩论赛。通过辩论赛,既加深了学生对困惑的自我思考,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时机。我还和学分制导师组织了旅游方案大赛,让学生用定额的资金,做一份合理的旅游筹划,并用ppt进行汇报。我和专业教师作为评委,对同学们的作品分别进行点评、打分,并评出了一二三等奖。本次大赛主要考查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此外,我还联合机械学院筹划、组织了趣味运动赛。有团体拔河赛、四人五足比赛、袋鼠跳、踩气球等丰富多样的工程,同学们的参与度非常高,赛后比照赛中的优胜方颁发了奖品,以资鼓励。正是通过筹划、组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逐渐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提升、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
总之,学生工作细致琐碎、千头万绪,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任重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需长期坚持、逐步完善。学风建设只有坚持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坚持将与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重在培养而不是说教,重在创新而不是照搬,构建长效机制才不会只是一句口号。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