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
扶贫开发
纲要
某年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3年
序
言
〔一〕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方案〔1994——2022〕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2——2023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根底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根本解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开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开展作出了重大奉献。
〔二〕扶贫开发是长期历史任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开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开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开展方式加快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开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稳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展能力、缩小开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意义重大。扶贫开发事关稳固党的执政根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表达,是统筹城乡区域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开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一、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开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开展能力,更加注重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开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开展。
〔五〕工作方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根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六〕根本原那么
——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及总体规划。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中央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工程时向贫困地区倾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开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
——社会帮扶,共同致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完善机制,拓展领域,注重实效,提高水平。强化政策措施,鼓励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统筹兼顾,科学开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开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开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改革创新,扩大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共享减贫经验和资源。继续办好扶贫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开放式扶贫新途径。
二、目标任务
〔七〕总体目标。到2023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根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本公共效劳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开展差距扩大趋势。
〔八〕主要任务
——根本农田和农田水利。到2023年,贫困地区根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有较大改善,保障人均根本口粮田。到2023年,农田根底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特色优势产业。到2023年,力争实现1户1项增收工程。到2023年,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
——饮水平安。到2023年,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平安问题根本得到解决。到2023年,农村饮水平安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生产生活用电。到2023年,全面解决贫困地区无电行政村用电问题,大幅度减少西部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无电人口数量。到2023年,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交通。到2023年,提高贫困地区县城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除西藏外,西部地区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到2023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推进村庄内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班车,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效劳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农村危房改造。到2023年,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800万户。到2023年,贫困地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教育。到2023年,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有较大提高;稳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80%;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水平;扫除青壮年文盲。到2023年,根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开展远程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
——医疗卫生。到2023年,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效劳网根本健全,县级医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门诊统筹全覆盖根本实现;逐步提高儿童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到2023年,贫困地区群众获得公共卫生和根本医疗效劳更加均等。
——公共文化。到2023年,根本建立播送影视公共效劳体系,实现已通电20户以下自然村播送电视全覆盖,根本实现播送电视户户通,力争实现每个县拥有1家数字电影院,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数字电影;行政村根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根本覆盖。到2023年,健全完善播送影视公共效劳体系,全面实现播送电视户户通;自然村根本实现通宽带;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根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以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社会保障。到2023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23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效劳水平进一步提升。
——人口和方案生育。到2023年,力争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到2023年,重点县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开展。
——林业和生态。到2023年,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比2023年底增加1.5个百分点。到2023年,森林覆盖率比2023年底增加3.5个百分点。
三、对象范围
〔九〕扶贫对象。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逐步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地区扶贫标准。
〔十〕连片特困地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跨省片区规划的指导和协调,集中力量,分批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所属连片特困地区负总责,在国家指导下,以县为根底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根底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开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自行确定假设干连片特困地区,统筹资源给予重点扶持。
〔十一〕重点县和贫困村。要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原定重点县支持政策不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方法,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四、专项扶贫
〔十二〕易地扶贫搬迁。坚持自愿原那么,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其他移民搬迁工程优先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加强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衔接,共同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有序搬迁,改善生存与开展条件,着力培育和开展后续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创造就业时机,提高就业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开展、可致富。
〔十三〕整村推进。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开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开展能力。以县为平台,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集中投入,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加强整村推进后续管理,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效劳体制,稳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
〔十四〕以工代赈。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有效改善贫困地区耕地〔草场〕质量,稳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强乡村〔组〕道路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区综合开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夯实开展根底。
〔十五〕产业扶贫。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扶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开展生产。引导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十六〕就业促进。完善雨露方案。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核心,对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对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
〔十七〕扶贫试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针对特殊情况和问题,积极开展边境地区扶贫、地方病防治与扶贫开发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其他特困区域和群体扶贫试点,扩大互助资金、连片开发、彩票公益金扶贫、科技扶贫等试点。
〔十八〕革命老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