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镇
技校
何处
乡镇成技校该向何处去
中国路在何方
——读中国向何处去有感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2223年,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中,我国经济率先企稳上升,成为拉动世界复苏的重要力量。“中国崛起〞、“中国世纪〞、“亚洲世纪〞和“中国威胁〞等论题被国内外广泛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力量的上升心情不同,态度各异。如何评价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展成就、开展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我国现代化建设又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又一次站在新的路口。“中国向何处去〞也成为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思考的问题,当热也是本书所讨论的中心议题,作者在这里给出了他的答复。
关键词:改革开展
一、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这是一个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问题,也是一个我们似乎总也找不到准确答案的问题。在革命的历史大幕落下之后,当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回归到自己的单位、家庭和各种社会生活当中时,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心中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更加平安、富裕、体面的未来,这也是过去的革命先辈和思想先贤们的理想。但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让我们进行更深意义的思索。中国向何处去,一个近代中国背负几百年的“老〞问题,在今天开放的思想环境下,似乎比以往显现出更加让人焦灼的思考。新中国成立前的200年,现代化之于中国,有梦却无路。新中国成立后的100年,现代化之于中国,有路却难于抉择。当世界以慨叹的目光,打量这个追赶者60余年砥砺发奋的身影,“1949—2049〞这一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后半程〞。靠什么保证现代化的持续性。靠什么续写“前半程〞的辉煌与荣耀。在这攸关未来的路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必须做出抉择。面对民族的忧虑、国家的困惑,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先生以一个学者的社会责任、经济学家的专业素养提笔报国,铸就中国向何处去这么一部鸿篇巨著。
周天勇先生的中国向何处去这本书主要是研究并论述开展的中国道路。周天勇先生认为改革开放的30年来,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开展道路和开展模式,这种开展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但是这种开展模式也存在着自身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度转变。作者强调在中国的开展已经到了“十字路口〞这一关键时期,
如不及时进行调整,极有可能步拉美国家的后尘,跌入开展的“中国陷阱〞之中。书中运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中国目前开展道路的风险和开展的“中国陷阱〞进行了深入论述。首先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功的经验:政治上的集中体制,持续推进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制结构改革,坚决的出口导向战略和对外开放政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作者客观分析了开展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即城市化严重滞后、土地供应体制不顺畅及其导致的住宅价格过高、小企业和效劳业开展缺乏、党政事业供养规模过大、行政干预过多以及税费负担太重等。这些问题相互影响,进而引发就业问题无法随着经济增长得到妥善解决、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多角度比较拉美、印度、东亚和中国的开展模式后,作者指出在中国开展的“十字路口〞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为此要完成五大任务:推进城镇化;鼓励创业和开展小企业、效劳业;开征财产税;管住和改革政府;提供较为均等的公共效劳、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这本书是周天勇先生在他过去众多的研究成果的根底上对我过现代化模式和开展道路的系统深入思考和提炼,秉承了作者一贯的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对重大问题的把握能力,是作者又一精心之作,更是对中国开展成功之道及其未来开展之路作出系统研究和答复的难得之作。在我读来,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在比照中探寻中国现代化最正确路径是本书的首要特点。作者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与未来开展的任务〞一章中纵向比照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阐述了每个30年开展的得与失以及矛盾所在、症结所在,指明了哪些矛盾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矛盾问题没解决,新的矛盾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并预见,将来信息化世界将会改变工业化社会的种种问题。在横向比照方面,作者系统分析了东亚有关国家和地区、拉美、印度的现代化道路模式,并且,通过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现代化道路模式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现代化道路的最正确选择。
其次,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是本书也是作者治学的又一显著特点。比方作者在书中提到,如果现代化道路选择不当,未来有可能陷入一个开展的“中国陷阱〞。比方在谈到公有制问题时,作者强调所谓的去追求生产资料的高度公有制,并不一定会有人民富裕和分配公平的结果""但是这些观点,作者并不是凭空放炮、隔山打牛。全书各种数据统计图表达数百个,通过数据比照、计算、分析,从而使得本书的每个结论都有据可查,真实可信。
再次,该书在著述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科学开展这根红线。本书站在答复中国向何处去的层面,从经济这个方面切入,同时也广泛涉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充分表达了作者思考的全面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特别是作者能够从民生的角度,对解决住房、土地、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提出独到的见解,并就这些问题作为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有力支点而进行极具前瞻的系统阐述和精密论证,实属难得。
全书最值得阅读和思考的就是第三篇。作者周天勇从极其深刻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经济、体制上的弊端,指出了中国未来道路的艰辛。正所谓“苛政猛于虎〞。政府机构臃肿,揭露了为了供养扩张的人员和增长的实际支出,各种税收增加,最终导致企业负担加重,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不见增长、失业率增加。曾经的曾经,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而现在,这本书亦锋利、直白的指出了如此事实与道理。
在我所看到的,众多讨论中国房价问题的论著中,唯有这本中国向何处去真正指出了其本质的原因。它不仅指出,高房价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指出了,高房价是土地管理取向、体制和政策造成的。
在就业方面,它更是深刻的讨论了大学生与农民工失业的问题。社会上有很多对大学生失业原因的讨论,但多数都归责于大学生自身条件缺乏这一表现原因。这本书揭示了导致其失业的最深层次、最根本的原因——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国家政策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偏向,不利于中小企业开展。这导致社会上适合本学学历的工作太少,而本科学历学生过多。于是,很多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去做不符合他们能力的工作,甚至是农民工的工作。以此,大鱼抢小鱼的食物,小鱼抢虾米的食物,最终又导致农民工的失业。
二、走别人走对了的道,不走别人走错了的路
这是书里总论当中的一句话,也道出了今天中国道路选择的困境。借用一句曾经很流行的电影台词说,就是路怎么走,自己挑。中国走向何方。也只能由我们自己作出选择。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当下,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诸如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人群增多、金融危机影响仍在继续等现实因素困扰的情况下,读中国向何处去相信每个读者都感慨颇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追求民富国强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从经济生活的表层看,现在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爆发性的环境危机在各地不断发生,有些地方甚至不再具备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另一个问题那么是社会环境恶化,其中最严重的是寻租腐败蔓延和贫富差距扩大。
从经济生活的深层结构看,主要是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的失衡——投资过度膨胀和消费在gdp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使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大大偏离了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诸如产能过剩、最终需求缺乏、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过慢、收入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那么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以及外汇存底的大量增加。这造成中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本国的贸易条件变差,出口产品贱卖,还搭上了我们自己的资源和环境。
经济结构内外失衡的宏观经济后果是。货币供应过量、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生成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等等。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形势一度十分严峻。经过一年多来“扩需求,保增长〞的巨大努力,虽然gdp增速上升,但是上述结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进一步追问原因,我们会发现,根源在于不彻底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保持国有经济原有地位和行政主导大体不变的条件下,实行了一系列变通性制度安排。这虽然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但它们并没有及时地被更加正式的法治体制和市场体制取代,而是逐渐固化为一种国家主导型的重商主义式体制。可以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履维艰,结构失衡难以解决,寻租腐败猖獗,贫富差距拉大,是这一体制的必然结果。
最令人忧虑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动力缺乏。一方面,一些从行政垄断和权力寻租活动中得益的人们,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既有可能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阻碍改革进程,也有可能假借“改革〞的名义,强化行政权力的控制和腐败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一些改革前旧体制的支持者利用公众对腐败、贫富分化等的不满情绪,用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说转移目标,把民众的情绪引到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三、结论
从开展经济学的研究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开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起,走了一条工业化超前,而在人口布局上走了一条反城市化的道路。1978年以后,我们对城市化规律仍然是认识不清楚的,犹豫不决和半推半阻,虽然政府推动的建设和建成区面积方面的城市化似乎也不慢,但是,农村人口较为永久在城市中工作和居住的这种方式的城市化推进还是很慢,城市化进程还是慢于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了效劳业领域的狭小和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严重困难,分散的开展形式造成了土地资源、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严重浪费,城市化推进缓慢对生态和环境也形成了巨大的破坏,而城市化水平低也是造成城乡开展和收入差距较大的深层次原因。这不能不是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和社会开展方面较为遗憾的一个重大的失误。但是,总而言之,瑕不掩瑜,作者不仅能够提出问题,而且能够把所提出的问题,提出有力的佐证,并最终根据自己的研究探寻出中国现代化的最正确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23年版。
2.张鑫。“开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金融博览,2023年第6期。
3.杨世松。“谈‘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理论月刊,202223年7期。
4.樊纲。“不走重化工业道路于我们不利〞,见经济学消息报2023年4月15日发表题为樊纲反驳吴敬琏重化工之论的报道。
5.吴敬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误解和扭曲〞,商务周刊2023年8月19日。
6.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财经专栏和相关杂志。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