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供参习.doc
下载文档

ID:1974471

大小:18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气压 和风 季节 移动 供参习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供参习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学习的分析和辅导  二、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与规律分析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大气环流,各纬度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环流形势,即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之下。  1、地球公转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总体是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季节移动的,例如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移动,造成地球上各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进而引起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例如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全球最热地带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赤道低气压带也相应地北移到赤道以北地区,由此导致低纬信风带也相应北移,其余的气压带和风带均向北移动。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的分析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均以赤道对称分布,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23°26′~30°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6°34′南北两侧,南北纬90°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春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亦随之向北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到最北的位置,即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赤道以北地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之向北移动到赤道,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动到北纬30°~40°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移动到北纬66°34′以北地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动到南纬23°26′的两侧,南半球西风带可北移到南纬3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那么移动到南纬66°34′以北地区,风带亦同样向北移动。  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亦向南移动,到秋分时,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对称分布。  秋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的进一步向南移动,使得气压带和风带继续向南移动,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到最南的位置〔参见夏至日情况〕。  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亦向北移动,到春分时,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对称分布。  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亦北移,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气压带和风带亦南移。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即北半球的夏季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均偏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即北半球的冬季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均偏南。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表现:〔1〕、春秋分日图: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在赤道两侧呈对称分布;〔2〕、夏至日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低压带移到北半球;〔3〕、冬至日图: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赤道低压带移到南半球;〔4〕、由于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发生周期性的移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移动。  表—1: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  节气太阳直射点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状态此后移动方向冬至南回归线移动到最南北移春分赤道对称分布北移夏至北回归线移动到最北南移秋分赤道对称分布南移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分析  一般说来,低气压带多盛行上升气流,有利于水汽的上升和冷却,从而到达饱和凝结,形成丰富的降水,比方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而高气压带那么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少,天气枯燥,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同时,处于各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均来自于高气压带控制地区,一般水汽含量较少,多为枯燥气流,不利于降水。只有信风带控制下的登陆东岸和西风带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因两个风带均来自海洋,带来丰沛水汽,易形成丰富降水,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表—2:气压带的性质和成因  分布 气压带成因、特征气流属性9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冷高压下沉冷、干6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冷低压上升温、湿30°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热高压下沉干、热0°附近赤道低气压带热力、热低压上升湿、热2、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各纬度的热量分配不均造成大气环流,而大气环流又促进了热量、水分在全球的输送、交换,即大气环流把热量、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上下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水汽得到交换,趋于平衡,因此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的水热状况是不同的,处于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环流形势:  〔1〕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形成的分析  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大约在南北纬10°之间地区,全年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形成高温多雨,全年皆夏的热带雨林气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温差小,年降水量大都在2023㎜以上,且全年分配比拟均匀,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等。  〔2〕单一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形成的分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西风带控制,全年盛行来自海洋的温暖气流,带来丰沛的水汽和热量,年降水量在700~1000㎜之间,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欧洲大陆西部。  〔3〕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形成的分析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等地区。  总之,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海陆位置、下垫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局部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局部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