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经济危机下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1972938

大小:22.50KB

页数: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经济危机 现代 制造业 物流 互动 发展 研究
经济危机下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开展研究 2023-01-07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作者: 标签: 开展趋势 外包 经济危机 制造业 物流业 : 现代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互动开展,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克服资源要素的制约,专着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物流业业务的不断开拓,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开展;有利于实现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一、问题的背景 2023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给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对制造业的影响首当其冲,外部市场需求大幅减弱。经历原材料和油价上升、利润下降,再到消费缺乏、生产过剩、产品积压、订单减少、业务量萎缩、客户丧失、人民币升值、资金紧张,我国制造业受到严重打击。由于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开展有着高度的同步性和依赖性,因此,受GDP增速放缓的影响,中国物流业也处于经济寒冬。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88.82万亿元,增幅同比下降 8.1%;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1.94万亿元,增幅同比下降5.7%;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增幅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出口下滑,运力过剩,运价下降,国内物流企业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据浙江省运管局的统计,2023年和2023年相比,货运业务量平均下降了 20%~30%,2023年3月17日,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各地的货运场站及其入驻货运企业的业务量都出现下滑,其中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下降幅度到达了30%。与此同时,运价也在下调,浙江约有40万辆货车、25万多个物流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货车1.6辆。有关部门抽选了其中39家企业,发现有 36家出现运价下降——运价下降5%的18家,运价下降超过5%的18家。 二、研究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开展的原因 1、依据被国际经验所证明了的经济开展规律 在工业化初期,制造业是产业的主体;而在工业化中后期,效劳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当制造业规模较小的时候,制造业普遍采取“大而全、小而全〞 的企业组织模式,即制造企业自身承当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商品销售以及物流等所有活动。但由于规模的扩大、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企业因为资源约束不得不将物流等业务外包,由此产生了制造、物流等活动的相对独立。到了生产相比照拟兴旺的今天,制造与物流的独立掩盖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降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交易本钱、增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协同的呼声日渐高涨。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中后期的推进阶段,实现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互动开展不仅迫切和必要,而且也成为可能。 2、依据当前制造业与物流业开展的现实需要 制造业是物流业开展的需求根底,而物流业又是影响制造业开展的关键因素,两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当前,制造业物流没有转化为社会需求,导致物流本钱高、效率低,降低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社会化需求缺乏,同样制约了物流业开展。只有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开展,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1999年海尔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企业内部打破事业部的界限,把分散在各事业部的物流资源集中起来,统一成立物流公司,统一受理各事业部的所有物流业务,取得了较大成功,不少企业借鉴了海尔内部物流整合的成功经验。 3、依据制造业与物流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未来开展趋势 未来我国经济转型,就是要促进制造业的效劳业化,实现由制造经济向效劳经济的转变。而通过供给链管理和对制造业的流程再造,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开展,正好体现这一开展趋势。 4、从长远看,提倡风险共担,有利于两大产业充分开掘第三利润源泉 从长远看,提倡风险共担,有利于两大产业充分开掘第三利润源泉,提升两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两产业协调融合开展。从当前看,在经济环境偏紧、两产业开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提倡风险共担有利于两产业通过开掘新的利润源泉,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两业合作指导意见,这意味着国家不仅在战略层面推动两业互动开展,而且在战术层面出台具体措施,标志着两业合作将进入一个加快开展的新阶段。 三、中国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造业是三大产业中开展最快和比重最大的产业,因而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制造业的开展给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确立了标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制造业对现代物流业的重视程度缺乏 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高速开展时期,影响制造业赢利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劳动力本钱、供给商管理、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市场准入、产品销售、售后效劳等等。似乎哪一个都比物流重要,物流理念认识落后,尤其是国营企业重生产轻管理、重工艺轻物流,有畏难心理,墨守成规,缺乏物流革新精神。 2、物流外包“说〞比“做〞容易 中国物流业的本钱比国外要高两到三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多家在华投资,其中90%左右的外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而中国的物流外包比例只有 16%左右。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沃尔玛的货物永远在路上,国内企业的货物总是在仓库里。其实,许多人做过不少制造业物流外包调查,结果说明,制造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都知道物流外包的好处,但制造业物流外包的比例多年来还是一直维持在15%以内,制造企业自营物流仍是主流。这样的例子很多,比方长城汽车。长城汽车控股的蚂蚁物流公司目前的总资产到达2个多亿,200多辆配送车辆,700多名员工。首先,经过十几年的开展,长城汽车已经形成、建立了相对完善且具有一定规划的物流体系,不可能为了纯粹的外包形式而关停此等规模的物流公司。其次,一个不可无视的原因是物流公司的介入可能会遇到企业内部某些部门或者领导的抵抗,毕竟关系到自己的饭碗。再次,像蚂蚁物流这么大规模的公司,除了裁员之外,物流外包的实施可能意味着资产的出售,企业管理结构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3、制造业主宰供给链,开展不协调 谁都知道原材料供给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效劳提供商等组成了供给链,供给链应该协同。而目前在多数情况下,中国的供给链由制造业主宰,制造商过分强调博弈,较少考虑“双赢〞或“多赢〞,因此,供给链难以协同。目前形成的供给链关系不是合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这不利于供给链的可持续开展。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23年12月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为71.1,比上月下降了4.6个百分点。2023年2月中国公路货物运输市场价格指数66.7环比下降3.4个百分点。 4、现代物流业开展滞后严重影响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开展 物流业沿用传统作业方式多,创新少,“现代化〞水平低。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现代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根底,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来实现资源利用、运作效率的最大化。它强调的是系统性、协调性。中国物流企业大多停留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没有物流信息系统,缺乏面对新经济模式的物质和技术根底。为数不多的、较为先进的物流企业往往只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之形,匮乏其实质,表现为物流模式的信息系统设计落后,不同信息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 5、现代物流业开展滞后严重影响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开展,物流标准化滞后 物流标准化建设是推进物流现代化的根底,是中国物流业与国际接轨的坚强基石。但与世界兴旺国家相比,中国物流标准化程度差距很大,如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不能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多式联运迟迟得不到大的开展;物流包装标准与设施标准之间没有协调;代表物流现代化程度的信息化标准严重滞后……这种种缺陷直接导致我国物流本钱比重居高不下,物流效率大打折扣,社会和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物流标准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现代物流开展的一块“软肋〞。尽快改变物流业的非标准化状态,加速物流标准化开展已经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鸣。 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开展对策 1、与时俱进,改变观念,改进开展 制造业物流的改进式开展模式针对传统老企业暂时没有条件进行企业再造和流程再造,无力进行物流技术革新的现状,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物流不合理的状况进行局部的改变。如调整职能部门结构以求加强物流活动的协调统一性;改善物资存放管理方式以求降低管理费用;适当增加物流技术装备以求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加强库存管理控制以求降低资金占用等。同时应加强物流意识,关注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蓄势待发,待条件成熟时进行物流系统的根本性革新。企业物流改进式开展可以采用物流系统诊断的方式,聘请有关专家并组成有各部门领导参加的诊断小组,通过广泛的宣传和调查,明确物流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作用和必须实现的功能。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摸清系统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到底是物流布局、根底设施、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系统组成要素的问题,生产物流、供给物流、销售物流等系统结构方面的问题,还是物流作业方面的功能问题,是主观问题还是客观问题。最后,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或解决方案。 2、整合制造业资源,别离、外包物流业务,提升竞争力 鼓励制造业主辅别离、流程再造,分立、别离、外包物流业务,支持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特别是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加速融合、互动开展。大型物流企业应该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应做精做细,适应目前制造业由“少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开展趋势,开展各方在专业化分工根底上的互动协作。同时,现代物流业应该充分发挥已有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网络布局(中小企业仍以做强专线为主),减少物流响应时间,以更安全、及时、完好、优质的效劳尽可能为制造业提供物流技术(有代收货款或其他附加业务为更佳),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制造业产业链的协调互动开展。对于有能力、利润逐步增加的物流企业还应不失时机地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仓库)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研究力度,为更好地效劳与制造业或其它行业提升现代物流水平。 3、协调供给链,互动开展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如果单纯停留在制造层面,其只能做大而不能做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应有自己的业务核心,专注于某一方面开展专长,与物流业合作,以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提升供给链管理和企业运作效率。而对于物流业来说,应开展针对制造业的物流效劳。物流企业应该将开展物流效劳作为利润重点,帮助制造企业制定销售方案、运输方案、订货方案、生产方案,以至对制造企业进行流程改造、再造等。当制造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改变生产方案时,物流企业能迅速地传递信息,制定弹性工作方案,并相应地调整各个环节。这一切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双方的合作关系,使得物流效劳商在整个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和稳固的位置,从而保证其快速开展。除此之外,还应该着力于提供其他高附加值的相关效劳,尤其是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效劳,例如提供“门到门〞送货效劳,收集客户反响信息等,这些都可以加深合作,实现双赢。 4、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统筹全局,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 由于制造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制造业的供给链超越了国界,制造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球协同十分重要,这越来越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如今,中国的制造商进行了大规模的信息技术应用投入,根据有关材料,国家“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方案投资50亿元,2023年已经开始支持制造业的信息化实践,中石油等大型企业ERP系统成功上线,GPS、RFID等一批物流设备广泛应用于神化、宝钢、上海华谊等企业。真正成功利用信息技术来统筹物流活动能提升企业的效劳水平,为企业节省本钱,如浙江的弗玛物流就引用国外先进、成熟的软件来配合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