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教高考”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_黄靓.pdf
下载文档

ID:197126

大小:1.1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职教 高考 背景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 探索
实践总结52就业与保障2022.12“职教高考”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文/黄靓摘要:随着教育部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要求,“职教高考”将成为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输送方式。目前职教高考采用“文化分+技能分”模式,对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技能为主、文化为辅的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冲击,文章针对“职教高考”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职教高考”和当前市场需求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和途径。关键词:“职教高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1,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纷纷响应,制定对应的实施方案,旨在培养与普通教育相似的、具有高等学历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的职业教育模式普遍是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培养方式,大大制约了职业学生参加“职教高考”的能力。为改善当前职业教育的困境,就必须从职业教育的根本入手,重新制定符合当前“职教高考”大形势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重新分配文化理论和技能的学时占比。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社会企业一线工人的主要供给源头。但由于一线工人的学历受限,无法参与更多的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浪费,甚至人才的流失。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一方面,一线工人的经验无法应用到企业的技术革新上,延长了企业的改革进度,对企业资源造成一种无形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一线工人受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方案的影响,更注重技术的更新,对于文化的系统化吸收偏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进步的决心和动力。(一)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制约性企业为了能够更快地让学生上手,往往采用与学校合作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培养出的人才技术能力过关,但文化底子相对偏低。加上过度单一的技能培养,虽适应企业短期的发展,但忽略了对学生的总体职业规划,不利于学生后期在单位的成长。(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人才培养是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配合完善的教育体系2,通过素质培养、技能培训、文化理论的教育,达到符合社会需求的目的。但是通过调查已就业的学生不难发现,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盲点,例如:学习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匹配,甚至存在从事完全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行业,这种情况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普遍性,但对于培养企业一线人才的职业教育,这种情况是致命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导致此种情况的根本点在于行业快速发展,学校的培养方案却仍旧滞后,导致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不符合职教高考需求课程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关系着专业的发展和知识领域与前沿技术的对接,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发展,课程设置直接影响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能否顺利实施。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通过技能培训和实践课程的实施,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而“职教高考”作为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方式,考核内容除了涉及职业教育一贯主张的技能考核,还包含了文化理论知识的考试。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普遍培训方式是待每次考试大纲下来后,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进行突击培训。这种临阵磨枪的培训方式,忽略了学生知识的积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升学率。因此,在“职教高考”大背景下,将相关考试内容列为人才培养课程,是目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四)职业教育文化理论师资配备不足职业教育的师资多为技能教师和相关专业理论教师,这是由于以往的职业教育以技能培训为主。随着“职教高考”模式的实行,课程设置应紧随考试科目,将以前不重视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将再次提上职业教育课程。但是往往高素质的学科类教师多集中在普通初高中学校,根据对职业类学校的调查显示,学科类教师仅占学校师资的 15%,师生比差距53就业与保障 2022.12过大,很难适应“职教高考”的师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教高考”的普及性。二、“职教高考”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开设专业目前有 1300 多个,专业点达到近 12 万个3,特别是在制造设计和服务领域,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社会需求的一线人才有 70%多来源于职业院校,为社会经济各个行业培养近千万技能人才。教育部印发的相关职业教育实施方案和发展意见4,促使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效结合,推动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也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有深远的影响,对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育人模式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完善课程体系,体现职教特点职业教育的目标以技能培训为出发点,配合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首要任务是合理设置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规划课程结构,定位社会需求,紧跟当前“职教高考”步伐,以此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依据,并做到以下几点:1.人才需求定位要明确人才需求的定位是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的导向,学校应该紧跟产业最新技术和社会需求,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文化理论课程内容和实践实验课程内容,结合学校特点和企业优势,加强技术交流和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使新兴技术在企业和学校之间互通有无,同时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参与岗位技能培训和交流,加强在人才培养和学生的职业生涯提升方面的改革力度,通过市场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人才培养计划。2.以学生为中心,将市场需求为导向渗透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职业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设置梯度性和批次性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文化理论和实践技能全面发展。其次,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批次培养,虽然花费时间较长,但是效果也较为显著。市场需求导向是职业院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将其列入学校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的后期发展的趋势,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主要依据,实现培养方案的动态变化。3.统筹学科建设,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随着产教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市场对单一型技能人才的需求随之减少,应利用人才培养方案将相近学科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如将机电专业的“电路基础”和电子专业的“数字电路”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学时数,一方面考虑专业的侧重性,另一方面考虑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利用学科的融合性培养多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需要关注的是学科的融合不能只局限于课程的融合,在职教高考背景下,结合新工科的理念可以拓展为基于平台建设的院系之间的共享共建。(二)多方协作,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提升“职教高考”普及力度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利用一切社会资源,结合市场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和方向,结合职业院校的培养特点,使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兼顾理论文化的学习,为“职教高考”打好基础5。1.从上而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自上而下多方协作。学校要响应国家政策,利用企业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进一步确定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主要体现于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企业主管和技术人员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派遣师生进驻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和新技术的魅力,通过交流,达成深层次的合作,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论据。2.加强“职教高考”宣传力度在学历提升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迎来了“职教高考”,这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加强“职教高考”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针对职教生的新高考的背景和发展前景。3.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吸引更多生源“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类似,分为单招和统招两种,单招是指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为了弥补实践技能不足,在职业类学校单独招生,本科院校学制一般设置为五年,第一年基本为文化理论科目的系统学习,第二年至第五年按照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进行学习;高职院校的单招学制一般为 3 年,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学制;统招目前采取方案为区域性的,即各个省份根据院校专业需求,统一组织考试。“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的不同之处在于,“职教高考”除了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文化理论科目外,还需进行专业考核,结合“文化分+专业分”进行划定录取分数线,通过分数线的划定确定院校和专业志愿的填报。但是近几年“职教高考”暴露出的问题主要为:各个院校的招生计划公示较晚,一般在高考前半年。这对于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来说,准备时间不充足,致使多数学生报考积极性不高,体现了“职教高考”制度的不完善。为了保障报考生源,可以通过院校宣传,吸引更多生源参与“职教高考”的行列。同时,职业院校要做好报考学生的培训和文化理论科目的衔接和过渡,提升学生报考信心。实践总结54就业与保障2022.12(三)培养专业师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职业院校师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对已有师资加强培训,通过培训提升现有师资质量,或者与普通高校进行合作,同时鼓励教师提升学历,通过学历的提升,提高教学能力和改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学校要增加招聘投入,高薪聘请优秀的专业教师,既可以提高现有师资的任教积极性,也可以将引进人才的先进教学理念与现有师资分享,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另外,实践教师要加强“职教高考”的针对性,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技能培养。为适应发展需要,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6。(四)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出现在网络上,学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开放部分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吸收,打破传统的课堂教育,以优质网课辅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多渠道知识来源,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改变学习方法,促使其能够更好、更快地吸收课堂知识。(五)加强教学平台建设,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在现有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将教学体系和结构结合各个招生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平台的形式划分为模块,通过模块化教育和培训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熟识度和掌握程度,将专业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以点带面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加强教学平台的开放,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平台中,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如设备仪器、基础耗材等,学生可以利用课堂知识或网络获取的知识在平台中进行验证,同时可以定期组织针对性的比赛项目,一般情况下都是团体参赛的形式,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参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六)“以赛促教”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目前世界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院校重要的参赛项目,利用技能大赛的契机配合“职教高考”,可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的培养方案改革力度,将大赛所涉及的知识点引入课堂,可以更全面、更直接地了解当今世界上的新技术,改善教学模式和手段,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根据有些省份的要求和规定,在大赛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可在“职教高考”中获得一定优待,成为学生进入本科或高职院校的另外一种途径。三、结语“职教高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在职业院校蓬勃发展之际,对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可以成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升学历的方式。职业院校在“职教高考”的背景下应顺势而为,以国家政策为基础,配合职业院校独有的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师资培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以有效教学见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师生的信心,提升职业院校的发展空间。(作者单位: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参考文献:高波,魏立,马林霞.基于技能高考和互联网+背景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以神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 J.榆林学院学报,2021(4):125-128.孙善学.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J.中国高教研究,2020(3):6.王笙年.职教高考考试模式及其制度体系构建探讨J.职教论坛,2020(7):7.杨华,楼嘉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三重路径 J.实验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