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立足“四个统一”确保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docx
下载文档

ID:1968943

大小:21.97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立足 四个 统一 确保 党员干部 自觉 践行 群众路线
立足“四个统一〞确保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坚持依靠群众推开工作落实着力筑牢坚持群众路线的执政根基 当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在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以及领导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做了许多事情,都很重要,也与群众联系紧密,为什么有些问题群众不关心,笔者认为关键是群众的呼声未能很好回应,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去推开工作落实,我觉得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强化思想认识,真正表达广阔群众是推开工作落实的主体地位 想起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觉得这句话客观准确的诠释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地位。党员干部只有正确认识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依靠群众推开工作,从而更好的效劳于人民群众。一是从历史唯物主义中来看。历史唯物主义中一个最根本的原理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是历史的主人和英雄。尊重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成认不成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开展的决定力量,是区别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和唯心观的重要分界线。为什么说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呢。说到底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泼的要素,他们既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而且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社会的进步中所产生的力量是其它任何力量都无法相比的。可见,人民 1群众是伟大的,离开了人民群众,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就无从谈起。二是从历史开展经验来看。纵观历史,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开展的主导力量。现在的人们,只要一谈到社会在变革中开展的成功典例,就将功绩归功于是党员干部的“英明领导〞,这是选择性记忆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观在作怪。没有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一切社会的变革和开展都无从谈起。1978年底,改革的第一缕曙光在安徽XX县区小岗村出现,村民冒风险签订“大包干合同〞,将土地分到各户耕种,不再吃大锅饭,不仅结束了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而且破天荒地上缴国家粮食,最终使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名存实亡。如果没有凤阳小岗村的人民群众的胆识和魄力,也就不会有社会这一变革和开展。三是从现实实践中来看。新形势下党的各项事业,但凡群众支持的都会一帆风顺,但凡群众不拥护的都会停滞不前。当前由于拆迁、信访等工作在开展中进展不顺,工作没法落实,甚至有极个别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有些微词,认为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不配合。出现以上情况,是因为党员干部没有把群众的作用切实发挥好,是将脱离群众的危险反映在工作落实中了。党员干部必须从自身找问题,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大多数是识大体,懂大局的,主流是好的,只有正确认识群众,了解群众需求,才能发挥好群众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推开工作的落实。 (二)夯实群众根底,全面塑造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仆形象 树立党员干部公仆形象,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是 2需要不断丰富的一个课题,社会进步了,时代变化了,公仆形象不能丢,当前,树立公仆形象,党员干部需要做到“四有〞。一是要有一心为民之作风。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的事情。只有好的作风,人民群众才能团结在我们的周围。在思想上,要敬民、爱民,要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的冷暖作为“头等大事〞,把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上,要谦虚谨慎,团结群众,只要是人民的合理诉求,都要积极回应,对待群众要虚心,要放下身段多向群众学习求教,做到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在生活上,要严于律己、勤俭节约,而不能讲排场、比阔气、腐化堕落。二是要有凝聚人心之公正。古人云:“公生明,偏生暗〞。党员干部只有把好公平公正关,才能凝聚人心,从而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当前,少数基层干部对群众的利益保护不力,执法不公,甚至为迎接上级检查,装扮群众,严重诋毁了群众形象,失去了公平公正存在的根底,应及时予以纠正,重树公平公正形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性原那么,从党的事业大局出发,为人民的实际利益着想,按法纪、规章办事,不以私情废公事,不以“业绩〞求“政绩〞,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要有心系群众之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不能只空喊口号、走走形式,而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站在人民群众立场考虑问题,认真听取群众“送上门〞的意见,又主动“上门〞征求意见,时刻做到“眼中有民情、耳中有民声、心中有民事〞。为民办事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容许不容许作为最终检验标 3准,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反映真实的民意,把心思用在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展的成果。四是要有坚韧不拔之毅力。“路虽远,行那么必至;事虽难,做那么必成〞。做任何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靠“三分钟热度〞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赢得民心更是这样,不是做一两件得民心的事就可以完成的,它贯彻于我们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也是由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更需要我们建立依靠群众推开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 (三)坚持民生导向,充分赢得广阔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什么是群众工作。我认为,群众工作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就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党员干部只有在实践中真心为群众干事,让群众在效劳中满意,才能得到群众真正的支持和拥护。一方面要以群众的口碑来衡量为民干事的标尺。解放前有首歌儿的歌词是这样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充分表达出在那个年代,党员干部是为人民群众干事谋福的。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和平建设时期同样是这样,党员干部和过去还是一样没有改变,一样都是为人民群众干实事的队伍。你把人民群众的困难解决了,你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了,人民群众才会信任你,支持你,人民群众就是这样从一件一件的实事中去认识和信任党和政府的。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变“说教〞为“求教〞。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调整心态,带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放 4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正让广阔基层群众的疾苦需求有人知晓、困难忧愁有人帮助、情感尊严有人呵护。更要稳固成果,变“短期〞为“长效〞。要克服“近视〞效应,建立健全为民干事的长效机制,把效劳群众成功的经验作法固定下来,形成制度,长久坚持。另一方面要以群众的满意来评定干事成效的好坏。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为什么当前很多党员干部出力不讨好,对一些“政绩〞群众却不买账。一些地方政府年年为民办实事,但不知从何时起竟然形成了这样一个“定势〞,即唯“十〞是举,好似办成九件或者十一件就有违民意似的。而这些实事一般也大多是“走〞上层路线,无非是部门规划、领导拍板,其结果自然大多是大而全、高而空,虽也是公共需要,但总让群众感到有些遥不可及;以致于有些地方一提为民办实事,群众不是摇头就是埋怨。党员干部不仅仅要为群众干事,而且还要看取得的成效,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的根本标准。同时,党员干部能不能让群众满意,那当然是群众说了算。而要群众说了算,那就要把监督权和考评权交给群众,只有真真正正的把监督权和考评权交给群众,党员干部干事的成效便能突显出来,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满意度便能表达出来。 (四)创新机制体制,搭建广阔群众自我效劳、自我管理的舞台 “管不到、管不好、管不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基层社会管理的一致看法,这给依靠群众去落实工作增添不少困难。只有在基层社会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把群众自我管理这篇大文章做出新 5意,才能让群众从管理的对象成为管理的主体,从而更好地依靠群众去落实工作。一是有平台才有舞台。要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关键在于为群众搭建有效的参与平台,这样群众才能有用武之地。村(居)委会、理事会要利用好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促使群众善于自治;各类协会、志愿者队伍和社工等组织,要积极争取群众参与,建设一支与区域社会管理相适应、专兼职力量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管理队伍。就拿三级理事会来说,以前是“替民做主〞,现在那么实现了“由民做主〞,通过群众自我管理,使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长期处于管理边缘的灰洞“亮〞了起来。不少党员干部感慨:“如今党的政策下得去,民意上得来,三级理事会就像一个通气孔,大家心里都有底了〞。二是要引导不要误导。要想赢得群众的支持,就得让群众熟悉党委政府的政策方针,如何去熟悉,这就得靠党员干部去宣传引导,要注重引导的方法,善于运用群众化、生活化的语言,以深入浅出的道理、潜移默化的比方、鲜活的实例来把政策讲清、讲透,从而赢得群众情感上的认同、心灵上共鸣。对触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把正确的意图原原本本地向群众交代清楚、做好释疑解惑工作,任何事情只有群众明白了,理解了,接受了,才会与党员干部劲往一处使,一起去实现正确的决策和主张。三是有保障才无阻障。有句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像打仗要需要武器的保障一样,群众自我管理同样也需要保障,要增强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党委政府要科学制定规划,拿出“真金白银〞,加大人、财、物等要素保障力度,积极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把对公 6众参与会管理的重视支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四是有权益才能受益。在群众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要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就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开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新期盼,保障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宪法规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受益,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五)激发内在动力,让广阔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的涌流 人民群众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看如何激发,只有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调动其创造性,从而更好的推开工作落实。一是坚持以典范引导群众前进方向。“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华大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一批又一批中华英才,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类历史最壮丽的诗章,如雷锋、焦裕禄等等。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折射一个时代。我们在深入持久地学习这些先进楷模的事迹和精神的同时更要注意发现、培养、宣传本地的身边群众先进典型,要善于在群众中找智慧,善于在群众中找亮点,要宣传他们、鼓励他们,更加激发人民群众的荣誉感,从而更好的鼓舞“民气〞,焕发朝气,激昂锐气,更好的依靠群众去推开工作落实。二是坚持以问策鼓舞群众积极行为。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更深刻,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从群众中汲取智 7慧,谋划工作、出台政策,要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多谋富民之策、多行惠民之举、多求利民之效,只有这样作出的决策才是科学的,才能激发群众内在动力,积极参与效劳决策。三是坚持以回报激发群众创造动力。当前,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活动,绝大多数是出于公益心和责任感,但随机性较大,要想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健全利益鼓励机制不可或缺。这就需要我们全面考虑群众在参与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平安和福利等需求,让群众在参与效劳过程中受到尊重、支持和个人价值的肯定,获得社会回报。例如,在政府投资主办的图书馆、医疗机构、博物馆等地,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群众可以享受到优先或免费的待遇等。这种对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群众的优待政策,能在社会中起到一种很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更能激发群众的创造动力。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