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四夷考
皇明四夷考
2023
内容
异同
天道酬勤
四夷考与皇明四夷考内容之异同
内容:叶向高的四夷考和郑晓的皇明四夷考都是明代著名的边疆史书,两部书都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在明代的历史地位是不容无视,虽然都是记录边疆地区的史事,但二书在内容上存在着具体差异,这与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史料来源密切相关。
关键词:四夷考皇明四夷考 明代边疆史 内容
明代有两部重要的边疆史书,分别是叶向高所著的四夷考和郑晓所著的皇明四夷考〔下面简称叶书和郑书〕。郑书成于隆庆二年〔1568年〕,叶书刊布于万历三十四年〔1615年〕,郑书先于叶书成书,这两部史书的体例根本是一致的,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记述明代四夷史事为主,涉及明朝统治的所有区域,还包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反映了明朝四夷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及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记载了明代统治者重视边疆地区的管理,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与中原不同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保护开发祖国疆域,为明代的统一做出了积极奉献。
一.四夷考和皇明四夷考内容的异同
叶向高所著的四夷考和郑晓吾学编中的皇明四夷考都是记载明代中期边疆情况的史籍,记载了安南、朝鲜、日本、哈密、土鲁番等地的历史、风俗习惯、朝贡关系以及军事方面的问题,是明代著名的边疆史书。但是在内容上却有一些差异。
皇明四夷考由上、下卷构成。上卷记载了朝鲜、日本、女直等12个国家,下卷收录浡泥、锡兰山、祖法儿、曲先等80个国家,共记录了92个国家和民族。当时北方的蒙古,与明朝的关系比拟复杂 ,不是简单的介绍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在皇明四夷考中没有对北虏考的介绍,郑晓另著皇明北虏考,详细的表达了明代前期和中期蒙古族与明朝政府的关系和交往情况。与皇明四夷考不同的是四夷考里记载了北虏考,记载了自洪武至隆庆200多年,即1368-1572年间的蒙古史事,详细地介绍了明朝与蒙古之间的战争、朝贡、赐封以及蒙古内部的汗位更替、部落状况等史事,是研究蒙古史的重要资料。四夷考全书共8卷,17考,包括朝鲜考、日本考等相邻国家,以及北虏考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此外,还单设盐政考、屯政、京营兵制考。每卷末作者都发表精辟的论述,叶书详细介绍了盐法、屯田及京营兵制度的情况,此局部为郑书所不具备的。郑书中不仅保存许多有关中外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历史资料外,还保存了大量明代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制度。
比拟来看,皇明四夷考中所记载的国家和民族数量较多,内容丰富而且明确,在记载地区时详略结合,有些采用简单的表达,有些采用详细的介绍。例如,关于女直的地理位置介绍:"在混淆江东,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其地有长白山,横亘千里,高二百里,岭上有潭,周八十里,南流为鸭绿江。"[1]描述的比拟详细。而四夷考介绍女直的地理位置:"在混淆江东,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2]表达非常简略。四夷考中所收录的地区相对皇明四夷考来说比拟少,所记载的地区大多是和明朝有朝贡和军事联系较为密切的,但对史实的表达比拟具体全面。从纪年方面可以看出两本史书详略的不同之处,皇明四夷考依照年来记事,比拟明确,它对史实的记载通常具体到某个月,而四夷考中多用"明年"来代替具体的纪年,记载上是有些粗略的。
二.四夷考和皇明四夷考内容相异的原因
四夷考和皇明四夷考这两部书的内容产生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两位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史料来源不同。
〔一〕创作背景
据明史郑晓传载"郑晓,字窒甫,海盐人。嘉靖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职方主事谙悉掌故,博洽多闻,兼资文武所在著效。"[3]郑晓的父亲是一位很有学识修养的人,所以很重视对他的教育,郑晓的史学素养很深厚,再加上郑晓曾亲身经历了边患情况,看到过许多的兵部档案,那时沿海倭寇猖獗,所以他对边疆事宜认识比拟深刻。这对他后来写文章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文章很简质。但他的仕途生涯却很坎坷,屡次遭到打击,也正因这样他才能有精力广泛的收集资料,将自身的经历和收集的资料融合起来便写成了皇眀四夷考。明史叶向高传载"叶向高,字进卿,福建人。父朝荣,养利知州。向高甫妊,母避倭难,生道旁败厕中。数濒死,辄有神相之。"[4]叶向高的父亲不像郑晓父亲那样仕途顺利,所以将希望寄托在了他的儿子叶向高的身上,希望叶向高的仕途可以顺畅些,也正像他所希望那样,叶向高没有遇到挫折与阻碍,先后在翰林院和国子监任职,一直处在政治权利的中心。叶向高所生活的嘉靖、万历时期,纷乱多变,是明朝的历史转折时代,百姓生活困苦,边境征战迭起,蒙古和倭寇南北夹击,不断深化的边防危机扰得明朝政府不得安宁。有些官员利用工作的便利去搜集一些官方的图籍档案,并将其编辑整理出来,有的官员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也都记录成书,使得边防史籍勃然兴起。为了解决边患危机,明朝政府决定通过编修史书,来寻找解决危机的方法,于是自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朝廷组织编修国史,位居枢要的叶向高负责四夷考的编纂工作,但是因为叶向高的工作比拟繁忙,所以这本书写得有些仓促潦草。表现出粗略但很翔实的特点。
〔二〕史料来源
郑书与叶书皆以记载明代四夷情况为主要内容,所以正统的官修史书是其史料的主要来源。虽然皇明四夷考成书要早于四夷考,但二书在编撰时都参考了明实录,实录出于官修,内容丰富,因国家的档案是其编写的依据,所以也较可信。只是郑晓对明实录的借鉴不如叶向高借鉴的多,甚至有时候还会与明实录的想法有不同之处。叶向高的四夷考中许多内容都取材于明实录,明实录是编写四夷考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两书在编写时除了都参考了明实录也都有各自参考的资料。
郑晓在著皇明四夷考之前,有过参与军事活动的经历和亲身体会,搜集资料的时间和时机较多,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较多,间或延用传闻,所引用的史料缺乏。民族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史料来源也不一样。其中有关西洋各国的表达,如:三佛齐、占城、古俚等的史料都来自于西洋番国志。但是这些国家与明朝政府通贡的历史事实的史料,来源于明代不同的朝代的实录,如:明太祖实录、眀太宗实录以及明英宗实录。皇明四夷考·安南作者描述了明代初年安南与明朝政府的往来,以及明朝政府对安南的武力征讨和政治上的统治。诸如此类的历史事件大局部是依据明代早期的历朝实录。其中关于安南的地理风物和交通的史料便来源于大明一统志、大学衍义补以及大明会典。皇眀四夷考·日本的史料来源于明实录、大明一统志、大学衍义补等史书,关于"倭寇"方面的历史事实,辑自史料档案、官员的奏议和兵部的文件。在日本考中有些表达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和方法。
四夷考成书之前,叶向高并未直接参与过边疆事务,主要是阅读大量时人笔记和著述,如: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冯时可的俺答前志、俺答后志,王世贞的北虏始末志、庚戌始末志,王士琦的三云筹俎考,高拱的边略伏戎纪事等史书。在叶向高修撰四夷考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从坤宁宫蔓延到乾清宫,藏于乾清宫的明实录御览小型本被毁,神宗下诏重抄,此次重抄从二十四年四月开始,至二十六年八月完成。[5]重抄实录为叶向高翻阅明实录提供了方便,故四夷考引用的史料较为丰富充分。叶书在郑书之后成書,对郑晓的皇明四夷考和皇明北虏考承袭较多。叶书史源丰富,但大多是二手资料,来源于官方的资料所占比例较大。
三.结语
通过对作者和作品内容的了解可以得知,两部著作虽然都是写明代边疆,但由于各自的创作背景和史料来源不同,内容差异较大。不能因叶书晚于郑书且引用其史料,就断言叶书抄袭郑书。叶书内容上对郑书具有补充的作用,还订正了一些错误。郑晓在撰写皇明四夷考时用力较深,而叶向高在编修国史时撰写四夷考,精力投入有限,并且匆匆收尾,文本质量略显粗疏。二书互为补充,记载了明代边疆地区的民族、军事与外交情况,对研究明代各民族的融合和明代的边防史具有重要价值,了解二者内容的差异,能够更好地解读文献、整理文献和利用文献,从而正确地运用史料研究历史问题,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为当今社会的和谐统一共同开展提供历史依据与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文史丛书.皇明九边考、皇明四夷考合订本[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影印,1968:487.
[2][明]叶向高.四夷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1:17.
[3][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271.
[4][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623.
[5]谢贵安.明实录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407-408.
〔作者介绍:辛志凤,硕士,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