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化苦旅
2023
浅析
秋雨
文化
意蕴
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先生凭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创作了一系列探寻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的散文,并把它们收录到散文集文化苦旅。再读文化苦旅,我不禁被文中独特的文化意蕴而深深折服。本文主要从人文情怀、审美情趣、语言艺术、文化人格等四个方面浅析文化苦旅中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语言艺术;意蕴
寄情于山水、神思于林间往往是文人骚客惯常爱做的事情,余秋雨自然也不能免俗,他醉心于山水,却又不仅仅只醉心于山水,他仿佛是一个沧桑的老者,用浑厚的笔触谱写出一曲曲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壮挽歌。道士塔的深邃苍凉,江南小镇的柔丽凄迷、白发苏州的宽容豁达、都江堰的冰清玉洁背后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支撑着,这妙不可言的中华文化在余秋雨的笔下变得活灵活现,深邃而富有意境,让我们走进文化苦旅,感受中华历史文化所带来的奇特魅力。
一、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散文是语言的艺术。余秋雨的散文没有辞藻堆砌的华美,虽不像葡萄酒引人入胜,却也没有沦为恬淡平和的白开水,而是像一杯甘泉,读来既平易近人又能引发人们的哲思,这在其它的散文家是很少做到的。文化苦旅中虽多见议论,却丝毫不艰涩难懂,余秋雨在论述中往往添加了抒情的语言,营造了一种隽永而深刻的意蕴。语言幽默生动亦庄亦谐,有时读来甚至让人觉得活泼有趣。如在白发苏州中,作者以幽默的语气说道“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这种亦庄亦谐的行文风格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新范式,无怪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经面世就广受欢迎,甚至成了当代散文史的扛鼎之作。
余秋雨的语言特色还在于他的笔下不是“死物〞,而是赋予生命和动感的活物。他擅长于将个人的体验融入到“大漠、风沙、山水、古迹〞之中,这些时间长廊下的物像因带着作者自身的情感寄托而显得富有灵动之美,这些景观不再是与读者遥不可及的审美意象,而是真实的情感寄托。这样读者与文字之间就有了深切的情感交流,这恰好是余秋雨感情的隐性表现,这样的文字读来仿佛是经历了一场从喧嚣到寂寞的旅行,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将余秋雨的行文方式与和文字艺术与沈从文比照,我们发现余秋雨的文字也是那么的富有诗意,丝毫不输沈从文的清丽婉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字比沈从文多了一种外放的风骨和内敛的惊魂。读他的文字.总让人觉得文字是厚重的,每一个字都寄托了作者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文化苦旅的人文情怀
人文山水和人文景观是余秋雨关注的两大重点,而这其中都有“人文〞二字,我们说文化苦旅绝对不是一部普通的游记散文,而是对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的追寻,那么作者是怎样表达人文情怀的呢?
作者在描写一些古迹时,并不是表象化的描述,而是十分重视挖掘事物背后的人文内涵。作者在讲述天一阁的故事时,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范钦乃至整个范氏家族的人格光辉,不断传承又屡遭劫难的天一阁使得作者深为惋惜。作者在描述李冰修造都江堰时,着重描绘了李冰的自信和冰清玉洁的性格。作者意识到现代的知识分子是精英化的,却也是功利的,大多数人变得急躁,他们不再将传承中华文化当做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是将自己的才华变成追名逐利的工具,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失去了继承数千年中华文化的资格。余秋雨在文章中积极的想要去寻得一个救赎,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共同的救赎,在他的文章中,处处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反思与痛心。余秋雨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是深沉的,这份深沉是一个知识分子内心发出的强烈的哀音。读文化苦旅,我们时刻都能被作者的激情与热情所打动,被作者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所折服。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苦旅中提到的贬官文化与隐逸文化。中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八股文作得好大多便可入朝为官,然而君主专制的随意性就意昧着古代的官做不长久,文人一犯错误就会遭到贬滴。古代的知识分子遭到贬滴不用参与到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沉淀,这时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自然接触、与自我对话,就更容易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隐逸的日子久了文人就容易逃避现实,认为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吟诗作对也是一种实现抱负的方式,久而久之这种贬官文化就成了隐逸文化。文人们大多趋向于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这种孤高自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方式背后隱藏的其实是知识分子自身价值选择的失误,因此他才会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认真中伴和着极大的不负责任。他用深邃而敏锐的眼光道出了隐逸文化的真谛.呼吁今天的国人不要再逃避.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失意消沉的借口。
余秋雨在游览祖国的名山巨川和人文风光时都带有极大的选择性,他游览过的地方都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脚印,这些文化古迹是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作者隔着历史的长廊与几千年前的文化名人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他为守卫天一阁的范钦家族而惋惜,为“冰清玉洁〞的李冰而骄傲,他与李白与王维透过历史厚重的长廊而进行着一场场深刻而引人深思的对话。
三、独特的审美情趣
文化苦旅是作者带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强烈的民族感情而写成的,它的可读性不仅在于历史厚重感,更重要的是文化苦旅中蕴含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使整个散文集的美学提升了一个层次。 余秋雨在作品中总是反复强调“宁谧〞“宁静〞和“实在〞,他有着宁静致远的审美观,认为只有宁静才是心灵最终的归宿,喧嚣与急躁只能使世人堕落,只有宁静才能让心灵得到诗意的栖居。他写江南小镇,不和其他文人一样只写它的青石板,或者是烟雨人家,他透过江南小镇的静谧追忆到自己的童年时光,表达了一种对淡泊名利的人性的向往。他描写了江南小镇的日常生活,少女浣衣、老人闲话都是一幅幅平和而吸引人的画面。江南小镇代表的其实是知识分子对人性的光辉的渴望,离开淡泊宁静的江南小镇我们还是会走进大都市的喧嚣与急躁,然而只要心里是宁静的,只要永远装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那么都市里再大的诱惑也不能让我们动摇,这就是余秋雨在江南小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余秋雨在江南小镇中运用平和质朴的文字,塑造了一个意蕴悠远的江南小镇,读来让人不禁悠然神往。同样的“宁静观〞还表达在沙原隐泉中,他说人们日常见惯了形形色色的夸张,当人们接触到碧绿的泉水、静默的沙山方才体会到天地的永恒、人生的精致与风韵。余秋雨这种宁静的审美观与中国古代传统儒释道文化是分不开的。儒家讲究“克己复礼〞,道家讲究“淡泊名利、顺其自然〞,佛家讲究苦修行,物质享受在佛教中人看来是阻碍得道的绊脚石,文化苦旅的“苦〞字也是这个含义,作者在追寻文化灵魂的心路历程中饱受艰苦与磨难,然而正是这种宁静致远的人生观才能使精神得到纯粹的修炼。
余秋雨写历史散文并不是单纯的借景抒情,而是在作品中以理性的哲思,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将理性融入世俗,营造出一种大背景下的历史沧桑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人生的风云变幻娓娓道来。
四、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
二十一世纪,各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使得国人的情感渐渐迷失,国人的人格渐渐残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塑文化人格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急待解决的课题。余秋雨散文中关于文化人格的观点恰好能够为我们现代人所借鉴。
在余秋雨的上海人这篇散文中,他提炼出一种现代人应具备的心性品质.那就是“建筑在个体自由根底上的宽容并存。’他认为上海的人格结构应该朝着“更自由、更强健、更热烈、更宏伟〞的方向开展。这一点不仅对于上海人格结构的建设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豁达宽容是难能可贵的人格品质,然而余秋雨在苦苦追寻中终于在古老的苏州寻到了。在那里交织着佛道儒各家思想,在那里“无限〞“多元〞也不再是梦想,古苏州的黎民百姓对西施有着怜悯與宽容,对唐寅与仇英有着容让与偏爱。老百姓的豁达与宽容使我们今天的新新人类感受到了古朴文化的魅力。
余秋雨作为一个文人敏锐地感受到坚韧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正在慢慢流失,我们只能透过那古朴的书卷抑或是从古老的故事中感受民族英雄的坚韧。因此,在他的笔下,无论是被拷问与流放的苏轼还是被免职的朱熹,抑或是守卫天一阁的范钦家族或者修造都江堰创造“冰清玉洁〞的神话的李冰,他们都有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都有着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这悲壮的文化人格底蕴足以成为我们现代人的学习目标,使我们在现实生存中不被过早地磨掉了棱角,不至于轻易地向生活屈服。
现代人缺少的不仅仅只是坚韧的心性,更重要的是缺少独立的人格。余秋雨笔下塑造了一个个闪烁着独立人格之花的人物形象,如在军营中营造独立人文小天地的唐代大家柳宗元、如“小小佳人小小情〞的钱塘名妓苏小小,一心相夫教子的白娘子,他们身上都绽放着独立人格的奇异之花,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本体意识的醒世碑。
余秋雨旨在塑造一个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从而警醒当代知识分子重拾文化灵魂,重拾民族精神,继续将这伟大而神圣的事业——传承中华文化进行下去。
结语
无论余秋雨在中华文化史上有多大的争议,无可否认他的这部文化苦旅为现当代散文史奉献出了卓越的一笔。阅读文化苦旅,我们应该参加自己对整个中华历史的理解,注意探寻作者文字背后所隐藏的哲思与人文情怀。文化苦旅无论是选材上的新颖还是语言文字应用的技巧都能给现代作者以良好的借鉴,而其中的文化价值尤其不可估量。再读文化苦旅,我被历史的沧桑感裹挟,体会到那厚重的人文景观所带给我的强大的心灵震撼。
[参考文献]
[1]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03).
[2]朱向前.散文的“散〞与“文〞[N].群众日报,1994-09-17(3).
[3]纂桂芬.余秋雨文化苦旅展现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3).
[4]彭志芳.再读秋雨——试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5]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收稿日期:2022-12-19)
[作者简介]宋蓓(1982.11-),女,山东烟台人,汉族,硕士,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