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互联网
教育
助力
乡村
振兴
方向
出路
洪晓雪
187大众文艺一、引言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开展“互联网+教育”行动,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已成为解决教育扶贫问题,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问题的重要手段,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和专业教育机构,通过远程教育开展网络教育扶贫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增加了农村受教育群体的范围,也提供了许多先进的、前沿的技术与知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对乡村人力资源的教育。1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2乡村文化最重要的途径与载体是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既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可以强化乡村内生动力。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指出:“乡村教育的缺乏使得农村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而更进一步地导致经济水平较低;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尤其需要在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方面加大投入”。3所以,新时代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增添了活力。“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从根本上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困境:基础设施、使用条件与使用能力,即能用、想用和会用的困境。其中基础设施属于政府和企业范畴,是可以通过增加物质投入的方式加以解决的;使用意愿是指使用者是否有使用需求、是否愿意使用,这是确保基础设施不浪费的最重要件,它也与使用者的经济收入和需求紧密相连;使用能力是指使用者是否会使用,有没有能力掌握使用技巧与使用方法。所以,将“互联网+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仅借力互联网的优势快速发展,同时也能扩大农村教育发展范围与深度,推进乡村振兴,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二、以想用为导向,增加农民的内生动力贫困文化理论认为,贫困群体会被环境所影响,形成心理习惯与定式,形成维持贫困的生活的风俗与传统。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往往相伴而生,精神贫困严重阻碍了贫困群体实现自我发展。4对农村经济发展实践来说,外因条件是支撑基石,内因动力因素是催化剂。5内生动力是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根本,但农村的内生动力并非先天具备,通过外部力量的注入,内生动力可以被激活,从而实现“养活”“发展”“富裕”的良性发展。6在借助“互联网+教育”推进乡村振兴时,必须关注农村教育理念与思想层面的改变,乡村振兴要的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发“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向与出路*洪晓雪 游 亮 兰雅慧(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北京 100081)*资助项目: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020年度资助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基于历届全国互联网+大赛获奖队伍调查(项目编号:2020XYJG62)”;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项目编号:2020ZDJG03)”;中央财经大学2021年度教学方法研究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FY202127)”摘要:“互联网+教育”是数字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要想真正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面貌,必须让人们从思想上得到根本转变,而教育则是非常重要的路径。在数字化已成为社会常态的背景下,农村只有通过增加内生动力、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增强互联素养与互联网使用能力,才能够借助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的各种资源与平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关键词:乡村振兴;“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素养;教育意愿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2-0187-03文化教育188大众文艺展和产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文化、农民素质、农村技术等方面要走出束缚,只有教育、思想和技术才能让农村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一)促进农民观念和意识的转变利用“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是继续扶志,而扶志的前提是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这个转变涵盖了农民对于互联网的整体接受和适应的意识、农民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及对于自身的定位以及政府的观念态度等。7所以“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必须学会运用互联网的表现形式与信息传播渠道,向人们传递多样化的信息、思想与内容,给当地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展示互联网带给人们工作、生活的变化。互联网不是一个虚拟的存在,它能切实带给人们实惠,让他们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教育是一种长期投资,对它的大量投入可能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困境,但是从长远来看,它能够给自己及其后代的生活境遇带来很大的变化,避免贫困的代际转移,是人们通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短期的资金支持与物质帮扶的确能够解其一时之困,但是要想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需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与资源,实现教育理念与思想的更新,实现精神视野与眼界的拓展,更进一步地扩大“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发展空间。(二)提高人们接受教育的意愿与动机互联网时代,运用网络开展教育活动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它属于扶智和扶志层面的内容,在短时间内不一定能见效,也未必能够符合所有人的需求与心理预期,但是必须让他们能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可能带给他们的变化,让他们认识到的教育可能带来的致富机会与资源,教育投入是一项长期投资,短时间不一定见效,但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困局。要借助互联网在方式与内容上的优势,向农民们传递外界的思想与知识,让他们能够真正认识教育的作用,进而强化对教育的认识,并加强对互联网中教育资源的学习与宣传,能够强化教育理念,提高人们的学习意愿与动机,提升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强“互联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贯彻落实的可能性,发挥好教育的应有价值。(三)使用需求给“想用”提供思想基础使用需求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获取网络教育资源内容能够做什么,这也是影响其使用网络教育扶贫资源的意愿。这就要求这些资源必须是实用的,切合农村的实际需求,能够直接服务于其改善生活的重要资源。利用“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从被扶人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态度方面入手,强调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让他们一方面转变“坐等被扶”的观念,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接受新事物、新方法与新手段,在国家和政府的帮助下,学会探索和创新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路径。“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首先要“扶志”“扶思想”“扶观念”,要让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教育和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能够改变生活现状。不管是乡村振兴,还是“互联网+教育”,都是切实为老百姓谋福利的,要积极主动借助国家提供的政策和资源改变现状;要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寻求新的致富机会。三、以会用为支撑,强化农民互联网素养的培养贫困人群,尤其是极度贫困人群,主要缺少两种东西:一种是能力,一种是资源。能力是主观决定的,资源来自传承和自我创造。会使用互联网,是“互联网+教育”能够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导致部分农民虽然也会用上网,但是对如何获取精准信息或利用互联网致富却所知甚少,这使得“互联网+教育”可能出现一种“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却无人使用”的局面。所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要想真正运用互联网走教育精准扶贫之路的前提一定是能力提升,贫困人群只有具备获取和使用教育资源的能力,才能够让网络教育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对农民开展知识、技术与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能力。(一)强化农民互联网素养与能力培养根据CNNIC的报告显示,受技术掌握、技术创新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制约,极大地影响了运用“互联网+教育”在推动农村发展中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时,必须发挥“互联网+教育”在知识传播与能力提升方面的困境,打破人们“会用”的困境,切实体现互联网及其中教育资源的价值。(二)加强对农民的互联网知识培训丰富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满足乡村振兴人才的多类型需求。8从对教育资源的使用上来说,在使用新媒体工具获取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方面存在受限。这也是“互联网+教育”发展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必须完成首要任务是加强对农村地区人口进行互联网基础知识的普及,通过课程开设、宣传等途径,提升互联网知识普及方式与内容与当地人们需求的匹配度,促进人们对教育、致富途径等的了解,提升人们的素质;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分析外在信息,抓住机遇,大力进行致富活动,从而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四、以能用为基础,持续性加大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支持能用互联网是为了解决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让居民有机会使用互联网。不管是乡村振兴,还是教育扶贫,要想真正运用互联网促进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一定要让农民能够用上互联网,打破扶贫中的“精英俘获”现象,9让互联网资源能够均匀分配,成为普适性产品或服务。乡村的持续高效发展,需要破解“相对贫困”的难题,这需文化教育189大众文艺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完成,因此需要“常态化推进”乡村振兴。10在运用“互联网+教育”和科学技术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它是互联网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也是体现教育和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所以必须解决人们能用的困境,才能发挥互联网的价值。(一)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互联网+教育”能够实现的基础与前提是互联网的全覆盖,能够享受较好的网络质量服务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内容服务,所以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是“互联网+教育”的关键和重中之重,这也是解决“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能实现的关键,也是后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前提。它要求政府必须协同电信运营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要实现电信网络的全覆盖,确保偏远地区能够被网络覆盖;另一方面,要实现顺畅的网络质量,确保网络的互联互通,这样网络教育内容与知识才可能被更多偏远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和认识,才能够体现网络教育资源的价值。(二)收入水平给“能用”提供经济基础虽然电信行业面向广大偏远地区提供普遍电信服务,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是无偿的,但是电信企业也是以盈利为导向的,其所提供的业务与服务的提供却不是无偿的,部分内容也要求使用者支付一定费用,那么使用者是否有能力支付使用费用直接影响其使用意愿。“互联网+教育”资源在网络上一般以视频、在线直播等形式呈现,也包括一些文字材料等,部分内容需要使用者支付一些费用来获取;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农民来说,必然不会投入额外的费用用于获取一些视频资源,那么网络教育资源的价值便无法实现。所以在运用“互联网+教育”推进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时,要在强化普遍电信服务的基础上,降低资费标准,或者免费向农民们提供,鼓励人们使用互联网了解各类知识和外界信息与资源,尽可能体现互联网的渠道价值与资源价值。(三)加强互联网教育资源建设在运用“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协同合作的力量,给农民提供全面而丰富的学习资源,或者开发专门面向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与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更加有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农民开展一些专门化、专业化的培训,让农民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技术,尽可能地体现互联网的价值。结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充分发挥网络等方式开展在线教育、远程教育,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与执行等各个层面进一步精准化落实,以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局意识、长远观念,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确保“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持续性,推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经济,还要文化、素质和精神生活。所以,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希望短时间内解决其在农村推进困难的问题,应当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互联网+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改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要符合教育行业本身发展的特征,在教育与互联网的碰撞与融合中找到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逻辑,使“互联网+教育”助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