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科技
创新
基地
成为
湖南
质量
发展
动力
引擎
科技创新基地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动科技创新基地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新引擎力源和新引擎 童旭东 湖南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揽,以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着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和特色创新功能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 14%以上。2018 年获国家科技奖励 27 项,占全国十分之一;研发投入 658.3 亿元,居全国第 10 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 2016 年的 2.1 倍。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创新高地,培育自主创新动力源 加速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辐射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完善“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推进机制,编制自创区空间布局调整方案,谋划“三谷多园”布局,将“两山”(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纳入核心区,26 个园区纳入拓展区,扩大政策辐射范围。实施重大标志性项目和平台 56 个,功率半导体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航空发动机研发设计仿真中心等落地。探索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成果转化模式,实现了一批军民融合成果产业化。2018 年,自创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长沙、湘潭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分别由 2016 年的第 16、第 80 位,提升至第 12、第 66 位,株洲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由第 51 位提升至第 19 位。全省 18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6 名院士,全部集中在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 3046 家,占到全省总量的 65.36%;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 234.52 亿元,占全省 83.26%。加速集聚第一资源,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计划”,科技人才经费从 2016 年的 4600 万元增加到 2018 年的 1.2 亿元,长株潭“创新高地”效应凸显,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 70 余个、专家 1100 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达 132 人、156 人,分别较 2016 年增加 41 人和 84 人;引进法籍诺奖院士让-皮埃尔索维奇,美籍院士查德米尔金、戴维德沃特,英国皇家学会光电技术团队,北京大学彭练矛等顶尖科学家,加强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部署,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为未来跨越式发展储备新动能。去年争取国家基金资助突破 7 亿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区域联合基金;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获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加速布局国家级平台、基地,辐射带动全域创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为主战场,以项目为引领,大力推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标志性创新平台建设。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获批建设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启动实体化平台运作,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加快论证实施,争取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选址长沙;淡水鱼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总数增至 18 个;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 家,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常德、怀化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宁乡即将获批;株洲、衡阳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浏阳、湘阴、资兴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郴州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致力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的“中国经验”;张家界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形成了多极支撑的创新格局。突出创新引领,强化创新供给,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坚持“三个面向”,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人才链、完善资金链,推动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立足湖南特色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整合资源、重点支持、一抓到底。紧扣湖南重大战略需求和 20 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培育,布局研发、孵化载体 1019 个,抓紧抓实 100 个重大创新项目,部分项目成果获 2018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近 3 年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23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关项目 133 个、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 207 个,研发了一批低镉水稻、耐盐碱杂交稻、商用磁浮列车、“鲲龙 500”采矿机器人、广域电磁勘探技术装备等战略新产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让企业家、科学家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2018 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达 4660 家,是“十二五”末的2.56 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 2548 家,减免税收 28.4 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 48.84 亿元,较上年增长 17.94%;86%的高新技术企业还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 50.16 亿元。设立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贡献奖,实施新增研发投入奖补,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情况纳入对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绩效考核,企业创新活力显著提升。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强科技攻关与示范应用。围绕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建设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攻克和推广了一批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实施重大疾病协同防治科技创新工程,建设覆盖全省的临床医学协同研究网络,推动全省获批国家新药制品生产和临床批文 132 个。深入实施湘西科技开发、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中药材全产业链创新等专项,形成了“科技人才撬动、科技项目支撑、特色产业带动”的科技精准扶贫模式,彰显了全省科技战线在服务脱贫攻坚中的责任担当。深化机制改革,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 高位统筹、多方推动,创新引领战略实施纲举目张。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关键位置,2015 年以来两次与科技部进行工作会商。省委书记杜家毫对创新型省份创建作出重要批示,省长许达哲与国家科技部主要领导对接,省人大、省政协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湖南成功获批创新型省份,鞏固和提升了湖南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地位。省政府成立科技领导小组,省财政科技投入连续保持 40%以上的增速,实施“科技+”“+科技”行动,全省上下抓科技、谋创新的合力显著增强。湖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真抓实干成效明显,2017 年 4 月、2019 年 5 月两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催生自主创新“湖南经验”。湖南在全国首次表彰科技、产品、文化、管理创新,科技部对此高度赞誉;出台省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二十条”,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科技计划由被动申报向顶层设计、主动布局转变,实行“三分离”“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创新绩效不断提升;以长株潭专家为主体组建科技服务团,打造精准扶贫新模式,央视专题报道。建成“一站式”科研仪器设施和检验检测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入网仪器 1 万余台套,总价值47.82 亿元,累计提供服务 70 余万次。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增强科技部门的政治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印发实施湖南省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17-2020 年),2018 年研发投入强度达 1.81%,较 2015 年提升 0.38个百分点。制定出台湖南省引导市县创新驱动发展奖补实施细则,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投入产出成效明显的 4 个市州、20 个县市区奖补资金1 亿元。高新技术条例、科技奖励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完成修订,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即将出台,创新法治保障不断增强。(作者系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