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马克思主义
本质
思想
乡村
振兴
天道酬勤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看乡村振兴
张立杰 牛佳欣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时代、解读时代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学理依据。文章主要从四方面加以系统阐述。首先,挖掘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内涵,试图以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中的实践本质和社会本质来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其次,从马克思人的实践本质角度出发,提出激发全社会力量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和通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助推乡村振兴;再次,从马克思人的社会本质,看乡村振兴中群体协作的发挥,强调重建多元乡村共同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重建多维乡村社会联系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重建乡村社会关系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最后,从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看乡村振兴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的表达,指出发挥乡村人民主体作用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方略,满足乡村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马克思 人的本质思想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ki.rmltxsqy.2023.06.0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的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伟大的思想魅力,不断指引着人们追寻真理和道义。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把促进广阔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作为对人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将为人民主体性的激发,以及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学理依据,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奋斗方向。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内涵
人的本质被费尔巴哈称为“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人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认识人自身,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开展。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把人的本质单独概括为单个要素。实践或者社会。第二类,把人的本质概括为双要素的统一。类本质与社会本质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第三类,把人的本质概括为双要素的集合。劳动和社会关系、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和现实的人、类本质和具体人的本质。第四类,把人的本质包概括为三要素的集合。实践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及人的需要;人的类本质、需要本质和实践本质;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开展本质。第五类,把人的本质概括为多要素的集合。人的类本质、群本质、动力本质、实践本质和联合体本质。
综合以上梳理结果并借鉴张奎良教授的观点,可以说,人的本质中普遍关涉人的实践本质和社会本质两大类,而人的类本质和开展本质又是对人的实践本质的展开,人的共同体本质、社会联系本质和社会关系总和本质又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展开。吴理财教授认为“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并提出从社会构造着手,将乡村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进行建设〞。[1]笔者认为乡村振兴中的“振兴〞那么是一个实践概念,而且是以振兴乡村中的“人民〞为根本的实践概念。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中的实践、社会本质来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从马克思人的实践本质看乡村振兴中个体能动性的激发
激发全社会力量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人的类本质的表达。人的类本质说明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是类存在物〞。因为,动物与人有诸多共性,属于最接近的有生命的类,也就最能显示其本质特点,因而,类本质也就成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特性。同时,马克思将人与动物进行比拟,从二者关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二者关于生命活动的区别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动物的生命活动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从而证明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活动。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2]可以理解为,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就是人的实践本质的表达,而人的类本质只有在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中才能被加以证明,所以,类本质构成了实践本质的要素,是现实化的实践本质。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人〞的振兴,乡村振兴既要依靠“人〞,也是为了“人〞,因而,“人〞是乡村振兴的目的也是手段。乡村振兴的目的是破解乡村开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满足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自由的、有意识的类本质特性,全力支持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畅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乡村振兴路径。同时,更要重视乡村人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乡村人民改造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内生动力,积极主动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主动承当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助推乡村振兴——人的开展本质的表达。人的开展本质说明,人先天具有需要本性。人的开展本质是在人的类本质根底上提出的,为了进一步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满足生命的需要是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生产、分工和扩大再生产为这一需要的满足提供了条件,因此,需要成了人的开展本质的核心。他还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4]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来源于人的本性。动物的一切活动出于本能,没有主体需要的意识,因而,需要作为人的开展本质的核心,进一步深化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人先天具有需要本性,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是满足生命的需要,新时代乡村社会开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乡村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实现。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需要本性,客观上又导致了乡村社会开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表现在乡村人民在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逐渐逃离乡村,乡村社会“空心化〞现象随之严重。乡村的“空心化〞源于乡村人民摆脱贫困、追求更好生活的需要,而治理乡村“空心化〞也应该从满足人的这种需要入手,可行的措施包括出台优惠政策引能干人、开展支柱产业留年轻人、打造生态环境聚有钱人。有了这些能干人、年轻人和有钱人,才能带着乡村人民摆脱贫困、发家致富,最终满足乡村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马克思人的社会本质看乡村振兴中群体协作的发挥
重建多元乡村共同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人的共同体本质的表达。人的共同体本质说明,个体的全面开展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得以实现。共同体一般是指在共同条件下,具有共同利益的生存集体。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5]该共同体是人的类本质和开展本质的现实生活本身,实际上表达了个人的真实本质。同时,马克思对于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说:“那个脱离了个人就引起个人对抗的共同体,是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的本质〞。[6]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个体的需要和本质在共同体中得以实现,才使共同体真正成为现实。另外,马克思指出,共同体的功能在于为个人创造条件、使其能够充分展示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才能,最终使个人在共同体中得到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在充分发挥乡村人民自由自主、有意识的类本质和以需要本性为核心的开展本质的同时,更要重视其共同体本质。乡村共同体是在共同的乡村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生存集体,它是共同体的一种形式。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乡村共同体逐渐趋于萎缩,突出表现在乡村共同体原有凝聚力减弱,乡村人民个体意识放大,但对乡村的主体意识削弱。乡村共同体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乡村个体的集合,因所处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等不同利益集体,而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构建以产业兴旺为目标的经济共同体、以生态宜居为目标的生态共同体、以乡风文明为目标的伦理共同体、以治理有效为目标的政治共同体。其可行路径包括:完善乡村效劳体系、重塑乡村权威、增强乡村凝聚力、重塑乡村信任。要使乡村人民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共同分享乡村振兴成果,真正使乡村社会每个个体的需要在乡村共同体中得以实现,最终带动乡村产业全面升级、乡村社会全面进步、乡村人民全面开展。
重建多维乡村社会联系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人的社会联系本质的表达。人的社会联系本质说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使社会联系得以建立。人的共同体只是人群存在的一种形式,没有实际内容,为了使共同体有血有肉,并能永续存在和开展下去,就需要将共同体中的人联系起来,产生强力的粘合效应。关于社会联系的生成,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社会联系的生成是由先天个人需要、利己主义以及后天实践综合作用的结果,真正的社会联系就是以满足个人利益和需要为前提。人类个体天生具有需要他人、依赖他人的社会属性。同时,人类历史也证明分工所形成的人类协作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和满足个人需要,个人利益和需要也只有在协作中得以满足,而这种协作就是一种社会联系。乡村振兴不是单个人的振兴,而是乡村群体的振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乡村共同体的合力作用,而乡村共同体的存在是以乡村社会联系为纽带的,因而,解决此问题的可行路径包括:加强股份合作以重建乡村经济生活联系;加强社区合作以重建乡村社会生活联系;加强文化融合以重建乡村思想观念联系;以社区自治与政治合作重建乡村政治生活联系。由此可使乡村振兴在紧密团结的经济联系、政治联系、社会联系、思想观念体系气氛中,平衡乡村人民群众个体的先天需要本性与对个人利益的追逐,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重建乡村社会关系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社会关系总和本质的表达。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说明,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织构成了现实人的本质。社会联系是社会关系的动态过程,社会关系是社会联系的静态固定。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可以说,人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不是抽象的单个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他们身上连接着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相互交织形成自己独特的扭结,定位到每个具体的人,从而构成了人的本质。乡村社会关系是认识乡村社会的重要根底,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依据。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乡村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变,加之青壮年进城务工趋于普遍,乡村社会关系个体化趋向加剧。乡村社会关系的个体化,一方面激发了乡村人民开展的积极性、独立性、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乡村社会人民风险自担、权利义务失衡、共同体归属感逐渐减弱、乡村公共标准逐步瓦解,等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乡村个体“只扫自家门前雪〞,成为為自己而活、靠自己而活的原子化个体。这样的社会关系无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因为,乡村振兴是振兴“整个乡村的人〞,也只能通过“整个乡村的人〞来振兴。由此,解决此问题的可行路径是为原子化的个体重新建立网络联结,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具体措施包括:经济方面——建立协同合作的专业合作社;政治方面——建立“三治结合〞的体制性组织;社会方面——建立多元参与的社会组织,从而建成一个各方面都能守望相助、互惠合作、温情脉脉的乡村。
从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看乡村振兴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的表达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内含人的实践本质和社会本质,是二者的统一。实践本质表征人自由自主的能动性与需要本性;社会本质表征人在生产实践和生命延续过程中的社会性需求。可见,无论是实践本质所表征的个体性需求还是社会本质所表征的社会性需求都说明,人的需求是人的本质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开展思想充分展示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坚持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遵循其价值观念,解决“乡村振兴为了谁?乡村振兴依靠谁?〞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充分显示了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内蕴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
发挥乡村人民主体作用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方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原那么之一。乡村人民作为乡村振兴效劳的对象,不是作为客体,被动地接受振兴,而是作为参与主体,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满足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这是为民生、顺民意、得民心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