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
加快
实施
生态
战略
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 加快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近年来,栖霞市围绕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开展的新途径,立足比较优势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做大做强生态特色经济,走出了一条符合栖霞实际的特色化的开展路子。
一、立足山区实际,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栖霞是一个山区市,地理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考察论证,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从山区实际出发,提出“打生态牌,唱特色戏,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设想,方案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彻底使栖霞的“六山变绿、一水变清、三田变成现代化的生态产业科技园〞,真正把栖霞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完善、生态经济兴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生态型旅游城市。
首先,良好的生态优势是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根底。栖霞地理特点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境内主要河流114条,大小山峰2500多座,全市森林覆盖率到达4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生态农业走在全国前列,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果第一市〞、“中国苹果之都〞和全国无公害苹果建设示范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初具规模的生态产业和国家级的生态品牌,形成了栖霞独具特色的生态优势。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并利用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将这些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全市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要求。科学开展观要求,经济开展必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开展,充分考虑长远的综合利益,形成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通过引进生态理念,转变经营和开展思路,能够从根本上促使资源开采由盲目无序化向合理有序化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转化再生型转变,全面整治生态破坏,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合理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第三,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目前,生态产业、绿色产品以及环保型企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用生态学来指导经济与社会、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新的开展趋势。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目的就在于顺应宏观经济转型的趋势,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建立一批知识、技术密集的高效、生态型产业化工程,为经济和社会开展注入丰富生态内涵,促进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二、确立新型农业生态模式,大力开展循环经济
栖霞作为农业大市,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农业是根底,抓生态经济建设必须首先抓生态农业。对此,栖霞市围绕全面提升农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确立了“主导产业多元化、多元产业生态化、生态开展产业化〞的开展思路,大力促进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工作中,突出抓了两大链条:
一是打造生物链,开展复合型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实践证明,开展生态经济必须打破高消耗、单一结构的传统经济开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资源,到达结构优化合理、系统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前几年,由于过分依赖果业,产业单一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按照生物链的规律,开展果品、畜牧、菜菌三大主导产业,充分利用产业间的互补性,把三个主导产业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了农业循环经济开展新模式:畜牧业产生的大量有机肥料,为果品和蔬菜无公害生产提供保障;果业每年产出四十多万吨果树废弃枝条,为菌菜开展提供充足的原料;食用菌产业的开展不仅产出高质量的绿色无公害食品,而且产后的菌棒废渣又为果品和花卉业的开展提供了有机肥料。按照这一模式,在稳固提高果业这个支柱产业根底上,积极推进产业链条向前与畜牧业对接,向后拉动菜菌业特别是食用菌产业的兴起,形成果、牧、菜复合体系,实现了农业内部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和相互促进。到目前,果、牧、菜三个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分别到达57%、12%和6%。这种模式被省农业厅称之为“栖霞模式〞。
二是拉长拓宽产业化链条,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抓产业化链条核心是建立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体系,通过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一生产环节抓配套。围绕果品和菜菌业,主要是开展专用有机肥、农药、苹果套袋等行业,围绕畜牧业主要是开展饲料加工业,目前全市有机肥生产企业到达9家,年产量近10万吨;苹果套袋企业到达600多家,年产量20多亿个;农药、饲料企业到达3家,配套效劳行业初具规模。二是产后环节抓加工。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包装企业和贮藏、运输等流通企业,着力拉长、壮大农业产业链条。全市先后建立果品、畜产品、蔬菜等各类加工企业30多家,各类冷藏企业130多家,总储藏能力超过24万吨;配套建立各类包装、运输企业300多家。三是营销环节抓市场。重点开展规模化营销企业和国内外批发直销网点,全市共建立果品、大樱桃、食用菌等专业批发市场10多处,培育了宇冠果品集团、天誉公司、德丰公司等3家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农产品直销网点,在东南亚、俄罗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联络窗口,产品销往新加坡、美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筑生态经济强有力支撑
开展生态经济,农业是根底,工业是主导。没有工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也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栖霞市在确定“生态立市〞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工业强市〞和“科教兴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向低能耗、高科技、环保型方向开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在产业工程上,着眼于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搞调整。一是把好工程选择关。始终坚持有利于生态开展的标准,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严格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对污染重、能耗高、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程不立项、不引进、不审批。近年来,全市共拒批此类工程120多个,虽然在短时间内经济规模、财政收入受到了影响,但从长远看,全市的可持续开展能力得到了稳固和提高。二是抓生态企业开展。坚持“科技兴企〞,把培育生态环保型企业作为根底工程来抓,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堵住产生污染的源头。三是抓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依托生态优势、劳动力优势和农业优势,加快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开展有市场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植针纺服装、食品加工、建材矿业、机电装备、医药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全力构筑符合栖霞实际、具有比较优势、拉动能力较强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在开展载体上,集中培植开发区和骨干企业两大板块。实践证明,要加快工业经济开展,必须有强有力的龙头载体。为此,栖霞市从实际出发,突出抓好开发区建设,努力培植骨干企业,以此带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开展。在开发区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效率,千方百计吸引外资、引进内资、启动民资,突出环保型、高科技、园林化,在工程进区的同时,搞好环境美化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开发区的集聚功能。在骨干企业培育上,突出培育25户重点骨干企业。采取政策化碳斜、资金扶持、领导和部门包帮等措施,搞好资本运作,主动挂大联强,进行资产重组,走低本钱扩张之路。
(三)在开展活力上,抓好产权改革和标准运作两大重点。企业的活力来自机制创新,取决于改制的进度和效果。在增强工业经济开展活力上,重点加大企业改制的力度。一方面,紧紧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加快“两个退出〞步伐,对产权改革不彻底以及没有触及产权改革的企业,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行产权转让、拍卖、资产重组、依法破产等形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全面盘活存量闲置资产,让资产流动起来,实现更大的增值。另一方面,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搞好改制企业和新办企业的标准管理,引导企业进行相互参股,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股,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标准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企业健康开展。
四、深入挖掘资源潜力,着力培育后发优势
栖霞市丰富的生态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展潜力和上升空间。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最终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旅游城市,将栖霞建成烟台市的后花园和胶东半岛的天然大公园。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经营,最大限度地把栖霞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和特色竞争力。
(一)搞好资源保护,创造环境优势。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抓环境就是抓开展。对此,栖霞市牢固树立“大环境、大治理〞的思路,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立足长远,着眼当前,实行综合治理。主要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山区绿化工程。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的开发方针,按照“山下水果山上林,丘陵薄地干杂果〞的开展思路,大力开展山区林业,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力争到“十五〞末,全市林木覆盖面积到达160万亩,森林覆盖率到达53%。二是实施流域治理工程。坚持以大流域治理为重点,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坚持节水保土和抗旱防汛并举,对大沽夹河、黄水河、五龙河等五大流域全面治理,“十五〞期间,方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平方公里。三是实施矿山整治工程。坚持开发建设与植被绿化同步进行,在抓好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同时,集中开展矿山整治活动,取缔无序开发,有效地控制和保护了全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搞好资源开发,开展新兴生态产业。主要是处理好一个关系,抓好三大产业开发。处理好一个关系:就是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坚决克服短期效益思想,着眼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对资源实行选择性开发,坚决防止破坏性、掠夺式开展。抓好三大产业:一是抓旅游产业开发。以“五山三园两水一神仙〞开发为重点,突出抓好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和生态旅游,展现栖霞庄园文化、道教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特点。同时,以果业为依托,大力开展观光农业。争取用五至十年时间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培育成为全市的又一支柱产业。二是抓风力资源开发。规划在唐山、方山新上100台风力发电机组,既解决能源问题,又开辟旅游新景观。三是抓好新兴矿业开发。跳出传统的简单、粗放的矿产资源加工模式,走精深加工、高技术化的道路,依靠引进高新技术提升矿产资源的附加值。
(三)搞好资源经营,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把城市内外的各种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有效地加以配置、整合、利用,产生优于其他城市的丰富资源和综合竞争力。一是抓好城市品牌经营。牢固树立经营栖霞的理念,坚持城市内外资源有机互动,各种资源有效利用,采取市场化手段,将栖霞内外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包装起来、推销出去,逐步成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栖霞市连续两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苹果艺术节〞,不仅促进了栖霞苹果的销售,而且在更广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提升了栖霞的知名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抓好城市形象提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原那么,采取市场化的手段,下功夫搞好城市生产要素的经营、管理,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推动城市建设。按照“三区连接、向北推进、提高品位、增强功能〞的城市开展思路,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做到点上成景,线上成带,面上成园,逐步把栖霞建设成为中心聚集、带状延伸、沿路跨河、组团式开展的现代化生态型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