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法治
社会
论文
法治社会论文
篇一:法制 论文
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紧迫性
撰写人:陈茹彬(玉融中学)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未来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不仅关系到到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开展,更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振兴。据青少年现状调查看,我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下面我简单介绍关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紧迫性: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据社会有关部门调查发现现在青少年犯罪人数逐渐增多,犯罪比例非常高,犯罪的年龄也越低龄化,情节更加恶劣猖狂。近几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类型也相当多。青少年犯罪(已满14岁,未满18岁的)所占比例,建国初期共占全部犯罪的1﹪。70年代末占4﹪,进入90年代以后,已增至7﹪左右,进入八十年代以来,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一直占50﹪左右,有的地方已达60-70﹪。这些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如何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并落实。教育有关部门不能只重视学生的成绩,无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开展,育人胜过于教书,知识渊博但人格不健全,这样的人是人才吗?这样人有知识反而更助长他用高明的手段来危害社会。现在是法制社会,不懂法律的青少年就可能像脱缰的野马。我觉得法盲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远大于文盲。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
目前有的青少年嫉妒心理强,难以接受他人优于自己;害怕懦弱,胆小怕事,不懂自保;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逆反心理极强,不听劝告,自以为是;遇事多疑、疑心太重,情绪不稳定意志消沉等现象。一个人的身心开展是不能互相割裂,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根本条件,也只有良好的心理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才能为社会做出奉献,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青少年如果人格不健全怎么可能走正道。因此健全青少年人格,实际就是为了预防和
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过度溺爱和依赖父母
由于父母常用溺爱代替了理智教育,有的父母处处庇护孩子,甚至把缺点视为优点,把胡闹视为聪明,使孩子称王称霸,盛气凌人,缺乏同情心,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而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读好书,其他一切事情父母一揽包办,这种非理性的教育,形成孩子对父母产生过度依赖,造成孩子长大不能自立。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无法正常的生活、会使内心缺乏平安感,感到恐惧、焦虑、担忧,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响,影响心身健康。有的孩子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日子,只想不劳而获过日子,一旦失去依赖就无法生活,这样不仅造成人格缺陷,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不仅害了自己和家庭,而且也危害社会,给他人带来严重伤害。甚至会毁掉自己的一生。例如: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随后这一消息被警方证实。5名加害者悉数被杭州警方抓获。令所有人惊异的是:他们竟是死者的同学。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这起命案不仅毁了6个孩子的前途,撕裂了6户家庭。这样的孩子就是有人格缺陷,任性、自私,不顾后果。青少年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对自己生命的漠视。除了伤人,杀人,还包括自杀。〞今年13岁的少年费小林是江苏省东海县曲阳乡曹庄村村民。由于其父母年迈,家庭贫困,自小就被父母娇纵的他,为了上网、吃喝玩乐,从6岁开始就经常偷拿家里的钱。小学六年级辍学后,更加无人管教,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泥潭。2022年8月中旬的一天,某电视台播放了一桩绑架勒索案,绑架者绑架并杀害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敲诈勒索赎金19万美金。这那么案例给费小林带来了“灵感〞,为了搞钱,他开始盘算着如何绑架杀害同村的小伙伴小龙,向他的父母勒索赎金。同年9月6日,费小林用欺骗的手法将小龙骗到村西杨树林,用一根旧拉链绞勒小龙颈部致其窒息死亡,并就地挖坑埋尸,然后携带小龙的局部衣裤离开,准备伺机向小龙的父母实施敲诈。如果父母从小就严加
管教孩子,接受正确,孩子犯错及时正确教育,不放任自流,我想费小林也许不会走上这样不归路。因此青少年犯罪不全是孩子自己的错,家长和学校是否正确教育有更大关系。
四、网络的影响 互联网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求知和求学的广阔空间。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为求知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为未成年人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开发未成年人内在的潜能;通过上网,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有助于未成年人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拓宽未成年人的思路和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广阔,从而有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加强未成年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从而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但是,网络中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满其间,给未成年人的思想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是非区分能力差,好奇心强,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色情网络信息的影响: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网络这些不健康信息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青少年就是受到这些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遂昌县关工委、人大法工委等部门曾联合开展了对遂昌县近两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他们发现,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当中,恶性犯罪案件增多,2022年全县未成年人犯罪的15件案件中,伤害、强奸、抢劫等恶性犯罪案件就有4件,其中一个15周岁的孩子由于长期受色情信息影响,在他人唆使下犯了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调查组认为,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和生理转型期,思想尚不稳定,心理发育也未健全,
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不良文化的影响,而网络色情等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因素就成为了诱发他们犯罪的温床。
沉迷网络游戏的影响:适当玩网络游戏不一定是坏事,对人的大脑智力开发有一定好处,还能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但是,沉迷网络游戏危害极大。例如:一名19岁的少年为了要钱上网,不惜用铁锤砸死把他一手抚养成人的奶奶,并在奶奶没有了呼吸之后假设无其事拿着钱去上网。2023年12月19日, 如东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涉嫌成心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王金,这起因沉迷网络引发的忤逆惨案令世人震惊,敲响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警钟。2023年12月9日如东警方接到报警,73岁的老婆婆徐某在家中三楼被人杀害。警方现场勘查后发现,受害人徐某身上的钱包被人放在三楼西房间的木箱子上,里面的钱全部不见了。 经法医鉴定,受害人系被他人用钝器打击头部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由于现场门、窗均完好无损,家中其他地方并未有翻动的痕迹,警方初步排除了外人谋财害命的可能,遂将目光锁定在受害人抱养的孙子身上,王金平时不务正业,经常上网,都是深更半夜回家,用起钱来也比较厉害。为此,公安机关派人到王金经常出现的网吧蹲点守候,当晚10时许,王金在一网吧上网时被抓获归案,当时王金还穿着沾染着奶奶血迹的鞋子。 这些青少年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亲情,失去理智,害人害己。
五、父母关系不和以及不良行为影响
有些青少年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夫妻的关系冲突,他们很少关心子女。这种家庭中的青少年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这种青少年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有的到商店摊柜上偷窃食物和东西,被人抓住忍受打骂而不愿回家,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玩世不恭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很容易成为惯犯或罪犯的心理根底。例如:2022年7月,南京铁路警方破获了一起青少年团伙盗窃案,其成员有10多名青少年组成。他们经常在铁路沿线盗窃过往列车上的物质。这些青少年大多数属于“无家可归〞类,他们不满家庭的冷漠而出走,或者被离异的父或母抛弃,流浪街头,三五成群纠集在一起。这些青少年最终就可能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从而走
上犯罪道路,危害社会。还有些青少年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不良行为熏染,再加上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是非不分,长时间在这样环境下成长潜移默化受到不良的影响,从而形成不良的行为,甚至出现人格缺陷。例如:某校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伙同他人屡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金属材料,并且公然放家里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这类家庭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导致这种家庭的子女犯罪率偏高。
五、社会开展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在生活中,带的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大社会标准,二者密切相关。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成长,既要践行根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根本素养。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有关知识对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才会知道,公民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无论是谁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学法,用法,护法,使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开展,那么人民的生活就要安定。只有稳定才会开展。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未来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不仅关系到到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开展,更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振兴。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有些青少年,他们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低,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开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给予特别关注,同时,青少年自己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社会开展需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
篇二:中国法治建设的与存在的问题
山 东 交 通 学 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结课论文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2023年 12 月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要想分析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明确法治的起源、概念;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与特征等。
法治的起源:法治作为一种法律学说、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它来自于世界上各民族,特别是西方各民族在其生存的过程中权利与权力的广泛的持久的张力,来自特定的法律思想与社会实践的频繁的积极的互助共生。
法治的概念: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而现在一般说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权力在法律之下;法律公开;依法行政;司法独立;保障权利和自由;实行正当程序。
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提出:早在1949年1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同志就在司法训练班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法治,我们需要我们的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效劳大局、党的领导五方面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的特征:1、以非人格化的权威及规那么否认人格化的权威;2、法律规那么的肯定性、明确性和普遍性、连续性、稳定性;3、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