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畜牧业
挑起
农村经济
发展
增收
大梁
以畜牧业挑起农村经济开展和增收的大梁
关于加快我市畜牧业开展的调查与思考
市畜牧局山舞水吟
XX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开展畜牧业,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畜牧业的开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开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完整、促农增收明显的产业,市委、市政府也将“畜牧富民〞作为农村经济开展的工作思路。但是,畜牧业也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影响着进一步开展。现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我市畜牧业开展处于历史上最好水平
(一)畜牧业总量不断扩张,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逐年提高。2022年全市肉、蛋、奶总产分别到达3.1万吨、1.2万吨、600吨,人均占有量分别到达96.4公斤、37.5公斤、1.87公斤,除奶类与市人均占有量大体持平外,其它都高于省、市人均占有量。今年前8个月,全市肉蛋奶总产分别到达2.4万吨、1万吨、660吨,同比分别增长14.3%、6.2%、65%。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到达56%,居全省第17位,进入全省畜牧业开展先进县市行列。
(二)畜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开展,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已形成了四大特色养殖区。即:以枣林、八台、尹集、庙街为主的生猪养殖区;以尚店、杨庄为主的牛羊养殖区;以枣林、八台、尹集、铁山为主的肉鸡养殖区;以杨庄、武功为主的奶牛养殖区。特色养殖区畜禽饲养量占全市各类畜禽饲养总量的50%以上,有的到达80%以上。全市存栏千头以上的猪场2023个,存栏万只以上的鸡场8个,存栏千只以上的鸡场1500个,有各类专业村20余个,建有各类养殖小区2023个,其中有3个被列为标准化养殖小区。优质畜产品比重不断提高,有两家生产、加工企业被评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
(三)畜牧业生产效劳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建成了牛羊交易市场2个,仔猪交易市场5个;成立畜禽养殖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2个,开展畜牧产品经纪人202300余名;培育壮大生猪龙头企业2个,肉鸽龙头企业1个,肉牛龙头企业1个,开展壮大畜产品加工企业2家,为全市畜牧业开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全市有家畜繁育改良站点26个,饲料生产厂家1个,饲料经销户140个,兽药经营点20个。有市级畜牧效劳机构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8个,村级个体兽医20230余名,市、乡、村三级畜牧效劳网络根本形成。
二、当前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的畜牧业依然是一个比较脆弱的产业。畜牧业生产水平还不高,承受市场冲击的能力非常有限,受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比较大,开展很不稳定。尤其是我国参加WTO以后,随着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畜牧业受市场影响日益加深,我市畜牧业面临的市场适应性挑战仍不令人乐观。
(二)乡级畜牧站濒临瘫痪,开展工作举步维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市乡镇畜牧兽医站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有的乡镇甚至取消了畜牧站。乡站人员工资低,有时还得不到落实,生活无保障;许多乡站出现人员断档现象,虽然有防疫方案,但没有人员去落实。目前乡站共有人员50人,其中已退休人员20人,到退休年龄的6人,挂名不干实际工作的7人,实际工作人员只有17人,这17人中又有8人是专职检疫人员,全市乡站只有专业技术人员1人。乡站自1987年下放到乡管以来,十多年来没有招进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严重缺少,无法承担防疫、检疫和技术效劳等工作。由于乡站几乎处在瘫痪状态,导致畜牧工作链条在乡镇环节衔接无力甚至断链,开展工作举步维艰。
(三)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够高。华懋双汇和南方肉联厂是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但这两家企业的生产能力、带动能力并没有充分挖掘。产品缺乏精深加工,销路窄,市场占有率低。市场信息不灵,产销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风险大,使单个农户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致使“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体系不能有序地衔接。
(四)畜禽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的力度还不够大。经过努力,我市猪鸡的优种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到达90%和93%。但牛羊的优种率还不太高,只有75%和70%,群众对牛羊品种改良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高,这也是我市牛羊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我市的养殖设施大多比较落后,机械化操作几乎没有。防疫程序标准、用药标准、饲料生产标准、畜产品质量标准还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措施
当前,我市畜牧业同全省一样,已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时期,在确保畜牧总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畜牧业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如何提高整体水平和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抓住关键问题,实现畜牧业新的跨越,让畜牧业挑起农村经济开展和农民增收的大梁。
(一)强力实施“抓区带户〞,促进畜牧总量增长,壮大畜牧产业。一家一户小规模散养的传统生产模式,吸收先进科技的能力十分有限,且信息闭塞,难以走向市场和取得好的效益。而标准化饲养小区可以集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现代管理于一身,能显著提高生产水平。同时有利于产品形
成批量优势,提高养殖户的市场地位。因此,要逐步改变饲养业散而小的状况,大力开展以饲养小区为重点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走产销一体化的路子。畜牧业“抓区带户〞,就是充分发挥畜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在全市选择假设干个饲养小区,通过“结对帮扶、技术效劳、资金扶持、标准生产、扩大销售〞等措施,带动小区内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养殖效益,示范带动全市农民牧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各乡镇要根据全市畜牧业开展布局,大力开展各类养殖小区,引导农民由庭院养殖向小区规模养殖转变。小区要逐步实现“四通〞、“四有〞、“五统一〞、“六标准〞。“四通〞即水通、电通、路通、 通;“四有〞即有利于科学饲养、有利于动物防疫、有利于环保治理、有利于农民增收;“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建筑模式、统一饲养防疫、统一效劳管理;“六标准〞即养殖环境生态化、畜禽品种优良化、防疫消毒制度化、饲料兽药平安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粪便处理无害化。争取在202223年前建成各类养殖小区20个以上,小区养殖量占全市畜禽饲养总量的比重到达65%以上。
(二)尽快落实“三定〞工作,加强乡站建设。自1996年以来,国务院、农业部、省委、省政府、XX市委相继发文要求对乡站实行定编制、定人员、定经费的“三定〞工作。根据文件要求,每个乡站应核定5—7人的编制,技术人员要占到80%以上,经费要和其它乡级农口站一样由县级财政全额下拨,并给以必要的办公经费。乡站实行条块管理,以条为主。人员和经费由畜牧局统一管理,这样一是可以根据需要调配人员。二是能理顺检疫人员管理体制,解决了乡站没有检疫权的问题,到达国务院及农业部的要求。开展畜牧业,效益靠规模,成败在防疫。市政府及各乡镇政府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机构,稳固队伍,追加经费,健全和完善乡镇动物防疫体系。
(三)培育壮大产业龙头,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在面向市场建基地,扎根基地育龙头的根底上,勇于创新,大胆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可大胆选用投资制、合同制、会员制和代理制等模式,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开展。要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改造力度,引导大型企业联合、重组中小型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经营,改变我市畜牧产业龙头不强的现状。要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为畜牧业开展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大型养殖工程,尤其是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我市;另一方面要抓住国家增加对畜牧业根底设施投资的良好机遇,抓好工程基金的争取运用。要培育建立高等级畜禽专业市场,彻底解决畜禽交易有市无场的问题,带动我市及周边县市的畜禽流通。
(四)实施科技兴牧工程,提高畜禽良种率。要按照积极开展名、特、优品种的思路,采取品种选育、杂交改良、更新换代等措施,实现畜牧生产结构的多元化,建成具有地区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要加大瘦肉型猪、优质肉牛、小尾寒羊、优质家禽等良种畜禽的引进和推广力度。生猪生产要以万东、九牧为技术依托,增加三元杂交猪的比重,提高生猪质量和出栏率,并积极谋划四元杂交;肉鸡生产要与华懋双汇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相结合,有方案地扩大规模;肉牛生产要紧紧依托远东牧业公司,大力实施黄改奶工程,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肉牛屠宰加工厂,延长产业链条。
(五)实施质量平安工程,大力推行畜牧标准化生产。随着“瘦肉精〞、“火碱鸡〞、“药废肉〞等事件的不断曝光,畜禽产品平安问题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开展的关键,实施标准化生产显得日益突出。要增强我市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机构,使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进入千家万户,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二是建立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行从“养殖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三是加强防疫灭病工作,对动物危害较大的重点疫病实行强制免疫。
我们相信,只要以增强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认真落实集约养殖、科技兴牧、质量平安、龙头带动等关键措施,XX县区畜牧业就会实现新的跨越,就能挑起农村经济开展和农民增收的大梁。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