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湖北省
物质文化
遗产
数字化
保护
发展
探究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展探究
黄媛 李刚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湖北省地方文化的特征,其传递出来的特有的筚路蓝缕的荆楚精神,影响着一代代荆楚大地儿女。文本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入手,探讨如何将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数字化保护技术相结合,并借助数字媒体方式将湖北非遗展示与传播,见证湖北现存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从而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与地方文化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媒体设计
引言:信息科技的高速开展,科技、经济、文化一體化的进程在不断地加速,地理位置上的界限愈加模糊,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强势经济向弱势经济的渗透,势必会带来文化间的侵蚀,标准化的文化开展导致文化个性和多样性遭到破坏。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但是作为开展中的国家,即要保护好中国传统文化不受吞噬,又要促进文化创新,使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自主地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于保护我过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片深厚的文化基土上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新和开展先进文化。
一、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 拥有大量弥足珍贵且独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湖北省政府于2023年9 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及时公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于保护的政策,积极申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根据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DIICH〕中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湖北省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共有499项,占据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的3%左右,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3项,占据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9%,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6项,占据全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其口头传统、传统表演类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均有涉及。种类繁多、包罗万象,这些都是荆楚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意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三个保护主体:传承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精神与经济权利的保护。首先,从传承人保护方面而言,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地方或家族的独门生存技艺,因此传承方式局限于家族、师徒传承,且需一对一的口传心授,极大降低了传承效率。环境变化、人口迅速流动,使原本拥有的文化传统面临传承后继乏人和受众减少的双重问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刻不容缓
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而言,传统工艺美术具有“非物质〞的属性,与文化遗产存在差异。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所创造,但是文化遗产所关注的主要是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它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活态性的,更重视人的价值,侧重于这种文化本身的动态的、精神层面的因素。因此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方面,就需要有特殊举措予以保护及鼓励。湖北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丰厚的历史积淀,正是出于文化积淀对于特定历史环境的需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开展环境中存在不可防止的脆弱性。
第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精神与经济权利的保护而言,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附有的历史文化精神,深刻的传递出荆楚先祖们敢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价值观念,将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用于教育,使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信感与认同感。弘扬传统美德。
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展与传播
根据2022年国务院下达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强调,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创造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开展的指导方针。根据保护开展方针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播开展。
〔一〕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传承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实施,采取抢救第一的原那么,首要搜集濒危非遗素材,在无版权问题和争议情况的允许下以录像、录音等方式进行记录,但后续还需要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整理,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化采集阶段,时间一久也就被遗忘在档案库,因此现在最常见的数字化保存方式就是搜集整理后建立数据库,虽然建立起步阶段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撑,但是湖北非遗数据库的建立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让众多奋斗在一线的非遗保护者们随时可以在网络中查找精准的信息,补充数据库中资源的缺乏,最大化程度上保存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数据,也为后续的非遗传播提供了准确的理论支撑。
〔二〕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公益工程展示
公共文化机构〔包含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文化馆、科技馆等〕作为人民身边的文化信息获取单位,是对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展示平台,这些机构长期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文以及影像资料,整理归类并搜藏了不少文化艺术珍品,因此由公共文化机构来诠释和展出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再好不过。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强调的文化空间是兼具时间与空间性的,有些非遗是需要在特定的文化场所内有规律、定期的举办活动仪式,因此地理位置的局限导致公共文化机构展示的出来的效果会大大折扣,甚至只能展示其皮骨而无法让受众感受到湖北非遗的灵魂。将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参观者可以通过虚拟的文化空间身临其境,感受湖北非遗的魅力。公共文化机构运用逼真的数字化非遗展示,能更大程度上让参观者品读出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强化观众与文物之间的沟通交流。此外,除了向群众传播非遗知识外,数字化的展示便于其它学术机构交流与学习,为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踵事增华。
〔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助力湖北文创产业
非遗文化资源, 具备内容、社会、艺术、经济、传承、就业创业和脱贫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复合价值, 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乡村的文化生态环境;具有文化传承、产业开展、创业就业、生态修养等再生性功能特点, 有利于利用差异性带来市场可持续的开展能力和脱贫效益。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湖北非遗大多地处偏僻,鲜为人知。利用数字化的广泛传播,合理开发非遗本身经济价值,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突破载体本身的局限,注入新时代的设计气息,增强与创新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推动当地文化旅游经济开展,使其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市场性的特征。利于提升湖北省文化软实力,实现湖北荆楚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湖北省综合竞争力。
四、结语
从上述来看,对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传承是为首要任务,将其与数字化技术结合,采用数字采集、储存、整理、展示、传播等技术,在尽可能再现、再生的状态下将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开展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另一种载体中得以传播和延续。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设计开展,进而推动传统民间文化及非遗文化的普及,使民間起源的技艺重新获得民间开展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
[2]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6〕.
[3]吕燕茹,张利.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23〔05〕
[4]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文化遗产,2023〔11〕.
[5]刘灿姣,阳利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述评[J].图书馆,2023〔02〕.
[6]黄永林,王伟杰.数字化传承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的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8〕.
基金工程: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展研究——以湖北雕花剪纸为例〔工程编号:19G080〕。
作者简介:黄媛〔198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讲师,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韩国牧园大学美术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的数字保护与传承;李刚〔1983-〕,男,汉族,山东沂水人,博士,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乡土建筑与人居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