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车辆
征管
调查
汇报
新编
车辆税征管调查汇报
一、目前我市车辆税收征管状况
(一)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的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辆税收征收管理,2023年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三个文件,提出了加强机动车辆税收在生产、销售、购置、使用各个征收环节的信息沟通,实现上下各环节协调配合管理的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思路,即采取“以票控税、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的措施。
(二)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在我市的实施情况
2023年初,根据市政府领导安排,市政办副主任带队,由市政办、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地税局一行2023人组成考察组,对外地市车辆税收征管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考察活动,听取了相关单位的经验介绍,收集了相关资料,并与我市实际情况进行了比照分析,我局向市政府提出了对我市车辆税收,统一实行“委托代征、地税管理、部门把关、政府监督〞即“先税后检〞的源泉控管新的征管模式。自2023年8月8日我局在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设立办税效劳窗口以来,税收征管秩序平稳,对整顿运输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标准车辆税收纳税行为,引导运输企业及车主增强纳税意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车辆税收委托车管部门代征,实行“一条龙〞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纳税人理解和适应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减少代征工作阻力,为车主提供优质效劳,我局做了大量细致和有效的工作。一是强化了宣传,先后在报、播送电视报、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作了一个月的宣传,将市政府发布的通告印制5000份送发到各运输单位和车主手中,并在街道显要位置广泛张贴,编印了32022份印刷精美的车辆税收纳税明白卡,在各办税效劳厅和窗口供纳税人索取。同时,在车管所悬挂宣传条幅,设立咨询台,并利用车管所屏幕连续宣传。二是为标准执法,优化效劳,制定了委托代征窗口人员岗位职责、工作纪律、效劳承诺、办税制度和办税流程等。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有个别单位和车主不理解,通过市长热线 、行风热线、信息快报、送阅材料等进行了一些咨询和反映,从税收角度来看大体反映了三个方面情况:一是周边地区未实行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方法,对车辆税收管理偏松;二是周边地区货物运输业税(费)负担偏低;三是我市货物运输车辆外流,影响我市财政收入。
对于上述反映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组织了有关科室和分局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邀请了市直有关部门参加。在调研过程中,我局曾先后走访了XX省XX市、XX县区、XX县区地税局,省XX市、XX市颖XX县区地税局等单位。202223年底,我局对江浙地区的车辆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考察。近日,我局又对XX市地税局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进行了考察。虽然,各地在贯彻落实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方法中,由于各种原因,在贯彻落实的时间上有先有后,在贯彻落实的力度上有强有弱,但总体趋势是,最终必须统一到国家税务总局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方法上来。
2023年以来,先后已有周边的XX市、XX市、XX市地税局和XX市XX县区地税局,对我局的车辆税收管理情况进行了解、考察,学习我市做法。目前,XX市地税局抽调15人,组成车辆税收征收管理办公室,按照我市征管模式对车辆税收进行征管(该车管办202223年共征收车辆税收8000多万元,202223年1-2月份征收220230多万元);XX县区、XX县区地税局也已有车辆税收管理所,专门对车辆税收进行征管;目前没有实行“一条龙〞管理的市也正在积极协商,争取在车辆管理所设立办税窗口,以尽快落实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方法。
(三)实行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方法后,我市货运车辆数变化情况及“影响〞财政收入情况
市场经济下,车辆流动属正常现象,是生产要素配置的具体表达。根据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提供的数字,“一条龙〞管理方法实行初(即2023年初)全市共有货物运输车辆21462台,截至202223底,全市共有货物运输车辆34364台。其中,2023年度新注册、转入4462台,转出(含报废)757台;202223年度新注册、转入5377台,转出(含报废)593台;202223年新注册、转入5456台,转出(含报废)202343台。2023年—202223年累计新注册、转入15295台,转出(含报废)2393台,3年净增12902台,符合我市运输车辆开展的实际状况。
关于“影响〞财政收入情况,据我局向市财政局了解,除我局收取的地税收入外,其他单位和部门收取的“费〞,均不缴入我市各级财政。因此根本不存在负面“影响〞财政收入情况,而是2023年--202223年我局增收11150万元车辆税收,使我市各级财政实实在在增加了11150万元可用财力。
二、我市车辆税费负担情况
车辆税收主要有。车船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车船税全省执行统一标准,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征收,账证健全的实行查账征收,账证不健全的实行核定征收。
(一)货物运输业的征收管理情况
为加强对货物运输业的税收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货物运输业营业税征收管理试行方法、运费发票增值税抵扣管理试行方法、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纳税人认定和年审试行方法和货物运输业发票管理流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三个方法和一个方案〞)。目前,全国各级税务部门,都是按照“三个方法和一个方案〞贯彻执行的,并规定“凡相互推诿,不执行‘三个方法和一个方案’或执行不到位的,一律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责任〞。以2023年为例,我市共征收交通运输业营业税3893万元,其中,按货物运输业实际经营额在开具货物运输业发票时而征收的营业税税款为3278万元,除去客运及出租车局部,按核定方式征收的营业税税款为155万元,仅占5%,而且,按核定方式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开具货物运输业发票时,还可以抵扣按核定方式征收的税款。
(二)我市车辆税收实际负担率
以利辛xx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自有运输车辆26部,计460吨,20xx年度实现营运收入1671万元,平均每月每吨营运收入3000多元,按现行税法计算,每吨每月应纳营业税及附加为99元,而我市货运车辆按30元/每吨、月核定征收(XX市与我市定额一致,XX市、XX市均为50元/每吨、月),税收实际负担率仅为应纳税款的30%,出租车和客车税收实际负担率分别为30%、40%,因此,我市车辆运输业税负不存在偏重问题。
(三)我市车辆税、费负担情况比照
三、目前我市车辆税收征管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一)一些运输业户纳税意识淡薄,征管难度大
由于车辆流动性强,经营场所不固定,一些运输业户纳税意识淡薄,采取各种手段逃避纳税义务。同时,由于税务机关受政策限制,无权上路进行税收稽查,监管乏力,征管难度大。
(二)信息沟通不畅,税源监控不到位,税收仍存在流失
由于目前车辆管理各自为政,对车辆信息资源地税部门无法准确、及时掌握,加之车辆异地挂靠营运现象较为普遍,地税部门受经费、人力等客观条件限制,造成相当一局部营运车辆长期游离于税务机关的监管之外,车辆税源的真实情况无从掌握,税源不清,加强税收征管的各项措施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虽然,我市目前实行“先税后检〞的征管模式,但对那些不参加年检车辆的税收征管,仍无能为力(据市车管所统计,202223年底我市有12316辆载货汽车未参加年检)。
(三)地税部门与代征单位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监督机制,关系税、人情税仍难防止
目前,车辆税收征管主要依靠公安交警部门在车辆年审时把关,由于两家没有实现联网,地税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车管部门车辆年审情况,车管部门也无法及时掌握地税部门的纳税情况,缺乏有效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关系税、人情税很难完全防止。
四、解决目前车辆税收征管矛盾的对策
近年来,由于运输市场竞争加剧,运营本钱、费用加大等,特别是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给运输企业经营带来一定压力,经营出现暂时困难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并非地税部门依法征税,履行职责,加强征管造成的。况且,对亳政(2023)60号通告税负核定标准,我局经政府同意已于2023年初和202223年底作了大幅度下调。为了既有利于社会稳定又维护税法严肃性,为运输企业创造宽松政策环境,支持我市运输业健康持续开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针对车辆税收征收面广、税源零星分散,征管难度大,一些从事车辆运输的业户纳税意识淡薄,我局将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车辆税收的宣传力度,加强与运输单位的联系和面对面沟通,改进宣传方式和方法,争取理解和支持,同时,进一步提高纳税效劳质量,用足用活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广阔车主和运输企业依法应享有的权益,提高纳税人依法主动申报纳税的自觉性。
(二)建议以市政府名义,与周边地市(如XX市、XX市、XX市、XX省XX市、XX市等),建立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周边地市在税、费征缴上的联系与沟通,建立地区间协作机制,平衡地区间的差异。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税、警联网,地税部门及时掌握车管部门车辆年审情况,车管部门也及时掌握地税部门的纳税情况,地税和车管部门每月对车辆年审情况和纳税情况进行一次交叉比对,建立有效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彻底杜绝关系税、人情税;对未及时进行年检的车辆,发挥地税稽查部门作用,严厉查处。
(四)建议尽快制定“关于加快开展我市物流运输业的规划〞,召开全市涉及车辆税、费征收的各单位协调会议,客观评价我市税、费负担状况,适当降低非税收入标准,在物流运输业遇到特殊困难时,由财政采取油价补贴方式或其他方式补助运输单位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