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对县新居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936956

大小:23.31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居 建设 调查 思考
对县新居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xx县在实施xx新居建设过程中,按照“规划为先导、产业为支撑、聚居为重点、农民为主体、机制为动力〞的总要求,实行“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典型引路、多元投入〞的原那么,坚持新村规划到户、产业链接到户、工程带动到户、效劳管理到户,着力提高新村生命力、产业覆盖面、投资放大率和群众满意度,走出了一条群众全程参与建设xx新居、改变贫困面貌的新路子。 一、xx新居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群众做主,新村规划到户 坚持以统筹城乡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规划引领、政策鼓励、典型示范,让农民群众参与新村规划建设的全过程。 集中民智全域规划。围绕农村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把新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与四级城镇体系结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开展结合,编制完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根底建设、产业开展、公共效劳等15个专项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村建不建、怎么建、建成什么标准,群众自己说了算,通过自上而下组织群众充分讨论、自下而上层层把关科学决策,把政府意志、专家意见、群众意愿有机统一,实现党和政府的意志与群众意愿的良性互动。在村落规划中,突出民居布局与设计,制作xx新居户型图集供农户自主选择,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质量技术标准建设,力求相对统一、造型各异,彰显川xx民居特色。 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坚持宜聚那么聚、宜散那么散、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原那么,突出山水生态、田园风光、文化意境,采取三种模式建设xx新居,打造各具特色的村落形态和新居风貌。一是新建,结合农村土坯房改造,按照拆旧建新的原那么建设聚居点,促进农民适度聚居;二是改造提升,对新村规划区内的农房,通过风貌改造提升品位,与xx新居协调融合;三是保护性维修,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在保存原有结构和建筑风格的根底上,融合现代元素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对xx乡草坝村xx灵大院进行保护性维修,充分展示xx人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点面结合成片推进。按照“头三年抓点示范、中间三年连线扩面、后两年覆盖全县〞的思路,突出整镇整村成片推进,在群众有意愿、开展有根底、聚居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启动新村示范片建设,实现建一片、成一片、开展繁荣一片。2023年以来,率先启动以xx镇、xx镇为核心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建成xx、xx、xx等20个示范新村、293个聚居点,新建和改造xx新居2.22万户。 (二)坚持群众受益,产业链接到户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坚持产业围绕新村布局,大力开展畜禽、蔬菜、茶果、林木等特色产业,推行龙头带动、专合组织、农民参与、部门效劳“四方联盟〞机制,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民“装满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龙头带动做大产业助农增收。坚持“龙头企业+园区(基地)+农户〞,引进龙头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园区。龙头企业通过品种推广、科技示范、效益带动和市场效劳等方式组织农民进入产业链,企业把生产环节的利润让给农户,重点在销售和加工环节赚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返租经营、入股分红参与经营管理,通过自建或返租圈舍(大棚)等方式开展小菜园、小鸡场、小猪场等“三小经济〞。引进xx同利建设xx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开展有机蔬菜5万亩;引进广东温氏建设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已带动开展合作养殖户370户,农民户均年收入可达2023万元以上。 专合组织壮大规模带农入市。大力培育农民专合组织等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专合组织一头联系农户、一头连接市场的优势,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效劳,通过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销链条带着农民进入市场,切实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xx镇阳升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农户种植商品蔬菜4700亩,每户平均可增收3800元。 部门指导全程参与为农效劳。县级部门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效劳,加强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开通xx县农商网,与重庆网商产业园农特产品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开发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xx豆瓣〞、“xx土鸡〞、“杨氏风干鱼〞等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坚持群众主体,工程带动到户 坚持政策鼓励、工程带动,统筹整合政府、市场、社会资源,带动农户自主投入,多渠道筹集新村建设资金,充分发挥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整合工程资源带动投入。坚持新村建设到哪里、工程就配套到哪里,按照管理主体、管理渠道、资金用途、使用方案、审批程序“五不变〞的原那么,以新村规划整合工程投入根底和公共设施建设,最大限度提高工程资金的倍增效应。去年以来,整合财政工程资金5.23亿元投入xx——xx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带动业主投入3.28亿元,农民自主投入5.88亿元。 聚集市场资源撬动投入。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争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程,成立农业、林业、畜牧、水务等8个部门投融资平台和xx、xx等4个乡镇投融资平台,建立县乡村三级产权交易中心,把地盘活、把林盘活、把钱盘活,以资源变资本投入新村建设。全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融资1.2亿元。 统筹民力资源自主投入。坚持公益性设施以财政投入为主、经营性效劳工程以受益业主投入为主、产业开展以企业带动农户投入为主、入户建设以农民投入为主,到户工程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广泛发动本地在外企业家、致富能人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开展,xx镇在外务工人员贺春雷回乡租赁林地2022多亩创办土鸡养殖场,年出栏土鸡30万只,带动开展林下土鸡养殖户300户,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四)坚持群众满意,效劳管理到户 坚持新村建设与公共效劳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效劳管理方式同步转变。 突出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新村建设的过程作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效劳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推行“三自三议三互动〞新村建设机制,坚持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管的原那么,严格“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全体村民决议的程序,实现政府与农户互动、企业与农户互动、农户与农户互动。新村建设实行“竞争立项、滚动调项〞,工程建不建、pk说了算,让群众真正成为新村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创新机制加强社区管理。坚持把中心村和聚居点作为新型社区来管理,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效劳组织+经济组织的“四位一体〞管理格局,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任务到网格、责任到网格、人员到网格;建立“一长四员〞(院户长、卫生保洁员、绿化管理员、水电管理员、平安管理员)管理机制,在xx民意、xxxx、xxxx等中心村群众自发组织成立联村物业管理公司,实现农村社区管理常态化。 群众共享健全效劳体系。推动机构、人员和职能下移,按照“1+6〞模式建好村级组织、便民效劳、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合调解、农家购物等公共效劳中心,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社区一样的便捷效劳。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文明素质教育,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文明新风“进社区、进院坝、进家庭〞,建设文明和谐的幸福新村。 二、建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规划编制滞后 全县85个中心村已完成规划56个,还有29个未编制;聚居点规划已完成280个,228个正在编制之中,3264个未编制。由于中心村和聚居点规划编制专业性较强,乡镇建管站因缺乏专业人才,既无法编制规划,也无法具体实施。个别中心村和聚居点由乡镇聘请规划设计院或建管站人员编制,规划标准不统一,影响新居建设进程。再者,个别地方农户在未领到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开始建设,秩序比较混乱。 (二)农民主体作用不强 局部群众对新居建设的目的意义认识缺乏,存在等、靠、要思想,不主动参与建设,认为是政府和干部要他建房,一切该政府埋单,将责任推给政府,出现“他要建房〞却是“要他建房〞的本末倒置现象,成心拖延缴纳建房资金,影响建设进度,留下诸多“后遗症〞。 (三)土地调整难度较大 土地调整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由于土地耕种的远近、土地耕作层的肥瘦及农田配套设施的好坏、抗旱防涝、跨村社协调、规划区外到规划区内“一户两房〞现象、外来农户占规划区内农户之地、公建工程占地较多等诸多因素,导致新居建设土地调整难度大。 (四)产业开展支撑乏力 目前虽引进了一些企业,但这些企业落户不久,产业开展才起步,还未形成优势和特色。本地传统产业业主少,加之业主资金投入受限,制约产业开展。如xxxx生态农业公司,急需建育苗大棚1个,需资金投入近20230万元,业主无力投入,制约产业后续开展。 (五)后续管理较为薄弱 已建的集中居住区村民自治机制尚未健全,公益设施无专人管理,重建轻管现象已露端倪。新居社区管理和效劳需要不断完善村民公约,促进管理方式向“村民自主〞转变。 三、建议 (一)全域规划,点面结合 ——坚持统筹城乡的理念,把新居工程放在扶贫攻坚的大格局中谋划,放在四级城镇体系的大框架中布局,以全域视野深度编制具有针对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的高标准规划。 ——坚持政府意志与群众意愿良性互动,专家意见与群众意愿有机统一,注重与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深度融合,与产业开展规划、根底设施规划、公共效劳配套规划有机衔接,充分考虑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使规划更具人性化和科学化。 ——注重新居建设外部造型与内部功能、局部设计与整体打造的协调统一,宜大那么大、宜小那么小,造型设计要因地制宜,依山就山,依水就水,防止千居一色,建成一批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村落新居。 ——按照“以点示范、以点成线、以线扩面〞的思路,点式突破,扩大覆盖面,成片推进新居建设。 (二)因地制宜,培育产业 1.依托外来企业引领产业开展。以温氏、大行、翼展等外来企业为依托,规模开展生猪、肉鸡、药材、蔬菜等主导产业,构建特色产业带和现代农业示范片。 2.鼓励返乡创业带动产业开展。鼓励在外务工的技术能手、养殖专家或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商人等回乡开展创业,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效劳、示范带动,形成产业化开展格局。 3.着力搞好主导产业配套效劳。围绕主导产业,搞好市场信息、物流运输、产品包装加工等配套效劳工作,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开展壮大。 4.大力开展乡村旅游。聘请专家包装以垂钓、赏花、摘果等为主题的乡村一日游、二日游旅游产品,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增强农村开展能力。 (三)健全机制,强化管理 1.推行村民自治社区管理模式。建立社区群众代表议事协商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促进管理方式由“代民作主〞向“村民自主〞转变,实现社区事务“民议、民决、民评、民管〞,使农民真正成为村级公共效劳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 2.抓好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开办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学习班等形式,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引领群众与城市文明和现代生活接轨。 3.开展文明创立活动促风气转变。开展争创和谐家庭、和谐村镇和把文明新风吹进家、文明知识送到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立活动,提高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促进风气转变,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化管理。 (四)多措并举,监管资金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序推进xx新居建设。主动向省级财政争取新增财力、棚户区改造资金等,支持xx新居建设;持续加大对乡、村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支持xx新居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2.综合运用各方面政策,有序拓宽筹资渠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