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小学美育困境与对策.docx
下载文档

ID:1931459

大小:23.20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小学 美育 困境 对策
中小学美育困境与对策   中小学美育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美育是中小学全面开展教育的根本组成局部,审美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形式。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面临以下两种困境:中小学美育在教学管理、课程地位、教学师资等方面呈现边缘化倾向,在教学功能方面呈现功利化倾向。消除中小学美育的困境,需要大力完善美育法规建设和美育管理,提升美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美育文化,加强美育队伍建设和美育研究。   【关 键 词】中小学;美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4-0115-03   一、美育与审美教育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有方案地运用审美媒介,引发受教育者产生一定审美效应,以培养和塑造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的系统活动。[1]中小学美育是中小学全面开展教育的根本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组成局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指出:未来十年间,我国教育的战略主题是“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小学美育的具体目标应当包括两大系统:主要目标和同时目标。中小学美育的主要目标是指中小学生通过美育活动在审美素质方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主要包括塑造审美意识、开展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表现和促进审美创造。中小学美育的同时目标是指美育要促进中小学生其他素质的全面和谐开展,具体表现为德、智、体等方面的开展。[2]因此,中小学美育首先是一种美育活动,能够引发教育对象的审美感知,激发教育对象的审美体验,培养教育对象的审美情感,提高教育对象的审美素质,实现美育活动的审美功能。其次,中小学美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能够通过审美情感、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开展教育对象的智力智能,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品质,净化教育对象的心灵,促进教育对象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开展,促进中小学生智育、德育、体育和劳育等方面的全面开展,实现美育活动的教育功能。   二、当前中小学美育的困境   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存在以下两类异化现象,这些异化现象的存在导致中小学的美育面临以下困境:   (一)美育地位的边缘化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美育中,存在着应试教育对美育的挤压问题。这种挤压表现在教学管理、课程地位、教育实践、教学师资、教学设施、学生观念等各个方面。   从教学管理的层面看:很多中小学为了提高学校的中考、高考升学率,非常重视智育课、考试课的教学,美育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育教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并没有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常常厚此薄彼,使德、智、体、美、劳等各育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从课程所处的地位看,在许多学校,相对于其它课程,美育课程甚至成为课程表中的“摆设〞,在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中美育课程常常处于附属地位,成为所谓的“副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不能相提并论,常常处于陪衬地位。   从教育实践来看,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的美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很多中小学对美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以艺术为媒介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的教学更为轻视。这些课程常常是开而不上,或受到其它考试课程的随意挤占。   从教学师资来看,相对于其它课程所拥有的师资,美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滞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美育课程教学多由其它课程教师兼任。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常常不受重视,在岗位级别、教师聘任、职称评审等人事管理的各个环节,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处于不利地位。   从教学设施来看,美育课程的教学资源严重短缺。除了囿于政府教育财政投入能力有限这一客观原因外,对于美育的观念偏差也是导致美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首要主观原因。即使学校具有专门的琴房、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专业美育设施,但是一方面由于美育课程教学常常受到其它课程教学的挤压,美育课程的教学学时并不能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美育课程的教学设施相对较为昂贵,一旦损坏,难以获得及时补充,学校常常有意限制这些设备的利用,结果导致有限的美育设施并不能得到充分运用,甚至处于闲置状态,仅仅是作为宣传性的摆设。   从学生层面看,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中小学生迫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竞争压力,被迫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平时学什么。由于美育课程教学很少被列入考试科目,在“得分才是硬道理〞的异化气氛中,本应与智育、德育等各类教育受到同等重视的美育,虽然属于素质教育的根本组成局部,但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中小学美育课程教学在教学管理、课程地位、教育实践、教学师资、教学设施、学生观念等各个方面作用的共同结果,集中表现为对美育课程教学的观念轻视、行为偏差以及人才选拔、考核机制的误导,致使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边缘化倾向。[3]   (二)美育功能的功利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关注经济价值的市场逐利主义加剧了教育领域各类教育主体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已经使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追求由隐性变成显性,严重阻碍了中小学全面开展教育的实施。[4]目前,在中小学美育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中小学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   中小学现在开设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类美育课程,都具有审美教育和非审美教育两种功能。然而,现实状况却是许多学校的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学常常仅仅片面强调这些课程的非审美功能,即过于重视这些课程对于学生艺术领域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功能,但却无视了这些艺术类美育课程的审美功能,即无视了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观念、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功能。   中小学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学存在的这种功利性,常常使艺术类美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受制于艺术知识与艺术技能的传授,却更多无视了美育课程教学对象的普遍性和教学内容的人文性,结果导致过高的技术要求扼杀了大多学生对于艺术类美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动机也充满了功利性。这种过于注重理性与知识却无视人内心情感的引导与滋养的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学,无疑是我们教育理性的缺失,必然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5]  三、中小学美育面临困境的解决对策   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所面临的困境,需要切实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根源上逐渐消除造成中小学美育困境的诸多因素,优化中小学美育的环境,充分发挥美育在中小学生全面开展中的积极作用,真正彰显美育在培养中小学生完美人性中的作用。[6]   (一)大力完善美育法规建设和美育管理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然要受到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的制约。认识上的不重视与政策原因是紧密相关的。建国以来,美育在我国教育方针中的存在及其理论表述,走过了一条“无核心地位——隐形表述——明确地说明——明确表述〞的从无到有的曲折之路。[7]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法体系中,关于美育的法律规定,仅见于202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开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该规定虽然为美育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规定既没有上位法的依据,也没有下位法的支撑。[8]   针对美育的困境,应该加快制定和完善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以有效标准美育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有地位,明确规定中小学美育的具体目标和美育素质的根本标准,使美育方案和教育目的的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非可以随意调整,充满弹性,可有可无。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应该采取措施消除中小学学校管理中轻视美育的现象,建设以美育人的和谐管理机制,构建表达德、智、体、美、劳五育协调开展的教育评价指标系统,完善美育教学质量的考评机制与鼓励机制,科学引导中小学美育活动的开展,切实贯彻美育的教育方针,落实美育的教育法规。   (二)大力提升美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美育文化   构建以美育人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开展。按照美育的要求开设美育课程,开展美育活动,实施审美教育。严格按照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规定实施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确保中小学艺术类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中小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开掘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美育因素,揭示不同学科的美育价值,彰显每门学科的美育功能。通过团、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让学生亲身感知和体验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美育作用,充分挖掘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中的美育素材,形成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美育的专题和系统的美育资源,构建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课程资源库。   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学校定位,切实采取措施,挖掘自身优势,从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着手,坚持用“以美启智、以美修德、以美育人〞的理念构建中小学校园的美育文化。通过绿化、净化、亮化学校校园,创造美的物化环境。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创设和谐愉悦、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给学生提供令人身心愉悦的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积累美的感性认识,陶治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对美的审视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操,不断涤荡学生的人性。   (三)加强美育队伍建设和美育研究   美育队伍主要由两局部组成:一局部是从事美育实践的教师,另一局部是从事美育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加强美育队伍建设,应该使这两局部研究力量实现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关键是加强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9]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中小学艺术类美育课程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艺术类美育课程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结合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对在职艺术类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分期、分批、分层培训,提高在职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师的综合素养。第三,从学校美育的层面,提升中小学美育师资队伍的教学研究能力,加强中小学美育师资队伍的教育行动研究,改良中小学教师美育的方式、方法,开掘美育对于其它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促进美育与其它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   美育的健康开展需要美育理论的支撑,加强美育根底理论研究,探讨美育开展的根本规律是美育健康开展的理论根底。面对当前美育理论与实践的疏离状况,应将美育研究的学术成果与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达成“以美育人〞的理想。[10]为此,要大力推进美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建立不同层级的美育研究基地,系统开展与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相关的课题研究,这些能够为美育根底理论的不断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增强美育的个性化。美是具体的,每个个体的经历、性格、能力不同,其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情操自然不同。美育要考虑到不同个体在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上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开展,让学生能够从美育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和快乐,使其精神受到激发,性情得到陶冶,获得美的享受,不断深化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梅宝树.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1.   [2]冉祥华.大学美育课程的设计与操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9):177-179.   [3]王放.关于美育的边缘化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 2022(4):181-183.   [4]周期.美育的问题、归因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3(6):101-104.   [5]罗筠筠.蔡元培:说美育到死方休的教育家[J].现代哲学,2022(2):107-113.   [6]黄守斌,周帆.美育:人性的复归之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5):84-87.   [7]张笑梅.当代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