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培养
小学生
语文
学习
习惯
研究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
韩梅
〔摘 要〕在根底教育阶段,语文作为根底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善于倾听、交流的习惯,多读的习惯,背诵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什么是习惯?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某些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它是一种比拟稳固的动力定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比拟稳定的已成为自身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
1.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开展。
2.开展学生语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习惯养成越多能力就越强。学困生和優秀生的差异,往往不在于智力,而在于学习习惯。注重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才能真正开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终身学习
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学校教育不再是教育的终点,它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局部。小学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的根底和前提,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又是能力形成的标志,更是把学生引向自立、自强、自我完善的人生之路的桥梁。
二、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学习习惯
1.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儿童由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它能够开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记字的方法,如自编儿歌,开展拆字、合字游戏,利用偏旁想字义等,让学生轻松识字,从中感受中华文字的魅力所在。写字教学首先要从标准学生的坐姿、写姿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中,可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例如,每天开展快乐十分钟的午写活动,不求速度,只求质量;经常性地开展与写字有关的活动课,讲一讲古代名家练字的故事,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班级进行写字比赛,评选写字小状元。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展现自我,体会到写字带来的兴趣,感受中华文字的独特艺术美。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小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在阅读中很容易遇到生字、难字、成语典故,这时可以向教师请教,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最好的方法就是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好习惯。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教师,在阅读和写作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随时求教于字、词典,随时解疑,这样也可以防止同音字和错别字的乱用情况。
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首先要学会熟练地使用字典,即,把贯穿于我们的教学当中。如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不同的方法找到要学的生字,记住字音,组词语,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看谁又快又准,以此调动学生主动的兴趣。其次,还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要主动,帮助学生理解阅读课文的内容。再次,可以让字典走进生活,每天固定出示生活中经常用的词语,如牌匾、量贩等,让学生通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
3.善于倾听、交流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倾听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具备倾听能力,才能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但这些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长时间、多途径培养。交流的习惯要从刚入学的儿童抓起,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根底上,标准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倾听、交流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倾听、如何去交流。倾听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尊重,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交流是人与人信息互换的过程,是交往的一种手段、一种艺术。课堂上可以采取鼓励的方式对善于倾听、敢于表达的孩子给予鼓励,带动其他孩子产生倾听、交流的欲望。其次,教师要以身作那么,改变教学中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说的时间,以平等的身份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时机,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学着教师的样子认真倾听他人的谈话。再次,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如倾听时要一边听一边思考;当别人发言时我们要认真倾听,做到有耐心、不插嘴;当别人有好的意见时,要乐于接受并边听边修正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倾听、交流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4.多读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我们要带着学生多读语文书中含蓄隽永的词句、诗歌、意境优美的散文、情节生动的小说,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动情地读、反复地读,使学生在读中亲近文本、走进作家,感悟文学的真谛,接受情感的洗礼,真正体会到多读的益处。
“亲其师,信其道〞,典范示范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教师每节课都要以精彩的朗读去打动学生,唤起学生心中读书的欲望。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强化,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诵读、品读、爱读的习惯。
5.背诵的习惯
少儿时代是学生学习语言、开展记忆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阶段要利用学生的记忆优势,引导学生通过背诵集中注意力、感知文字的内涵。学会精读博览,积累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并熟读成诵。
课堂上,教师要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背诵的技巧。如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根据文章的结构来记忆,利用文中重点词语、图文结合进行背诵等,以此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还可以通过一些演讲、朗诵、讲故事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教师要把握好背诵课文的尺度,鼓励学生多积累,利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预习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根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首先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原那么,教会学生怎样去预习。如可以引导低年级学生提前读文,认会生字,有效利用预习单;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查找与文章相关的资料,设置疑问,写出收获、感想等。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短时间是不能奏效的,需要一个坚持的过程,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去探索和尝试。
7.课外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开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局部。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稳固课内学过的字词和读写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要不断推選、推荐各种适合学生的阅读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还要规定课外阅读时间,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引导学生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
8.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读书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发现疑难之处,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学符号在书上圈、点、勾、画、批、注,这一过程就是找出难点、扫清障碍的过程,就是深入思考、反复品味的过程,就是初步领会、有所发现的过程。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功能的发挥,学生语言标准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枚.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J〕.前沿论坛,2023,〔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3〕钱加清.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现代语文,2023,〔03〕.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