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成果
导向
视域
高职
英语课程
实施
路径
袁夕娣
收稿日期:2022417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0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外语 课程思政 全方位育人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JA0828)。作者简介:袁夕娣(1982),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用学。“成果导向”视域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袁夕娣(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8)摘要 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是否能够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得”,取决于其课堂设计、实施全过程及评价机制。本文拟以“成果导向”理念为指导,基于高职英语课堂一个教学单元的课例,探求在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的背景下,高职英语如何做到赋权增效,助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尝试提出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关键词 课程思政;成果导向;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711X(2023)02006904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0202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引言2021 年 4 月 13 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为社会各方面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必修或者限选的一门课程,除了承担着语言技能提升的教学任务,还担负着外语课程特有的使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塑造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各学科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为切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重点和难点是在尊重课程本身的规律的基础上挖掘和融合思政元素。在教学目标设置中,除设立显性目标外,还需将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教学目标自然地融入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全过程。大学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具有先天的优势。比如中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对比、社会制度对比、节日文化对比等等。教师需正确理解和梳理教材内容、选择辅助材料和练习活动,通过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对世间万物形成自己的理解力、鉴赏力和包容力,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学生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的隐性目标。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高职扩招,造成生源类型复杂、文化基础相差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感和信念感不强,认为大学英语就是高中英语的一个延续或重复,与其专业课相比作用不大。一线的英语教师虽然也知道英语课堂要改革,但基于教学对象的现实情况和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往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是还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上,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追求英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教学内容及方式与外部环境变化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脱节。美国学者 Spady 在 1981 年率先提出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其内涵是以预期学习成果为驱动进行反向教学设计。成果类型就包括知识成果(Knowledge outcome)、能力成果(Capacity outcome)和价值观成果(Value outcome)。许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只浮于表面,对其如何“落地”,如何在自己的课堂实施存在很多疑惑,不是融入地生硬,就是“两张皮”。对于如何评价课程思政的效能,更是缺乏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印证。认为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很隐性,很难去量化评价,所以干脆省略了这个评价过程。在当今“全人教育”的背景下,更要把“显性”和“隐性”育人相结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而且还要关注他们的心智、情感、精神世界的发展。如果没有评价措施,很容易就流于表面、不落在实处。如何把育人的任务无痕迹地融入教、学和评的每一个环节?想要助力学生完成“学习成果”应该进行怎样的反拨教学设计?因为知识结构和所处年龄阶段,高职学生对自我和社会认知相对不全面,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泛娱乐化、热点化,缺乏对一些问题的深度思考、全面分析和阐述的能力。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崇尚物质享受,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不良的物化攀比,精神世界相对贫瘠。主要是因为社会上各种渠道过度导向性的宣传,对于“三观”尚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太具诱导性。与此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和传承又缺乏适当的推介。这样的客观情况使得课程思政的实施更具现实意义,通过具体主题内容的渗透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并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被提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意义的高度,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社会基础建设、交通运输、服务行业都需要大量能够走出去,传递“中国声音”的人才,这对高职在校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要能够具备用英语阐释中国古代和当代职业技术的知识和理念,比如工匠精神(craftsman spirits)、科学生态发展观(scientific ecological development concept)、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等。而现实是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今发展道路、中国应对国内外问题时提出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都缺乏认知、理解和用外语表述的能力。以上问题的存在正是外语“课程思政”可以尝试去弥补的教育缺失的部分,英语课堂上可以融合的一些课程思政元素,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很有帮助和现实意义。二、实施过程和路径本文拟用对比研究法对于同一个教学单元在两个 202096第 36 卷第 2 期总第 336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Vol36No2(GenNo336)2023 年 1 月(下)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Jan(last half)2023级国贸专业平行班级进行传统教学(A 班)和“课程思政”改革教学(B 班)。对比它们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及评价等方面的变化,结合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反馈,尝试提出一个适合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一个路径。(一)教学目标“需求”导向所谓“教书育人”,即教师承担着传授书本上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承担着“育人”目标,即在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上面引领学生。教学目标应该是多维度、分层次的。第一层有国家、社会对一个公民的要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层有专业、职业对于一个从业者的要求即职业素养和行业标准。第三层有课程的核心素养要求。2021 年 4 月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年版 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教学目标还有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这些目标的设置一定是服务学生未来毕业职业和人生发展需求的。显性目标可量化可测评,教师在每个教学单元开始之前可以以教学任务清单的模式告知学生,便于学生有目的和方向性的学习。而隐性目标往往就体现为育人目标,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师无需刻意告诉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具体单元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在学习结束后反思和体会除了清单学习目标之外,他们还有什么“内化于心”的收获。笔者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同一个单元的对比实验教学。A 班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即正向的由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主要为显性目标即语言和技能目标,拿 新职业英语 1 Unit 4Product 这个单元来说就是(1)能够掌握和使用与产品介绍有关的英文表述。(2)熟悉 A 课文关于星巴克品牌理念和文化传承的介绍。(3)能够根据本单元所学,选取一款产品模拟介绍。B 班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教学,选取的是同一个教学单元。课程设计的思路是基于“成果导向”的反向设计,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对整个单元内容总览的前提下预设出学完这个单元之后,学生应达成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形成一个成果包(outcome package),即单元语言知识型成果,口语技能成果、总结输出型的汇报反思类成果,从而教师要进行反向的教学环节设计。对于实验的教学单元,除了 A 班的显性目标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文化互鉴能力,在进行产品介绍和销售时,不能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夸大其词,要对消费者负责。在认同和欣赏外国文化的同时要坚定对于中国制造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这些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教师任务设置并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的。A 课文介绍了星巴克的起源、发展、在不同时期企业文化的核心和演变,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能了解到星巴克不只是在贩卖产品,也在输送着自己品牌的价值观。(It has sincebecome our vision:a place for conversation and a sense of com-munity,a third place between work and home)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价值观的认可会带来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产品的信赖和消费。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补充材料和让学生小组调查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茶饮品及所代表的中国茶文化。coffee 和 tea 是中西方文化在饮品方面两个典型的代表,它们各有自己的文化属性,不是排他的关系,是可以共生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 cultural tolerance 和 cultural confidence。好的教育要符合社会、家长、学生的期待,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预见性的贡献。(二)课堂重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1教与学的重构“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的都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有没有必要延续从单词到词组、句子、篇章,语法这样的英语学习范式?笔者认为在信息网络时代,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某种程度上的“不为”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所“作为”。教师可以课前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明确哪些是知识性的自学内容,哪些是要进一步解释需要思辨的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学习,只要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够强,教师作为外因唤起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感,大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学获得一些知识性的内容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可取代的部分,应该是对于重难点知识的进一步强调、合理有效地设置任务检测、创设情境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更进一步地说对于单元主题学生能否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内容的输出。A 班的教学遵循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测试语言点,学生被动地学、无选择性地学,课堂互动少,教师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标,学生“获得感”不强,情感体验较差。B 班进行了课堂的翻转,让学生直接通过信息网络教学平台按任务清单进行课前学,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所学情况,有的放矢。教师既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来达到重复和检测重点内容的目的,也可以让一些学生提问其余学生答的形式来丰富课堂活动。学生的参与感强了,在课堂上很“忙碌”,自然就会有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除了掌握和 A 班一样的教学模块 Introduction of a product,通过一些补充网络文字材料的阅读、音视频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感知现在一些网络销售或者直播平台为了追求销量,在进行产品介绍时没有注重诚信,过分夸大产品的性能,甚至是凭空捏造一些内容介绍,这是一种职业素养的缺失。学生进而得出结论任何一个商品要想真正深入人心必须有过硬的品质和优良的企业文化传承。这个部分也可以融入到产品介绍里面。这个观点的形成和单元 A 课文想要传达的主旨恰好吻合。进而往深处挖掘我们不但是要卖出产品,更要输出产品所体现的当代中国技术和历史以来中国制造业的精神和理念,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同等重要。课程思政教学要积极适应学生学习习惯和方式的转变,比如学生对于图片、音视频信息的接受度是要高于文字的。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创新教学环节,把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变为学生参与、教师督导的课堂,组织更多学生调查、汇报、分享、讨论、展示等活动。在进行课堂思政改革的同时,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步得到了提升,这些素养对于大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