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媒体
环境
人文
社会科学
学术
文献
质量
评价
自媒体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的质量评价
摘 要 为弥补在传统学术交流领域中仅仅通过文章引用和期刊影响因子进行学术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和时滞性,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以引文指标衡量学术影响力和以altmetrics指数衡量网络影响力的加权模糊运算模型,认为该评价模型适用于对自媒体环境下的人文社科学术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而能够从多个维度全面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的真实状况和水准。 关键词 自媒体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 学术质量评价 altmetrics指数 分类号 G250.73 Academic Quality Evalu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under “We Media〞 Environment Xue Yan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quality evalu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s the limitation that it is purely based on article references and journal impact factors, which are often time-lag.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such limit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constructs a weighted fuzzy operation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citation index for academic influence and altmetrics index for network influence to make academic quality evalu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under “we media〞 environment. This model is considered from a number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to reflect the real situation of academic quali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Keywords We media. Academic evalu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quality evaluation. Altmetrics index. 0 引言 自媒体的出现,使得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完全受制于学术出版机构,在学术评价方面也不再完全取决于同行评议,而获得了更多的空间与自由度。 传统的媒介环境中,学术交流和学术出版的流程围绕“作者—编辑—评审者〞这一过程运行,这一学术生产流程根本保障了学术研究内容的公信力和平安性。而在自媒体环境下,作者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较为自由地发布自己的研究、认识,以及对他人研究的理解和评价。从论坛、社区到博客,再到微博,在媒体越来越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同时,研究者发表看法的空间自由度和评论宽松度也在相应扩大。 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他们利用自媒体更为频繁,也更普遍。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获取信息、发布成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已经从Web网站和BBS开展到包括博客、微博、贴吧、百科、社交网站和邮件列表效劳器等多种类型的网站;在这一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的网络信息资源日渐增多,例如:越来越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习惯于随时将学术思想、信息发布在博客、微博或个人网站上,接受群众的评价,收获追捧、批评或激发讨论。目前国内知名度最高的自媒体“罗辑思维〞就是资深媒体人罗振宇[1]打造的一个发表自己认识社会和学术研究的自媒体平台,在该平台上他以貌似轻松的风格来探讨具有严肃性的学术和社会话题,在优酷上收获了累计超过1.9亿次的点击,其微信公众账号以及微博上,也积聚了大量的粉丝。 不可否认,网络已经成为同行评议之外最有力,同时也是最为广泛的评价力量,正如“自媒体〞这个概念的定义所指出的那样,普通群众借助数字科技手段,可以像媒体一样生产、传播并评价内容[2]。由此,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术评价的领域——altmetrics①,即所谓的“替代计量学〞或“社媒影响计量学〞。维基百科中对于altmetrics这一词条做了如下定义:作为广泛采用的期刊影响因子和个人引用指标如H指数的替代。通过追踪类似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络和新闻网站提到和分享某篇论文的次数以及被评论的次数等,然后根据网站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处理,即可得到对于某一研究成果的测度[3]。简言之,altmetrics的提出就是针对在学术引文之外的社会媒体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价,以此作为传统指标“引文〞的补充。 通过网络数据共享,altmetrics指数能够被迅速收集,可以让研究者近乎实时地看到某一论文、专著、报告、网页、演讲,简而言之“作品〞被人们关注,包括引用、浏览、下载、被提及的次数和程度,以及哪些人对哪一类研究有兴趣。因此,这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传统学术交流领域中仅仅通过文章引用和期刊影响因子进行学术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和时滞性。 1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类型 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影响最大的单一指标仍然是影响因子[4]和H指数[5]。影响因子虽然一直备受质疑,但它仍然是学术评价特别是学术期刊评价中最为常用的指标。被引频次是学术评价中最为人所看重的客观指标,但被引频次在用于实际评价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例外情况。例如:如果某人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被引次数很高的论文,即使其他论文被引次数低,他的总体成就也会因此被夸大;修正的做法是总被引用次数除以总论文数,得到平均被引次数。但是这种做法对论文少的人有利,而对论文多的人不利。H指数克服了这两个方面的弊端,能够对一个科研工作者学术能力作出的综合评价。但H指数自提出伊始,就被认为存在局限性,不适用于年轻的研究者。后续的文献计量学家们对H指数作了种种修正,如Leo Egghe提出了G指数[6]:将发表论文按被引次数降序排列,当被引次数累计量大于或等于排序位次平方的最大排序时,该位次即是G指数。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尽管有种种缺乏,H指数也仍然是学术评价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