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我国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市场营销0901班 0906050111 孙欢乐
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开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农业的开展, 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 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开展, 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原因等的分析,提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解决对策
第一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 50%、煤矿采掘业的 80%、纺织服装业的 60%和城市一般效劳业 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充裕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开展的重要奉献因素之一。
1.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呈上升趋势
跨区域流动的省内县外与省外就业比重与数量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1999年已到达 3612 万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 35.7%,比 1997 年上升 4.5 个百分点,尤其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1999 年,省外〔包括国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21.03%,数量为 2125 万,比 1998 年增加了 309 万。
2.工业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第一选择
我国农业就业人员比例由 1990 年的 72.2%下降为 2023 年64.38%.同期,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别由 15.2%和 12.6%上升为 16.81%和 18.81%.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工业是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选择〔见表 2〕,其次是建筑业和效劳业。同时,因农村劳动转移的影响,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 3.37 和 6.21 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跨省劳动力流动显著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开展。
农村劳动力能较多地在工业部门就业显然与中国农村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比拟齐全有关。在其他开展中国家,农村工业的主体是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和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就我国情况而言,农村工业已全面介入各工业部门,其行业分布与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同构性〞
3.非农收入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收入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由 70.5%下降到 45.1%,年平均下降 1.3 个百分点。在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非农收入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的比重却不断上升。2023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366 元,比 1996 年增加 430 元,其中,来自于非农产业的纯收入由 621 元增加到 1066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 32%上升到45%.换言之,目前非农产业收入差不多已占到农民纯收入的一半左右。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获得的劳务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23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劳务收入人均 240 元,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 14.85%.2023 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 375.7 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 15.9%.2023 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 438.2 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 17%.其中四川、重庆、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市农民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0%以上。
4.转移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存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上下而不同。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那么短。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 1-5 个月比率为 3.4%,而在本乡从事非农行业 1-5 月的比率为 18.3%.
第二章: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规模庞大,转移压力大。
1952年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有18243万人,到2023年其数目增长至49085.5万人,增长了2.69 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 1000 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到2023年,我国的农民总数到达了8亿之多。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开展经验,即使保持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到达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到达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那么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2.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和不彻底性
我国现阶段绝大局部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属于“兼业型〞转移,有的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形成所谓“钟摆式〞的转移;有的虽常年在外务工,但身份仍然是“农民〞,成为城市群体,不能转为“市民〞,形成春节后离家,春节前回家的“留鸟型〞转移。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以“兼业型〞为主,所以他们始终是劳动力转移中的“游击队〞,无法成为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正规军〞。同时,这种兼业型转移也给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造成了障碍,给户籍管理和社会劳动力的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也加剧了交通运输的进展状况,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转移本钱。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亟需改善
近些年,尽管各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农民就业环境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够宽松。局部大中城市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出台了带有明显地方保护色彩的用过制度,通过户籍的差异排斥和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只能限制在一些苦、累、脏、险、差的工作。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常会遇到同工不同酬,合法权益没有保障,甚至不予签订劳动合同,超负荷劳动,乃至恶意拖欠工资以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无法解决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 26 天,每周工作 58.4 小时。这明显违背了我国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4 小时〞的规定。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 42.8%。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 7.6%、21.8%、12.2%、3.9%和 2.3%。由于农民工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其维权本钱高、风险大,造成农民工维权难度大,影响了其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4.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渐减缓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经过大力开展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多方位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措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局部企业不适应市场而倒闭,就业增长率成阶段性递减趋势。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用工条件也趋向文化素质高、技工工种为主。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造成转移速度逐渐减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两个高潮期:一是 1984-1988 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平均每年到达 1100 万人,年均增长 23%;二是 1992-1996 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800 万人,年均增长 8%。1997 年以来,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2023年年均转移 500 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约 4%,但 2023年仅增加 490 万人,增长 3%。2023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2978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4533 万人,比上年增加 492 万人,增长 3.5%。2023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 24223 万人,比上年增长 5.4%。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 15335 万人,比上年增长 5.5%。2023 年三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为16382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 606 万人,增长 3.8%。
5.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由于自由、开放、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畅,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无序流动造成颇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病〞。众多人口拥挤在空间有限的城市,造成住房紧张、交通紧张、就业压力大大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分化加剧,贫富悬殊扩大,在一些地方形成“贫民区〞,社会治安状况十分混乱。此外,还有个别进城农民犯罪等问题,加重了城市社会管理的负担。同时,一些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致使土地撂荒,老人赡养缺乏、少年儿童无人照看等问题出现。在一些经济不兴旺地区,由于劳动力过度向外地转移,导致留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家庭生产、生活十分困难,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开展与社会的稳定,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的建设。
第三章: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
农村人口在我国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成必然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1.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依然是障碍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对于我国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二元户籍制度犹如一道无形的屏障,把城市和农村分隔开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个强大的阻碍壁垒。一方面它致使城市、乡村两个系统相互独立,割断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农村的开展处于附属地位,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另一方面,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市民身份,无法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大中城市尝试放宽了农民进城的政策,但仍附有许多苛刻的限制条件,使许多在城市就业的农民不能转移成为非农业户口城市居民,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项土地制度创新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其赋予承包地的成员禀赋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那么表现出制度上严重的滞后性。目前,全国约有 1.3 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随着农业经营条件和农村经济社会开展环境的变化,这些农民工承包地的流转问题也开始凸显。农民工由于户籍仍然在农村,而土地是他们生存保障的最重要支柱。一方面,农民工无暇耕种土地,大量耕地荒芜。另一方面,又因在外打工没有保障,而不愿意放弃承包的土地。承包地成了转移农民“欲耕不划算,欲弃不舍得〞的“鸡肋〞,这就是农村比拟普遍的存在土地资源被掠夺性经营和撂荒的本质原因所在,也是农民工不改变城乡“两栖〞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社会保障不到位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本钱高、风险大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顽强地保存着方案经济时期城乡分割的二元性,阻碍着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脚步。农民工作为当今特殊的产业工人主体,由于他们从事的大多是苦、累、脏、险的职业或工种。按理说,再没有那个社会群体能比他们更需要社会保障(救助)。但是,在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下,作为新生社会群体的农民工恰恰处在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的夹心层,因而是社会保障最差的群体。原因来自三个方面:①农民工自身原因。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社会保障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②雇主原因。大局部的企业雇主对农民工缺乏自觉保护意识,认为支付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加大了企业本钱,这就导致他们对农民工参保采取消极应付的行为。③地方政府原因。因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历史欠账,加之人口老龄化、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原因,财政支出的新旧“窟窿〞不少,如果将日益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再纳入“体制内〞保障系统,势必增加财政负担。所以,在传统“偏向于城市〞的社保思维惯性下,政府部门或以当前财力有限无法将农民工纳入社会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