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国商帮之龙游商帮.docx
下载文档

ID:1917727

大小:23.93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国商帮 龙游
中国商帮之龙游商帮 妙 心 商帮的形成,是商业社会结构的形成,是商业文明初具现代化因子的一种标志。当徽商、晋商在商场争雄的时候,在浙江中西南部冷不防地崛起了一个颇具影响的商帮。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商帮中,其中又有七大商帮是围绕这个商帮的所在地成椭圆形分布,并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开展。这个商帮在历史上被人们称作“龙游商帮〞,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衢州府。据史料记载,衢州府曾固为以龙游县商人人数最多而改为龙游府。那么龙游商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商帮呢 龙游出世 龙游商帮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产生于南宋时期,活泼在明朝中叶,到清乾隆年间开展到鼎盛时期。 宋室南迁后,在杭州建都,为了方便同长江沿岸抗金前线的联系,官府修建了东起京城杭州,西接湘赣的官道。这条官道在龙游和寿昌交界的梅岭关入龙游境,龙游商见此大好商机,就把木材运到杭州销售。也有大商人到浙江外地经商致富,如龙游韦塘人朱世荣,“流寓常州致巨富,置产亘常州三县之半,后归衢江古码里,复大置产,当时以为财雄衢常二府。〞到了明朝,一个以龙游商人为中心,带动整个衢州地区商人们的流域性商业团体闪亮登场,他们在金衢盆地崛起,逐鹿中原,远征边关,漂洋出海,以“遍地龙游〞的气势被人们称为“龙游帮〞。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龙丘之民,往往糊口于四方,诵读之外,农贾相半〞。明天启年间,“龙游之民,多向天涯海角,远行商贾,几空县之半。〞如商人童巨川在嘉靖年间至宣府大同做边贸生意,“一往返旬月,获利必倍,岁得数万金,自是兄弟更相往来,垂20余年,遂成大贾。〞至清乾隆年间童氏家族“多行贾四方,其居家土著者,不过十之三四耳。〞当时的龙游商帮,以龙游商人为主体,涵盖了周围衢州诸县的商家。 儒商之道 龙游商帮,实际上是衢州府(包括江山、常山、开化县)的商人集团,其中因为龙游县的商人人数最多,经商手段也最为高明,所以人们将他们命名为“龙游商帮〞。 徽商经营文房四宝(歙砚、徽墨、宣纸、湖笔),大致可以推断出很多读书人由自用开始经商,很自然地完成了商人与读书人之间的角色转化,而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儒商。龙游商帮大多经营珠宝业、垦拓业、造纸业和印书业。因为经营造纸业和印书业的缘故,使他们与读书人有广泛的接触。当时全省有11家著名的刻书坊,而衢州就有7家,加上龙游一家,居然占全省除杭州之外的80%。加之历史上的南孔文化的影响,让龙游商帮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机缘,龙游就成为最早从南孔文化传播中获益的地方。读书人开始经商,使原先的商人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商人形象也由此改变。他们亦贾亦儒,注重诚信,信泰的商业原那么是“义中取利〞,而这正是南孔思想中的精髓。 龙游商帮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商应该是童佩。童佩(1524~1578)字子鸣,以字行是完全儒化的书商,或者可说是典型的贾儒相兼的儒商。祖父童永良“贸易闽广,遂成富有。〞其父、叔亦“往来闽粤吴中,多财善贾。〞父童彦清是一位“儒雅〞书商。童佩从小即随父贩书船往来于吴中,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将童佩列为藏书家,“独以诗文游公卿间〞,家藏书达25000卷。童佩完全靠勤奋自学成才,诗词“清韵〞,作文“亦工亦善〞,深得大学问家归有光的器重,曰:“子鸣于书盖历能诵之。〞经他手之书凡属珍善本者,那么不惜代价即收藏之。因藏书多,成为集收藏、鉴赏、考证、校雠印刻、赈销于一身的明代儒商。 儒学气氛中崛起的龙游商帮,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是与当时众多商帮的最大区别。明代与唐寅(伯虎)、文征明齐名的一代名士李维桢,即专为龙游商人李汝衡立传,题为赠李汝衡序; 龙游商人童佩、胡贸也与一代名士王世贞、归有光等成莫逆之交。龙游商人能与这些清高自许的名士结交,假设非气质相近是很难解释的。龙游商人“贾而好儒〞之风可见一斑。 敢为人先 在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十大商帮中最活泼的是洞庭商、徽商和龙游商,当时社会上流传着“遍地龙游商〞这样一句谚语。龙游历史上为姑篾文化发祥地,更是“入阑要道〞、“金衢处徽之冲〞,为古代重要盐道饷道,“通浙孔道,馈饷之所必系〞之地,又是浙、皖、闽、赣4省的交通枢纽。龙游人在农耕之外,借交通之便利,又把经商当作一种谋生的重要手段,加之龙游社会上素有不贱商的理念,使得头脑活络的人多项选择择了经商之路。龙游有丰富的资源,这也为他们经商提供了物质条件。龙游多以山林、竹木和茶、漆、粮油为主,这些土特产品就成为龙游商当时最重要的外贸商品。龙游商帮虽地处偏僻,却有着开放的心态,在观念上也比拟新潮。在投资上,龙游商帮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敢为人先驱的精神。龙游商帮不像晋商手握巨资、经营票号,在金融市场上显山露水; 也不像徽商垄断盐鹾、声名显赫。龙游商帮的显著特点是:埋头苦干、不露声色,却在珠宝、古董业中独占鳌头; 又在印书、刻书、贩书业中从事于文化传播。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海外贸易中插了一手,成为颇具实力的一大商帮。 明清时期,许多商人将经营商业所赚得的资金用来购置土地或者经营典当、借贷业,以求有稳定的收入。而龙游商敏锐地意识到,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转向手工业生产和工矿产业。他们果断地投入于纸业、矿业的商品生产,或者直接参与商品生产,使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给当时封建社会注入了带有雇佣关系的新生产关系。 海纳百川 龙游商人从不排斥外地商帮对本乡的渗透,并且和他们友善相处,吸收外地商人于己帮,有利地推进了龙游商帮的开展。 明清时期,有许多外籍商人纷纷奔赴龙游经商,有的还寓居于龙游,参加龙游商帮的行列,并把各自的经商经验带入到了龙游商帮中。如徽商程廷柱,在康熙年间曾率众在龙游经营典业和田庄; 汪文俊,在龙游经营有盐业。又如赣商周学锦,在康熙年间从江西抚州趋利业商于龙游,并定居于此。还如闽商“三元〞戴冯氏、黄静斋、池明英等,都先后经商于龙游。清末至民国时期,龙游县籍商人渐少,客籍居多,他们大多来自浙江的遂昌、兰溪、义乌、绍兴、宁波和徽州府所属各县,以及江西、福建等省。由此可见,龙游商帮商人群体融合了徽商、粤商、苏商、浙商、闽商和赣商等外地商帮商人。龙游商帮的形成基于血缘、地缘关系,本质上具有排他性,但他们却能容纳其他商帮的商人的融人,足可见其胸襟的宽大。 诚信重义 龙游商人在经商活动中,历来看重“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以儒术饰贾事〞。主张以诚信为本,坚守以义取利,是龙游商帮一贯的儒商品格,也使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从根本意义上说,将诚信作为经商从贾的道德标准,正是龙游商帮获得成功的要诀。 明清时期,龙游商帮之所以能在与实力雄厚的徽商、晋商等竞争中独树一帜,在珠宝业、垦拓业、造纸业和印书业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它有开拓进取、不怕艰苦的精 神和蔼于经营管理之外,就是它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老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龙游商人傅家来开设傅立宗纸号,非常注重产品的质量,精益求精,所造之纸,坚韧白净,均匀齐整,比其他家的纸,在同一件纸号中重十多斤。造纸是多工序的生产流程,他为了保证质量,层层把关,严格检验,次品决不出售,产品畅销大江南北,经久不衰。为了表示对用户负责和维持良好的信誉,他的产品都统一加印“西山傅立宗〞印记。姜益大棉布店以信誉著称,冠为金(华)衢(州)严(州)三府第一家。自从胡筱渔接管以来,非常重视信誉,以老实守信教育每一位职工,屡次提出要薄利多销,童叟无欺,决不二价。为了防止流通中有银元掺假损害顾客利益,特聘请了三位有经验的验银工,严格检验,凡经过他店的银币加以“姜益大〞印记,让顾客放心。胡筱渔在经营中目光远大,不以短期行为来赚钱,为了信誉,宁愿承当暂时的损失。有一次,他在海宁订购了7500匹石门布,价值6万银元,在运输过程中遭劫,这本不关姜益大店的事,海宁布商亦立即派人来龙游处理此事,主动承当损失,胡筱渔重义疏财,当场偿付了对方6万元布款,还再订购了7500匹棉布,并热情款待海宁布商。由于这一义举,姜益大布店信誉大增,遐迩闻名,在以后的经商活动中,凡碰到货物紧俏时,海宁等地布商都首先满足他的货源需求,全力支持他渡过难关。他对职工也以礼相待,以诚相待,从不刻薄,职工中年长者,以叔伯相称,同辈以兄弟、晚辈以弟侄相呼,平等待人; 年终还发“红利压岁钱〞,春节赏每一职工一匹布代价的奖励金。以心比心,诚挚待人,职工受感动,工作就更负责,保证了姜益大的良好运作。 西部先驱 龙游商帮与同时代其他商帮相比,它最大特色和优点乃是富于开拓精神,不畏艰险,勇敢地迈出家门,走出山区,投向广阔的天地,在闯荡市场中,逐渐地扬弃了“安土重迁〞、“骨肉相附〞的情结。他们是明清时代最早走向西部开发的商坛劲旅。大批离开土地的农民参加商贾行列,也有大批合儒从商之人,他们“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蜀滇万里,视假设比台,俗有遍地龙游之谚。〞 明清时期,经济最兴旺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江南)和珠江三角洲一带,秦晋滇蜀西邦地区相对来说较为落后,而龙游商帮不嫌西部经济不兴旺,生活艰苦,路途遥远,行程险阻,以豪迈的气概,视天涯海角为假设比邻,无远而不届,诚为天涯贾客。龙游商人李汝衡,携丝绸经商于蜀楚。李维桢记:“李十二汝衡者,越之龙游人也。自其父鹤汀贾江陵,迄今人与年盖两世矣。父子饶心计,趋时不失累。至汝衡而资益拓,所居积绮,遍四方之珍异,挽舟转毂以百数,所冠带衣履,遍楚之十五郡。而善与时低昂,人或就之贳贷无所靳。……〞童巨川偕其弟盛川于嘉靖间,在“宣府大同贸易边庭,……厥后子假设侄嗣其业,资利益饶。〞童氏数代在宣大做边界贸易致巨富。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龙游商人群体挺进大西南滇省姚安等地区开发。在明清时代交通条件下,携妻带子千万里跋涉至西南决非易事,非得有数月始可抵达。因为在江南、华南、中原等地商业中竞争已不容易,施展才能的空间毕竟也有限,他们得悉滇省尚有大开展的前景,所以毅然前往,足见龙游商帮对商业信息还是灵通的。 明代成化元年就有大批龙游商人偕同江右商人(江西安福)在云南边陲姚安等府经商,即今楚雄彝族自治州一带。他们虽然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也不同,还有水土不服的困难,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准备长期生存下去,求得开展。他们不是流民,而是有眼光有气魄的商贾。他们初到云南时,见那里山多田少,不通舟车,近年雨水不调,五谷少收,米粮涌贵,过活艰难。龙游等县客商人不下三五万人在这偏僻城市、乡村屯堡安歇,生放钱债,利上生利,收债米谷,贱买贵卖,娶妻生子,置买奴仆,游食无度,二三十年不回原籍。 此外,龙游商人还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他们将土地作为生息资本来经营,以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采取农业雇佣制来经营经济作物,把收成的农产品作为商品再投放市场,他们运用这种新式的经营方式,把商业资本转化为农业产业资本。这是一大变革,具有转型的意义,标志着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龙游商人开发大西南的实例来看,人们不能不注意到他们的创造。龙游商帮等开发西南,对融洽民族关系,开发边疆地区的经济具很大的意义。在近代历史(明清)上是个了不起的超前行动,表现了龙游商帮的前卫意识和对西部开发的奉献,可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走向西部开发的先驱者。 责任编辑:妙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