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传统
道德
精神
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道德精神探讨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开展都不可能是闭关锁国的开展,中国要向他国尤其是科技和经济强国学习,他国也在学习中国。在向欧美科技、经济强国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的知识、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互联网渠道传入我国,随之而来的是欧美国家的文化理念及其价值观。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可以学习任何国家的先进技术、经济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然而,面对西方的文化输入,面对其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影响,那么需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我们应当坚持积蕴着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精神的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体西用原那么,坚决不移地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展之路。
一、坚持中体西用原那么,坚持走社会主义开展之路
一个国家有其立国之本,它是国家和民族不可动摇的思想和信念根基。中国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社会主义是中国选择的社会形态和制度形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必定要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带着人民为之奋斗的价值取向,有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信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绝不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道路上,在身处的全球化国际大环境中,面对来自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蛊惑和挑战,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之本,放弃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弃“中体西用〞的原那么来谈文化融合。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契合的立国之本,才能解决好学习与扬弃问题,不疑惑、不动摇,坚决不移地走自己的开展之路。中国历来都有体用之辩。在北宋儒道释文化真正从精神意识上形成一体时,张载“尽弃异学〞,“其学尊礼贵德、乐天知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1],强调了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核心地位。近代中国出现了中西文化和新旧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实现全盘西化,还是坚持体用结合、以外乡文化为体、以西方先进的科技经济军事文化为用、实现二者融合。面对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严复、梁启超等人倡导中国应当走“中体西用〞,即以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为本、辅之以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中西结合之路。为此,梁启超写作新民说,呼吁中国要有新的“国民性〞。新“国民性〞吸纳了西方文化的新思想、新内容,但主张以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为本,坚持中国传统“新民〞思想的价值观。梁启超道:“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2]又道:“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性。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3]按梁先生所言,愈是在民族、国家危难之时,愈是应当坚持其文化之本及“淬厉其所本有〞的价值观,在其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根底上融入时代精神。在中西文化、外来文化与外乡文化冲突与碰撞的问题上,中国传统的体用智慧理顺了二者的关系,守住了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的地位,给出了中体西用的答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道德观的契合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开展的任何时代,都会有时代条件下的价值观,当代价值观不是与传统价值观割裂,而是在传统价值观的精神内化中产生出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其几千年的开展历史中,始终有着传统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
(一)传统道德价值观与道德政治观的内涵阐释
中华民族优秀美德是时代价值观的源泉,将始终对时代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始终奉守和坚持道德文化传统,以道德价值观作为政治观的核心。尚书X8226;咸有一德记述了伊尹还政太甲的政治事件,反映了贤相伊尹纯粹的道德政治观和先进的政治思想。伊尹劝勉商王保持纯一道德,杜绝二三其德的偏私乱政行为,其曰:“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4]孔颖达注曰:“行善那么吉,行恶那么凶,是不差。德一天降之善,不一天降之灾,是在德。〞[5]故“德惟一〞是纯粹的“替天行道〞政治,“德二三〞那么是逆天而为,满足一己之私欲。这里所言的“替天行道〞并不仅仅是商代天命观的反映,而且因其道德政治观的为民性,具有了古代道德政治的先进意义。尚书X8226;咸有一德强调:“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6]孔颖达注曰:“非商以力求民,民自归于一德。〞[7]政治不应驭民使民,以力害民,而要分利于民,以德化民,为民道德即是统治者为政的纯粹惟一的道德。“德惟一〞的道德政治观倡导为民政治,强调为民政治的“终始惟一〞、选贤任能、为官无私和恪尽职守。尚书X8226;咸有一德亦曰:“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8]孔颖达注曰:“德行终始不衰杀,是乃日新之意。……官贤才而任之,非贤才不可任。选左右必忠良,不忠良非其人……臣奉上布德,顺下训民,不可官所私,任非其人。……其难无以为易,其慎无以轻之,群臣当和心以事君,政乃善。〞[9]这里,为民政治的“终始惟一〞性成为道德政治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成为为政者保持政治操守的根本规定。儒家倡导为民的政治要做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023],为天下人树立德政的标准和典范,建立德政的秩序和取信于民的道德准那么。论语X8226;尧曰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那么得众,信那么民任焉,敏那么有功,公那么说。〞[11]为民的政治要表达“节用〞和“裕民〞,为政者要廉洁自律,要心系民生国计,寻求生存开展之路。荀子X8226;富国曰:“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那么民富,民富那么田肥以易(治),田肥以易那么出实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假设丘山,不时燃烧,无所臧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那么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它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那么民贫,民贫那么田瘠以秽,田瘠以秽,那么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康诰曰:‘弘覆乎天,假设德裕乃身。’此之谓也。〞[12]由儒家思想者和政治家所倡导的先进政治理念和高尚道德观,历来受到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重视,这种对理想道德政治观的认同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奉守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同时因其与人民群众始终站在一起的政治立场,将从根本上解决为人民谋求福祉的实践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道德精神内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内质。真正把握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意味着要深入探究和理解其精神内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而来的空洞无物的口号,而是积蕴着民族气质和道德理想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展、关乎广阔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价值观念。中国传统道德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推行仁政的政治道德意义,二是敬天顺时、行“天地一体之仁〞的道德观念意义,而后者影响着仁政的推行实践。陆九渊认为:“尚书一部,只是说德。〞[13]强调尚书反映了古代仁政的道德思想。关于尚书的道德思想,尚书X8226;尧典曰:“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14]孔颖达注曰:“尧放上世之功化,而以敬、明、文、思之四德安天下之当安者。〞[15]这里将推行仁政的道德阐释为:统治者执政应恭谦有礼,明察于世,亲睦百姓,造福天下万民。尚书X8226;舜典曰:“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16]孔颖达注曰:“众人之难在于饥,汝后稷,布种是百谷,以济之,……布五常之教,务在宽;所以得人心。〞[17]这里又进一步将推行仁政的道德阐释为:统治者执政,心系天下民生疾苦,贵在用人,功在教化;以贤官促民生产,开展经济,推行道德伦理教化,以德服人。尚书X8226;皋陶谟曰:“亦行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18]孔颖达注曰:“言人性行有九德,……如此九者考察其真伪,那么人之善恶皆可知矣。……明九德之常,以择人而官之。〞[19]这里以“明九德之常〞反映出传统为民政治的用人标准,强调为政者应当具备超乎常人的道德品性。而尚书X8226;咸有一德那么进一步强调坚持以德治天下的道德价值观,坚持其“德惟一,动罔不吉〞、“常厥德,保厥位〞的核心价值意义,在传统政治道德思想中赋予了敬天保民的客观唯物主义精神。陆九渊称“知道德实难〞[20],纵观中国历史,大凡为政者坚持推行仁政、走德治天下之路,那么天下呈现国泰民安、经济兴旺景象;反之,为政者背弃道德,与民为敌,实行暴虐政治,那么民不聊生、国基动摇。吕氏春秋X8226;务本篇论及臣子与君主关系云:“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民之治乱在于有司。〞[21]这里反映出古代道德政治的民本思想,臣子与君主关系之根本在于,政治统治集团的为政者是否拥有以民为本的同一的道德立场。中国传统道德还包含敬天顺时、行“天地一体之仁〞的道德伦理观。它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存在,赋予人的主体存在更为丰厚的精神意义,将人之主体分为内外主体,内为精神,外为行为。儒家历来重视人的内修与外行的“知行合一〞,强调以内在深刻的道德修养影响外在的与世界万物共处的行为。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2]这其中就存在两个道德转向的关系:第一个是由外向内的道德转向,外在的道德行为实践要依托于内在的道德修养;第二个是由内向外的道德转向,内在的道德修养要推及与扩展到世界万物中去,两个道德转向的中心衔接点为“格物致知〞。朱熹注“格物致知〞道:“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而不到也。〞[23]按照儒家道德认识观,最深刻的道德修养恰在于人对自己所身处的宇宙世界———天地自然客观存在的真切认识;人接近客观,把握客观规律,按规律做事,才可能以天地自然万物和谐存在之精神化育人的世界观与主体存在价值。应当说,“格物致知〞的两个道德转向的中心衔接点,将人对于自己与家国社会存在关系的外表态度,通过“正心诚意〞和“格物致知〞修炼,锻造为内化于心的内在自觉,从而到达“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标准。王阳明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学不可分作两事。〞[24]阳明先生以“知学不可分作两事〞的“知行合一〞认识,诠释了道德内在自觉修养对于道德实践的意义。因此,按照儒家道德观,人的主体存在的最为深刻的道德修养的获取,应当在于人对于天地自然客观存在规律的观照与把握,人应当在充分学习和了解天地自然客观存在的状态下知晓自身与世界万物的存在关系。这种基于对天地自然客观存在认识的道德伦理观,将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认识放大至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对天地自然客观规律的了解、把握,反观人类社会存在的规那么意义,将自然生命的和谐与运化状态作为人类社会关系存在状态的参照系,强调人对天地自然客观的尊重。据尚书X8226;尧典载,尧推行仁政,“命羲和,钦假设昊天〞,尊重客观,顺应天时,“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25],以对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观察,推算岁时,制定历法,指导民众生产、生活,造福天下。礼记X8226;月令亦记载天地自然与人类活动之密切关系:“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虫鳞,其音角。……东风解冻,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26]依孟春时日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发现气候特征以及阴阳二气的变化,以观测此时令中土地及生物的变化,并依照春来阳气萌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