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基层
央行
推进
政务
公开
思考
基层央行推进政务公开的思考
为了大力推进基层人民银行政务公开工作进程,我中支在这一领域组织了课题研究。
一、现阶段基层央行政务公开工作现状。
现阶段,人民银行一些对外窗口部门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政务公开工作,但仍处在初级阶段,政务公开的程序、内容、载体、方式等方面和环节都没有得到标准。
(一)政务公开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多数群众包括我行的干部职工不知道,何谓政务公开。政务公开的程序、内容、方式等更不了解。
(二)政务公开领导机制、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机制方面,没有按照要求做到由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负责,每个部门没有完全设立政务公开信息员,以至政务公开信息的报送机制也没有成型。
(三)没有明确的政务公开目录,即各科室对所要公开信息的内容不明确,不知道那些该公开那些不该公开。
(四)政务公开信息的报送、考核机制不健全。基层央行根本处在没有政务公开信息包送机制的状况下,对政务公开的考核机制更不存在。
(五)政务公开载体、方式单一。由于没有政务公开的经验和根底设施的特定建设,造成政务公开的载体仅限于内联网、电子大屏幕、公告栏等,政务公开方式多以以往惯例为主。
(六)政务公开程序缺失,没有建设明确的政务公开程序。
(七)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对以往和现阶段的政务公开工作没有明确的监督检查机制,对于相关的处分和奖励机制同时缺失。
二、对于基层央行政务公开工作开展的建议
政务公开工作是上级部门掌握金融改革开展和运行情况的重要渠道,是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及时了解政策落实情况的有效手段,是各部门交流经验、加强联系、上下沟通、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方式,政务公开工作是人民银行做好金融效劳工作的根底,基层央行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根本做到辖区内金融机构能够熟知央行政务公开的内容、载体、方式等,能够及时、快速、准确地找到想要了解的金融信息,并要求辖区内全体员工都能够了解政务公开工作。
(二)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由专人负责政务公开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建立政务公开报送体系,即由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负责,每个部门都设立政务公开信息员,定期有信息员报送本部门的政务公开信息、汇报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县支行的政务公开工作,要定期由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向中支汇报工作。横向要与政府政务公开部门建立定期的交流学习、联系机制,及时沟通防止信息公开口径不一致。
(三)根据上级行的要求,积极探究本行的政务公开目录,进一步标准和完善政务公开内容。对外行政审批执法收费内容、政策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以及职能单位、责任追究、投诉举报等内容都要公开。具体有:(1)上级行和本行制定的标准性文件(2)根据总、分行要求需向社会告知的,由总行制定的投资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信贷政策汇率政策等金融政策,以及适用于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贷征信市场等的规那么和规定(3)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需要向社会告知的汇率政策和外汇业务(包括结售汇、结售汇对私、因私购汇远期掉期、外币代兑)市场准入等行政许可的事项、程序、条件期限和受理部门;(4)对签发空头支票行为实施行政处分的方法或实施意见;(5)为贯彻执行总行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信贷征信市场管理等金融政策而制定的工作意见、指导意见、工作方案、实施方法、实施细那么等(6)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支库、乡镇国库业务的审批程序及应履行的手续(7)经营流通人民币企业审批、装帧人民币初审等行政许可事项(8)各级行依法行政开展业务的收费工程、依据和标准;(9)各级行依法行政所制定的标准性文件或重大决策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切身利益需广泛征求意见的(10)同政府以及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印发的涉及金融方针政策的事项等;(11)各级行政务公开办事机构的名称、权限范围和机构的设置情况,以及办公地址、 、 、办公时间、电子邮箱地址及其他联系方式等。
(四)进一步基层央行推进政务公开的思考完善政务公开程序。辖区各级行要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对于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应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应及时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公开事项如变更撤销或终止,应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对只涉及局部人和事的事项,应按规定程序,向申请人公开,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相关解释说明工作。
(五)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创新政务公开方式。通过政务信息、政务公开栏、公开办事指南和其他形式公开政务;充分利用报刊、播送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力度;不断探索通过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群众旁听有关会议等形式,对各行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紧紧依托政府各类综合或专项行政效劳中心,对中支行政许可、公共效劳等事项予以公开;按照新闻宣传有关规定和审批程序要求,加强与政府网站的链接与建设,推进电子政务进程,逐步扩大网上查询、咨询投诉、求助等效劳工程的范围,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效劳。
(六)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催促做好整改工作,使辖区内政务公开工作做到政务公开领导体系完善,公开内容标准、有效。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