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范文大全.docx
下载文档

ID:1909234

大小:26.16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西方政治思想史 2023 西方 政治 思想史 读后感 范文 大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范文大全 名词解释(5个)1.轴心时代: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那么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心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2.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的意识决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便是封建社会。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 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封建的核心内容是:对少数群体分封特权,并统治大多数人,如王公贵族或希腊的公民。封建社会的特征是:物权统治一切。而皇权帝国主义的人权却又高于物权,它是由皇权支配物权的。因此与封建主义相对的是皇权帝国主义。 2封建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根底,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但凡建立在价值根底之上并以此得到公共舆论成认的即为合法。〞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根底上进行有效运行。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政治事物所具有的的被公众普遍认可、成认、信任和尊重的客观属性。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影响。他根据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认同的依据,合法性根底的不同,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和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3统治者如何确保统治的合法性 合法性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认可的根底上,这种认可可以是神秘的或是世俗的力量。对合法性根底的认识最经典的是马克思·韦伯的概括,他将之分为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个人魅力型)。 x传统型:合法性来自于传统的神圣性和传统受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x法理型: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制度和统治者指令权力 x魅力型:来自于英雄化的非凡个人以及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 韦伯认为以上类型都是理想类型,历史上的合法性形式都是这三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混合。在当代国家中,合法性更加依赖于政治权力的有效性,这也是近代政治的根本特征之一。这包括了政府能否有效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经济能有持续开展。这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策能力。 4.东晋门阀制度 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开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上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士族制度的盛行,依赖于统治阶级颁行的各项法令。法令的出台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东晋的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到达鼎盛。 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5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也叫英雄时代,是希腊氏族制度解体的时代,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形成于此时的“荷马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3世纪末期亚该亚人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的故事及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历经十年胜利后历尽坎坷最终重归故里的故事,史诗所歌咏的虽然是属于迈锡尼文明时代的遗闻,但却反映了当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制度。铁器开始使用,土地仍为公有,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初步开展,已出现氏族贵族和为数不多的奴隶,失地的农民常沦为雇工,由氏族或大氏族结成部落,进而结成部落联盟,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是军事首长、议事会和成年男子组成的人民大会,公元前八世纪进入阶级社会,相继建立了希腊XX县区国家(城邦),荷马时代告终。6希腊世界(p15) 7胡格诺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到达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剧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亨利四世于1598年公布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自此结束。使法国王权得到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简答题(3个):简述+评论(分条作答)1.关于柏克的政治思想:(p359) 柏克思想的核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强调经验即人类理性的对立物,防止蹈入形而上学;第二,强调传统即上帝意志的中介物,防止蹈入疑心主义。因此,保守主义的本质也包括这两个方面:既破除理性的权威、保护个人自由,又树立上帝的权威,维持社会秩序。在整场法国大革命中,伯克成为英国最早而又最突出的法国大革命批判者,他认为大革命已经演变为一场颠覆传统和正当权威的暴力叛乱,而非追求代议、宪法民主的改革运动,他批评大革命是企图切断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实验,也因此沦为一场大灾难。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p27) 3.哲学家的治国思想(p41) 4.哲学家治国思想与儒家圣王理想: 简单介绍下哲学家治国思想和儒家圣王理想 “圣王〞是“内圣外王〞的简称。大学之道〞的实质内涵就是圣王之道。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被视为是关于“内圣外王〞的经典解释。 从理论和历史两个角度对儒家圣王观进行反思,兼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比较。 第一,人性问题。圣人与凡人都有相同的人性,其间并没有任何等级或质的不同。柏拉图所谓“哲学王〞,其根本内涵即哲学家做统治者,或统治者爱上哲学而成为哲学家。相对于儒家圣王观,柏拉图的哲学王侧重“智慧〞(哲学),而不强调“人伦〞。柏拉图哲学王产生的人性论根底较之先秦儒家,它还是带有一种较强的等级意味。 第二,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尽管实际上不能做到,但并不阻碍理论上的可能性,尽管从理论上说,哲学家成为哲学王是可能的。但在现实条件下、哲学王又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名实问题。理解儒家“圣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在这种意义上理解“哲学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 第四,条件问题。由圣人转为圣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是因为它欠缺一种现实的、可靠的制度保证。柏拉图很注重为他的哲学王理想设计了一套制度,以保证哲学家能够成为哲学王。尽管这种制度并非事实,不过是一种人为的设计,而且也未能落实,但它毕竟说明了柏拉图意识到第 五、传承问题。必须用制度来实现或保障他的理想。儒家未能制定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王位传承问题。治理城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接班人。第六,历史影响。“圣王〞与“哲学王〞实质上都属于人治范畴,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治。圣工〞在先秦时期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与“人治〞和“民本〞思想紧密相连,而“哲学王〞严格说来只是柏拉图个人的政治信念,圣王〞与“哲学王〞的不同历史影响还表现在,“圣王〞的伦理意味非常浓厚,再加土中国产,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使得政治与伦理、政治权威与宗法权威有机地在一起,导致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而“哲学王〞的伦理意味那么比较清淡。 “圣王〞与“哲学王〞尽管不可能真正地实现,但可以得到一种“变相〞的实现。不管是“圣王〞还是“哲学王〞,实质上都包含了两个根本方面,即“内圣〞与“外王〞。这两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结合,但在实践中总是结合不好,造成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 异。哲学家变成王,王变成哲学家。圣变成王,圣辅佐王。 对于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在哲学家和军人中废除私有制和家庭,实行共餐制同:强调秩序,整体主义视角 哲学家的绝对权威,维护社会分工制度 5.区分政体的标准(p55) 亚里士多德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政权的宗旨与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正宗类型: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温良民主制)变态类型:僭主制、寡头制、平民制(极端民主制) 政体之所以会分成假设干不同类型的原因,在于每一城邦都是由假设干不同局部组成的。 6洛克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异同(p211) 人们订立契约时让渡的是他们的全部权利和权力(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除外);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因而不受契约的约束(区别于“政府契约〞);他的权利和权力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不受限制的(专制国家、君主政体)。 但是,霍布斯又认为,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而抵抗他人侵害的权利和权力是不能放弃的。他把契约看作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并认为人们转让或放弃他们的权利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这是人们立约的宗旨。 因此,主权者虽然不受契约内容的限制,但要受契约宗旨的限制。霍布斯要求人们交出的实际上是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