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改革开放
某年
常州
经济社会
发展
成就
回顾
改革开放XX年常州经济社会开展成就回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30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着全市人民,坚决不移地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产业开展水平,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因地制宜,抢抓机遇,走出了一条符合常州实际的率先开展之路。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迎来了蓬勃开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开展、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演绎了富民强市、走向辉煌的动人篇章。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新常州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苏南大地上迅速崛起。
一、经济开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开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为途径,突出抓好经济工作和重大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开展环境,着力夯实开展根底,全市国民经济在总量突破的根底上实现了品质的飞跃,在结构调整的根底上实现了产业的提升,整体开展水平与开展质量稳步提高,物质根底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
1992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2.8亿元增加到144.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1倍,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了“到2022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232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881.3亿元,经济总量比1978年翻了6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速度高出3.4个、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亿元增加到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1.2亿元增加到112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3%,其中工业增加值由2023.5亿元增加到20233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5亿元增加到69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5%。1978年,我市人均gdp仅为605元,1984年跨过千元大关,1995年跨过万元大关,到202322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4369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78年增长27.6倍,年均增长12.3%。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政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效劳的能力不断提高,20232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414.4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66.7倍,年均增长15.6%。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产业结构在经济开展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摆脱了改革开放前农业根底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三产开展滞后的局面,三次产业的开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的根底地位得到稳固,工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效劳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奉献份额稳步提高,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
二、
一、三格局,三大产业在经济总量所占份额依次为21.9%、64.0%和14.1%,1987年,效劳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
三、一。202322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3.4:59.6:
37.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了1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22.9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趋向优化,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双轮驱动的开展格局根本形成,工业内部形成了以农业机械、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新型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为新兴产业的较为完整的体系,长江流域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
3、多种经济开展形成新的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开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扶持培育个私经济和民营经济开展,全市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个体私营等其他经济成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开展,日趋优化的所有制结构日益成为经济开展充满活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202322年末全市47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集体企业为154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95家,私营企业3189家,股份合作及其它经济630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5%、33.4%、44.5%和17.6%。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20230亿元,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税收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达60%、63.1%和66.3%,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
4、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开展的重要动力,牢牢把握参加世贸组织和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开展,立足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全市开放型经济结下累累硕果。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开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开展。1984年至202322年,全市共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工程6922个,协议外商直接投资246.5亿美元,年均增长36.1%;实际利用外资20234.2亿美元,年均增长35.6%,外资涉及的行业类别增加到360多个,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外资介入。全市贸易伙伴普及全球六大洲176个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202322年的132.3亿美元,年均增长52.2%;出口额从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202322年的98.4亿美元,年均增长50.2%;外贸依存度由1985年的0.2023%提高到202322年的51.3%,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机电产品逐步取代纺织服装产品成为全市出口龙头,出口额稳居各类产品出口榜首,在全市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接近50%。
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大开展、大繁荣的30年,也是城乡建设大突破、大变样的30年。30年来,特别是2022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我市按照“提升中心、拓展南北〞的空间开展战略,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市城市载体功能得到快速提升,经济辐射、人口吸纳和综合效劳功能大大增强,古老的龙城日益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1、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新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把交通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开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交通根底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全市交通建设呈现大投入、大建设、大开展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建设,市域范围内形成了水陆空联运、通江达海、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XX县区路网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机衔接、浑然一体,承东接西、辐射南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根底设施支撑和保障。全市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末的717公里增加到202322年末的6732公里,公路密度由1978年的1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154公里/百平方公里,年均增幅分别达8%和8.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2322年末分别达221公里和558公里,等级公路密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优先开展,公交运营能力不断提高,XX县区公交营运车辆由1978年的117辆增加到1779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由1978年的0.4标台增加到15.2标台,公交营运线路由1978年的2023条增加到116条,特别是快速公交一号线的开通,架起了贯穿南北的公交客运走廊,大大提高了公交运行效率和出行舒适度,方便了市民出行。
2、邮电通信事业得到新的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开展与信息网络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市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邮电通信根底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邮电通信业飞速开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综合通信能力较强的现代化电信网络,形成了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为主体的邮电通信综合效劳体系。截止202322年,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到达291.87万门,相当于1978年的467倍;年末本地网 用户到达213.1万户,其中城市 用户95.1万户,农村 用户24.2万户,无线市话用户76.9万户,均比改革开放前有成百上千倍的增长。移动通讯从无到有,开展迅猛,202322年末到达302.3万户。全市 普及率达145部/百人,其中固定 普及率60部/百人,移动 普及率85部/百人。在 网和移动通信网快速开展的同时,智能网、支撑网、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也得到迅猛开展,2022年常州电信分公司诞生了第一个宽带用户,到202322年末,全市英特尔用户达42.5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38.8万户。邮政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业务种类逐渐增加,由最初的平信、挂号、汇兑、包裹、报刊发行、机要等,扩展增加了集邮、邮政储蓄、特快专递等,202322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401倍,年均增长23%。
3、城市功能布局呈现新的姿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围绕把常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倾力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活力常州。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管理科学、适度超前的城市根底设施综合体系,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4.4平方公里增加到112.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供水、供气等公益设施日臻完善,XX县区实有道路面积由83万平方米增加到2247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由145公顷增加到6057公顷,城市化率由2022年的54.8%上升到202322年的60.9%。一批历史性重点根底设施工程的相继实施,运河南移工程为我市拉开“一体两翼〞现代化都市框架、促进新运河经济带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城市高架道路的建成,有效拉近了南北距离,激活了XX县区交通脉络,为加快常武一体化建设进程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和西瀛里地区为代表的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建成,优化了商业布局,提升了城市形象;常州港建成万吨级通用码头和石化码头,并实现国家级一类口岸开放,成为全市沿江开发的前沿阵地;行政中心、规划馆、博物馆、奥体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展现了现代化城市的绰约风姿。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到达41.6%。
三、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整体生活步入小康
30年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市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物质消费逐步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1、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新的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6年跨过千元门槛,2022年迈上万元台阶,202322年到达1920239元,相当于1984年的27.2倍,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于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2322年到达9033元,相当于1984年的17.1倍,年均增长16.7%。全市城乡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7182万元提高到120232.1亿元,30年间增加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