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语文
13
新闻
同步
测控
优化
新人
必修
第四单元
13 短新闻两篇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填空。
新闻也叫__________,其构造一般包括__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局部。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__,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其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
答案:音讯 标题 主体 背景 开头 真实 用事实说话
2.以下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降落(jiànɡ) 撤离(chè) 停靠(pō)
B.凝重(nínɡ) 接载(zǎi) 序幕(xù)
帜(zhì) 移交(jiāo) 仪式(yí)
D.撰写(zhuàn) 瞩目(zhù) 绞刑(jiǎo)
解析:A项中“泊〞应读“bó〞;B项中“载〞应读“zài〞;D项中“瞩〞应读“zhǔ〞。
答案:C
3.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掩应 噩梦 沼泽 婆娑起舞 B.废墟 惨状 颠倒 毛骨悚然
C.明丽 纳粹 易帜 引人瞩目 D.凋谢 嬉笑 惊惧 绿树成荫
解析:A项中“掩应〞应为“掩映〞,C项中“引人瞩目〞应为“引人注目〞;D项中“绿树成荫〞应为“绿树成阴〞。
答案:B
4.1997年1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别了,“不列颠尼亚〞主要选取了以下这几个具有意味意义的场景来报道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严重历史事件的,请依照要求填写时间或事件。
时间
事件
4点30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辞别仪式
7点45分
子夜时分
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7月1日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
解析:抓住文中表示时间的词,然后对事件进展概括。
参考答案:
时间
事件
4点30分
港督离任时,降旗仪式
6点15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辞别仪式
7点45分
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7月1日凌晨第一分钟
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7月1日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全都一样的一组是( )
A.模仿 模型 模具 怪模怪样 B.晕倒 晕车 晕针 晕头转向
载 刊载 记载 手舞足蹈 D.翘首 翘楚 翘棱 翘望已久
解析:D项中加点的“翘〞全读“qiáo〞。A项中“模具〞中的“模〞读“mú〞,其余的都读“mó〞;B项中“晕倒〞和“晕头转向〞中的“晕〞读“yūn〞,其余的读“yùn〞;C项中“负载〞和“手舞足蹈〞中的“载〞读“zài〞,其余的读“zǎi〞。
答案:D
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恐惧 步履 名列前茅 冉冉升起 B.踉跄 退役 坚如磐石 千恣百态
C.呆滞 颠倒 历历在目 郑重其事 D.凋残 浩劫 不寒而栗 终生难忘
解析:B项“千恣百态〞中的“恣〞应为“姿〞。
答案:B
3.选出语序陈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姐,长得饱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②当时,她在想什么呢?③她在平和地微笑着,大概是为着一个美妙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④他们表情木然。⑤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⑥如今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④⑤①③②⑥ D.④⑤①②③⑥
解析:语序陈列需要正确的逻辑思路,这一段文字的主体是对一个小姐的描写,⑤句应是主体的起始句,但它的开头是一个转机连词,因而必须把④句放在整个语段的开头位置。③句是对她的情态的描写,②句那么看到这种情态所引发的联想。
答案:C
4.试说明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为什么不能删掉。
(1)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解析:此题考察副词的强调作用。
参考答案:“也许〞说明没有确信,只是揣测。
(2)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读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参考答案:“任何〞强调了范围之广,从而突出受难者的凄惨。
5.概括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六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
事件发生的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1997年6月30日—7月1日
地点:香港
人物:中国、英国政府
事件发生的缘故: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通过和结果:举行了港督离任的降旗仪式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升五星红旗,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港督驶离香港,宣告英国对香港统治的完毕。
欢乐光阴
变成月牙时
一次,地理教师讲述月球上的情况。他说:“月亮大得非常,上面十分宽阔,能够住几百万人。〞
马克突然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教师咨询。
“我是想,当月球变成月牙时,住在上面的人有多拥堵啊!〞
30分钟训练(稳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根底知识
1.依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1)骄傲自满的人,都是夸张了个人的作用,___________这个作用是如何的渺小。
(2)在这个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哪来的花牛呢?如今___________有了一头牦牛,如何不叫人欢乐呢?
(3)你昨天迟到___________不管,今天又旷课半天,你本人说如何办?
(4)1557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___________侵占了我国的神圣领土澳门。
A.尽管 竟然 姑且 公然 B.不管 果然 姑且 竟然
C.尽管 果然 尚且 公然 D.不管 竟然 尚且 竟然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对词语从语意语气上的把握,从细小的差异中表达效果的不同。尽管,表示姑且成认某种事实,多与“但是、然而、依然〞等词搭配使用;不管,否认,用于有疑咨询代词或并列词组的语句,后边常有“都、也〞等词搭配使用。竟然,表示出人预料,竟然;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用在动词、描述词或主语的前面;公然,明目张胆地、毫无顾忌地,只用在动词前作状语。姑且,不妨,临时,表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先将就一下,以后再作别论;尚且,有“还、都〞的意思,用在前一分句,提出明显的事例作比拟,后一分句用“更、所以〞等副词配合,推出结论,表示所以如此。
答案:A
2.以下各句中的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因而我愉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致勃勃的马一样愉快地奔跑了起来。
B.我一时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
斤斤计较,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咨询,大家怎能对他们没意见?
D.王教师被评为劳动典范,同事们来庆贺,街坊邻居来讨喜糖,亲戚好友来闹酒,真是满城风雨。
解析:此题考察成语的运用才能。D项中“满城风雨〞描述事情传遍各处,四处都在谈论着。是一个贬义词。
答案:D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姐,长得饱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
B.在德国人撤离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解析:A项成分多余,应去掉“的人〞;C项缺宾语,“历史〞后应加“的陈迹〞;D项搭配不当,“分别〞应该为“辞别〞。
答案:B
4.以下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展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B.在新的一天降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展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D.这里阳光明丽,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小孩们在追逐游戏。
解析:A项中“和〞前不应加顿号,B项中引号应改为书名号,C项中顿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D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竟然阳光明丽暖和,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丽,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小孩们在追逐游戏。
5.奥斯维辛集中营令人恐惧,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需要结合全篇。
参考答案:和文章的内容构成比照,突出纳粹集中营的恐惧。
“追逐游戏〞,但是意图不同,其意图分别是什么?
解析:同样的句子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也不一样,阅读时要留意体会。
参考答案:开头说这里“可怕的事情〞是构成比照,这么漂亮的地点竟然被纳粹分子践踏得惨不忍睹。结尾那么说明一切都已通过去,布热金卡又恢复了它的漂亮与安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998年5月,结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继报刊、播送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修的信息高速公路,开场参加群众传媒行列。
第四媒体还被称为网络媒体、群众传播新媒体。它通过因特网传送文字、声音和图像新闻。材料说明,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在中国新闻界领先将本人的新闻信息搬上了国际互联网。1997年1月1日,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推出网络版,同年11月7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网站正式开通。截至1999年6月15日,国内上网的报纸已有273家(不包括台港澳的数字),占1998年统计的全国报纸总数的2053种的七分之一。其中全国发行的报纸四分之一创办了网络版。电台、电视台上网的有100多家。
2022年,在社会战略投资的根底上,一些传媒联手组建的大型网站传播平台相继开通,如四川新闻网、河南报业网,目前声势最大的北京千龙网、上海东方网。在短短的5年内,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业从无到有,并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构成了“第四媒体〞的群体组合阵势。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第四媒体在质量的提高方面也进步神速。报刊、播送、电视、通讯社以及各家商业ICP,在互联网上全面开发着新闻信息的各种功能,在掌握和运用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性方面也不断地打破现状,优化本身。
“网民〞,也确实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网络新闻的受众,数量的增长几乎成几何级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0年6月30日,中国上网计算机数有650万台,用户达1690万户。而按有关部门的分析,这个数量每半年翻一番。同一份调查还显示,目前中国大陆的网民中,接近60%的网民是18—30岁的年轻人,这是中国网络新闻的主要消费群体。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受众不仅年轻化,而且比拟集中于有中等经济收入的知识阶层。据人民网的调查显示,它的网众在职业构成上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