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读《论持久战》有感.docx
下载文档

ID:1904209

大小:20.82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论持久战 2023 年读 持久战 有感
读论持久战有感 在我的记忆中,从我记事开始,关于抗日战争和日本人,耳边能够听到的,大都是父母以及身边的人们对日本人的憎恨,而这也似乎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于是,我也就跟着特别恨日本人,刚上大学的时候,都还没有想好该怎样去面对日本人,准确的说是日本留学生。后来,和日本留学生选了一样的课,并且在老师的安排下一起讨论社会上的各种时事,原来日本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可恶,相反,我认识的那个女日本留学生的很多好的习惯,比方她在上课时的坐姿以及与人说话时的语气等,都是我在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和韩国留学生身上发现不了的。 在这学期学习了中国近现代纲要这门课以后,我很欣喜地发现,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大大地加深了。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通过老师在课上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展示,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一些历史大事的一些具体的细节,比方,在揭发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给昭和天皇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秘密奏章,为日本帝国主义准备侵华的方案书)的过程中,很多日本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而在日本国内也是有很多反对侵华战争并且给予中国帮助的日本人的。不再是以前只限于课本上的总结性的语言,这让我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一些历史事件。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更好地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我有幸阅读了毛泽东的著作―论持久战。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为作者能够如此准确地把握中国当时与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的差距而震撼,为作者能够如此科学地预测抗战的进程而震撼,为作者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将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的胸怀而震撼,为…… 论持久战是作者于1938年5月完成的,正如书中所说:“伟大的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日,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额力量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敌人做英勇的战争,快一年了。〞确实,作者把握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在已经抗战快一年的时候提出“持久战〞这一观点,是比拟符合时宜的。因为这个时候,日本要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的阴谋已经不攻自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而中国方面也在一些会战中消耗了大量的日军,并取得平型关大捷等胜利,这为作者后面的论断提供了很多证据,也使得大多数中国人民相信中国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换句话说,作者在中国需要这样一本论证抗日战争的著作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本书的第一局部,作者集中驳斥了当时的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产生妥协倾向的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产生轻敌倾向的中国速胜论。正如作者说的那样,仅仅说敌人虽强,但是小国,中国虽弱,但是大国,是不能折服亡国论者的。为此,作者将当时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做了比照,说明了中国虽弱但正处于进步时代并且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阔人民,有了共产党的事实,而日本是在帝国主义快要死亡的时候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是带着最后挣扎性的冒险战争。除此之外,作者还分析了中国在国际方面的优势以及中日在各个方面的比照,从国内外各个方面着手分析,以及其充分的证据证明了中国不会灭亡,正如作者说的那样:“这些有利条件,历史上没有一个时候可以和今天比拟,这就是抗日战争不会和历史上的解放运动同归失败的理由。〞除此之外,作者还驳斥了具有梦想性质的速胜论,批评了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的缺点。另一方面,作者也成认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爱国志士的事实。总体来说,作者主要从实际出发,指出了这两种观点在对抗战的认识上的片面性。 在战争的性质方面,作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民族伟大的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争取中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的战争,更是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这也是一场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作者认为这场浩大的战争将大大推动中日两国的进步,而且将影响到世界,推动各国首先是印度等被压迫的民族的进步。这是我在以前没有了解过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意义的论断,为何这样一场长期而残酷的战争还会大大推动中国的进步呢。据我所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中国人民牺牲2022余万人,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人,中国直接经济损失大202300多亿美元。但是在最近查阅了一些中国的军事、经济等方面在战前与战后的比照,我逐渐理解了这一论断。确实,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的,中国的很多方面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抗日战争实践证明,中国由抗战初的弱国转化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强国,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仅如此,抗日战争还锻炼了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带着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根底。每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原本在我心目中万恶的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样为中国人民造成了无数苦难的战争还具有这么多的积极意义。我更加体会到了客观地看待事物,理性地分析事物的消极与积极影响的重要性。 作者创造性地将持久战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正如作者所说:“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早出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而历史也证明了作者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战争的进程正如作者所预测的那样。在我看来,作者能够做出这样科学准确的论断,一方面,是和作者自身丰富的理论和论辩的水平分不开,另一方面,也是和当时中国与日本的国力等方面的水平以及前阶段战争的进度分不开的。那么,为何战争一定会经过这这三个阶段呢。首先,由于当时日本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远远强于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第一阶段的战略防御阶段是不可防止的,而且,在这个阶段,中国会有很大的损失,但是,在此阶段中,中国也会有很大的进步,会实现空前的团结,这些都为第二阶段的抗战打下了根底。第二阶段也就是战略相持阶段,作者认为游击战会成为此阶段中的主要作战形式,这也是很符合逻辑的。由于第一阶段的大量消耗,敌我双方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都已经很难再组织起抗战开始时的比方淞沪、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那样的大战役。即使还能够保存大量的正规军,也主要用于大城市以及重要铁路干道等的战略防御,因此,转入敌后,配合民众,与敌人大打游击战,把敌人消灭在运动战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最令我动容的是,作者不仅准确预测到了战略相持阶段将会产生极大消极影响的经济困难和汉奸问题,还预测了国内,因大城市的丧失和战争的残酷,而将会出现的动摇派的“妥协伦〞。对此,作者强调了稳固和扩大全国统一战线,发动全国人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性(而这也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军事领域的主要主张)。作者还主张此阶段内,必须号召全国坚决地维护一个统一政府,反对分裂,团结起来度过这段会比拟长而且艰苦的阶段(这也是符合历史的),有方案地准备反攻,这恐怕是对国内一些试图发动内战的一些人的警告吧。第三阶段作者认为仍将运动战作为主要的作战形式而不是历史上很多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阵地战。因为在作者看来,虽然在战争的后期中国的军事实力会有非常巨大的进步,但是很有可能仍然落后与日本,毕竟当时中国与日本如此大的差距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的。所以,作者认为以消耗而闻名的阵地战不会成为大反攻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这也正如作者前文反对“中国毕生论〞时所说的那样,一切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自大,一些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果的作战形式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如果我们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胜利而执意采取一些过激的做法,无疑是自掘坟墓。读到这里,我第一次见识到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头脑与分析能力。中国幅员广阔,兵员众多,但军队的技术与素养缺乏的缺点,因此,作者主张在抗战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作战形式。在战略防御阶段,作者主张以进攻的运动战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其次为游击战,再以其他形式辅助,组成整个的作战形式。到了战略相持阶段,作者认为应该把游击战作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充分利用中国的民众武装等力量。作者还预测到了一些军队因为少打大仗,一时显得不像民族英雄的错误想法,指出游击战虽然不像正规战那样有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但是在长期而残酷的战略阶段,游击战将表现出很大的威力。而这也是我以前的错误想法,认为游击战只是小打小闹,如今我才明白了游击战对于当时中国的重要性,确实,当时的中国是很落后的,与美国、苏联那样的强国不同,靠一系列大的会战决定战争的胜负,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过的。这样不仅照顾了当时中国军队的某些严重的缺点,还充分利用了中国广阔的国土与复杂的形式,从而能尽最大可能为中国争取抗战的优势。而历史也证明了作者这种论断的正确性,游击战确实为为最后的大反攻以及同盟国的支援赢得了不少时间。 在本书的最后一局部,作者提出了中国能战胜并且消灭日本帝国主义实力的三个条件,即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以及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得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结论。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到了作者那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脱离实际的观点。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否那么,就算能够暂时过关,也迟早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而在科研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一切的理论成果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一切不符合实际的空想都终将被淘汰,比方物理学中的永动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对于大学生,这样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更加必要和紧迫了。 后记。读完这本论持久战之后,心中的感受真的只有震撼可以形容。我也第一次见识到了毛主席卓越的军事能力与论断能力,另一方面,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历史阅读方面的匮乏。以前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很泛的历史总结,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和一些历史著作了解的太少,导致分析一些历史问题的时候很不客观,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很多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最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于历史著作的兴趣,我相信,在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著作,了解了不同人的想法之后,我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另外,由于总结水平有限,而文章中的内容都是我自己总结的,有些观点总结的不够全面,如果老师有任何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