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林业
经济
面临
问题
对策
林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篇
第一篇
一、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开展面临着更多机遇与挑战
林业经济,是指林业部门及生产机构组织和协调各生产要素,开展林业生产经营和营销活动,为人类生活及社会效劳的重要经济类型。作为必须兼顾经济性和公益性的行业,林业经济的开展始终要坚持以下两点原那么:一是,林业经济开展必须兼顾社会效益。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林业那么是根底的公益性产业,因此,在具体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决不能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放弃对维护生态系统这一职能;二是,林业经济开展必须兼顾长远利益。林业经济在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开展和百姓生活所需林业产品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林业生产长周期的特性,做好抚林、育林和营林工作,为了维护林业经济的长远利益作出积极的努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广阔群众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林业经济开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更为严峻的挑战。应从实践出发,始终坚持林业经济科学开展的整体思路,为实现林业经济健康开展、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我国林业经济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严重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科技开展缓慢等亟待解决问题。
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严重缺乏
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开展的重要支撑,而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总量严重缺乏,森林质量下降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一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东北、西南地区是森林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西北、华北那么是森林资源匮乏区,尤其是青海、新疆两省这一情况更为突出;二是,森林资源总量缺乏。我国森林总储量、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存在重大失误,“砍〞远大于“种〞,加之林木生产周期又相对较长,因此,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缺乏,且中幼龄林木所占比重较大。
2.产业结构不合理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林业经济开展处于失衡状态。一是,林业产业整体性失衡。总体上来看,我国林业产业中林木粗加工的产业所占比例较大,而对林木及其附属产品进行精细加工和深加工的第二、三产业那么仍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另一方面,大批规模小、效率低、实力弱的林业企业仍是林业经济的主体。这导致林业经济的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3.林业科技开展缓慢
与兴旺国家相比,我国林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后劲。一方面,林业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目前,我们仍是主要依靠引入和模仿其他国家的林业技术,购置和添置其他国家所生产的机器设备,严重缺乏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另一方面,林业技术应用不到位。林业科技研发单位与林业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不密切,林业科技从研发到投入实际生产的周期过长,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的产能提升。
三、解决林业经济开展问题的有效策略
针对我国林业经济开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当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加以完善和改进。
1.重视森林资源培育
高度重视森林培育工作,平衡好森林采伐与森林抚育工作之间的关系。一是,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注重发挥天然林的自我修复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二是,提高人工林抚育成活率。结合林区生态环境情况,制定科学的营林方案,重视对林木生产的实时监控,提高林木成活率,最终实现林业生产的良性开展。
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实现林业经济的均衡化开展。一方面,积极推进林业第二三产业的开展,大力开展林木精深加工产业,推出优势产品。如,森林区域食品加工、森林医药制造业等等;另一方面,加强林业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要求实施分类种植、分类经营策略,提高林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3.加强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合作
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将推动林业经济步入科学、稳步、健康的开展轨道。一方面,与生产企业合作有助于林业生产科研单位获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与科研机构合作有助于林业生产企业获得更新的科研技术,极大地缩短了技术投入生产实践的时间,提高了林业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的林业经济虽然处于持续向上的良好局面,但仍存在着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严重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科技开展缓慢等现实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与缺乏产生的原因,从重视森林资源培育、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和密切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合作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策略促使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开展,这对于我国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的协调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
一、伊春林区的经济概况
伊春林区位于我国的小兴安岭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林业资源。伊春林区盛产红松,有着“林都〞的美称。据资料显示,伊春林区的森林覆盖率到达了83.4%,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到达了60万公顷,储积了多达2亿公顷的木材,所以,伊春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供应地区,丰富的林业资源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开展,主要产业是木材的采运。由于产业的单一性,造成了伊春林区的经济逐渐受到影响,无法很好的保证可持续开展,并且长期的木材采运也造成了资源危机。但是近年来我国对林区经济的调控,让伊春林区的经济重新焕发青春,从2023年到202223年,伊春林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4%、113.2%和84.7%,可以看到,林区经济增长显著,木材的生产、加工等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伴随着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依靠林业进行的多种经营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产业,大力的推动了林区经济增长。但是,产业附加值不高、资源短缺等缺点,仍然影响着林区的经济开展。
二、数据分析
下面将以伊春林区为例对进行分析,将林区的总造林面积设为x1,年底实际的封山面积为x2,林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3,林区企业的年总产值为x4,第一产业x5,第二产业x6,第三产业x7,固定资产的年投资总额x8,林区年底在职员工数量x9,劳动生产率为x2023。
1.y1的方差奉献率到达了61.67%,占据了三个主要成分的71%,这代表了第一、第二产业、企业总产值和人均可支配数额等因素的指标系数较大,说明了第一产业是促进伊春林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以将第一产业叫做伊春林区的经济增长综合因子;而第一、第二产业和企业总产值的载荷比较大,代表第二产业是决定林区经济开展的主要因素;另第三产业的载荷较上述因素来说较小,代表了第三产业仍然需要长足开展。可以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称为林业经济增长的资本因子,因为x8的载荷较大,但是初始因子的载荷系数仅为0.82,说明林区投资还不够稳定,进行根底设施的加强比较重要。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x3载荷同样较大,说明林区消费水平较高,带动了林区的经济增长。
2.y2的方差奉献率为14.7%,占据三个主要成分奉献率的17%,数据显示,伊春林区的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主要是对森林资源的依赖,而且不仅是木材的产出,各个依赖森林资源开展的产业都是如此。
3.y3的方差奉献率为2023.2%,占据三个主要成分奉献率的12%。说明林区产业仍然是密集型产业为主,林区经济增长依靠劳动力的奉献。劳动生产率同样较高,说明科技因素对整个林区的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但是仍然有开展的空间,例如家具制造和木材加工产业,仍然存在技术创新的可能,所以,科技因素并不是促进林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林区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我国国有林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是产业集中度的影响,市场集中让产业组织变得更加合理,促进了产出的增长也就是经济的增长。但是这个因素也反映出两个问题:产业竞争力较低、需求缺乏。可以看到,在林区中存在大型的企业或者集团,但是这些企业和集团的形成主要是国家干预的结果,并不是市场经济选择的结果,虽然这些企业颇具规模,但是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并不强,也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开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能够有效促进林区经济增长。第二是资本投入的影响,固定资产投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也就是林区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较强,经济主要是以资本密集型增长。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是一定的正比例关系,还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这说明政府投资为主造成了效率低下和资金的浪费,造成了林区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适当的调整产出增量,能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盲目的投资只会事倍功半;第三是劳动投入和科技的影响,劳动投入和林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这符合当前林业经济特点,虽然林区产业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要保证经济效益,就需要更多劳动力的投入。而科技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区经济增长,但是影响程度不大,对经济开展奉献不大。虽然我国的林业经济在不断增长,但是仍然存在效率低下,人员冗余、技术不成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加强林区经济增长效果。首先应该优化组织结构,通过数据分析,林区经济主要增长模式是密集型增长,大型企业和集团占据垄断地位,需要对林区产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在大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第二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开展,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经济水平都比较低下,政府应该通过资金支持、创业培训、减少税金、提供技术等方式,扶持中小企业开展,帮助处于经济、技术瓶颈的中小型企业克服困难,促进产业集中;第三十鼓励兼并重组,对于林区的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小型企业,政府应该进行干预,鼓励大企业并购这些小型企业,让林区经济更加标准化和标准化,促进经济增长。
综上,虽然我国国有林区经济得到了显著开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国有林区应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方式,促进林区经济更加高质量的增长。
第三篇
一、林下经济成为农林产业结合新模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把开展林下经济作为深化林改、促进农民增收、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来抓,使这种以林下种植、养殖和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林产业结合开展新模式——林下经济,在各地区得到大力开展。2023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达3601.24亿元,同比增长71.98%。可见,林下经济已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循环经济模式,它在增加农民收入、培育保护林木资源、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开展的意见,对加快开展我国林下经济提出了具体要求,强化了政策扶持。
二、林下经济的概念及其经济特征
(一)什么是林下经济
所谓林下经济,就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合理地开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开展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
(二)林下经济的经济特征
1.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根底上开展起来的,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
2.林下经济是一种复合经济。它是包括种、养、加工以及旅游开发在内的多元化的复合经济体系,其整体功能和效益的发挥依赖于各种专门技术的投入。
3.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经济。它是以科技为支撑,形成具有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特点的生产系统,这种生产系统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
4.林下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经济。它是把林、农、牧、副等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起到以短养长、以耕代抚的作用,提高劳力、财力和肥力的利用率。
5.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