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党校
科学
发展观
形成
深刻
内涵
范文
党校科学开展观的形成及深刻内涵
人类的开展观经历了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开展观的演进。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开展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开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继承和发扬的根底上,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开展观,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开展;可持续开展;科学开展观
开展观就是关于开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开展观作为意识形态,它的正确与否,对经济社会的开展可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巨大的阻碍甚至破坏作用。进入21世纪,和平与开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特别是开展日益成为核心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立足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开展,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实践,在x大报告提出和谐开展观的根底上,在x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阐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开展观。认真回忆科学开展观的形成过程,掌握开展的规律,深入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开展的开展观
人类在谋求开展的道路上,对于“开展〞所具有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开展观。在当代,人们已经摒弃了“开展=经济开展〞以及“经济开展=经济增长〞的传统开展观,选择了“可持续开展〞的模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对开展的理解仅仅集中在经济开展和经济增长这个层面上,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以GDP产出的量的增加作为目标和衡量尺度的。实际上GDP增长的原因很多,有必然原因,有偶然原因,有可持续增长,有破坏性增长。GDP总量或人均GDP数量只有定量意义,没有定性意义,不能反映这些GDP是用什么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如何分配的,不能全面准确反映一个社会经济开展的实际水平。
传统的以量的扩张为主要目的的单一性的开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奇迹。但是,经济增长的开展观无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因素,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往往会造成两极分化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们往往要付出巨大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环境的代价,这些代价经常大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造成“无开展的增长〞。在20世纪50—73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热〞之后,由于社会的进一步开展受到了阻碍,各国开始反思这种增长战略的后果。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直接带来社会的进步,必须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开展协调起来。到了80年代初,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问题日见紧迫,人们不得不对开展的内涵重新探索,寻求新的整合性更强的开展战略。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开展〞的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该报告对可持续开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开展〞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纳。
“可持续开展观〞被广泛地称作当代具有综合集成意义的“新开展观〞,它从自然支撑系统对于人类开展的承载力出发,有着相互协调,时间持续,以人为本的集成开展模式的思想内涵,从整合的角度强调了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复合系统的整体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观〞是适应时代开展的科学开展观,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开展理念。在2023年的可持续开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包括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的代表再次郑重表达了实施可持续开展的承诺,他们在政治宣言中表示,将联合采取行动以“拯救我们的星球,促进人类开展,并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和平〞。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开展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开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什么是开展、怎样开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执政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方位下,有着与时俱进的开展观。从“开展是硬道理〞到“开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开展观,我们党对开展观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刻、更加全面,是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在执政兴国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我国的社会开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开展进行了全方位和多侧面的探索。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迅速恢复和开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任务。在致力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毛泽东也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开展目标,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就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四个现代化〞的开展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把经济社会开展置于战略的高度,牢牢抓住开展这个主题,开展的重点从以社会革命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根本国情出发,科学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开展战略。2023年春,在我国社会经济开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又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鲜明地提出了“开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虽然只有7个字,却抓住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表达了开展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速经济的开展,使得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在经济快速开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把开展是硬道理,简单化为增长是硬道理,使运行的调控目标和开展的战略目标都以GDP增长率为核心,混淆颠倒了增长和开展的关系。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开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经济开展的实践,进一步解读、充实、完善可持续开展观,党的x大报告在开展问题上强调“和谐开展〞,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开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并把可持续开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x届三中全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出了开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开展观。对于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开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开展观和“五个统筹〞开展,是在对我国经济开展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根底上形成的,标志着我党对开展观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开展观上的反映,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开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使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进入了新纪元。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观的科学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怎样认识和把握科学开展观的深刻内涵,关系到如何正确处理新时期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任务。笔者认为,科学开展观的根本内涵有三:一是要抓好开展这个第一要务;二是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开展为目标;三是要注重统筹兼顾,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1、开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并不意味着开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开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开展虽然不是开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开展的核心内涵。“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辛酸回忆和沉痛教训。我国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展望新的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有过去积累下来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但不管解决什么问题,最终都是要靠开展。经济开展是社会开展和人的开展的根底,经济根底如果不稳,“综合国力〞那么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开展。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开展放在首位。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开展
经济与社会开展的动力是人,开展的目的也是人,人的开展是经济社会开展的本质。只要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摒弃形而上学的量变开展观,才可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坚持以人为本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开展。人的全面开展主要是指人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协调开展,具体而言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首先是人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这是人的全面开展的前提条件;其次是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再次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民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开展;第四是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2023年党的x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2023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政府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开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说明“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
3、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开展,实现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拉大、区域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增加、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开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开展等等。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根底上,用协调开展模式来代替高速开展模式,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就是我们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开展、统筹区域开展、统筹经济社会开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贯彻“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开展观的根本要求。
(1)统筹城乡开展。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全面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民。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目前已经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不是单纯的支农、建农问题,而是城乡统筹开展、缩小差距的问题。
(2)统筹区域开展。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开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就必须统筹区域开展。这就要求政府继续加强对区域开展的协调和指导,全面部署和兼顾东中西各大区域的开展。要继续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上下功夫,鼓励东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开展的新格局。
(3)统筹经济社会开展。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开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2023年春季非典疫情蔓延,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不协调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兼顾社会开展与经济开展,在经济更加开展的同时,要关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由于这些领域的特殊性,政府必须承当应负的责任,在工作的着力点和财政投入等方面,及时作出必要调整,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开展。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我国是人均资源比拟少的国家,人口和资源的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此外,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又日益锋利。为了保证开展的持续性,我们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坚持方案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三大根本国策,积极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实现经济开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开展。
(5)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必须与国际经济充分接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x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开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