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1891631

大小:40.50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学 高年级 学生 自我 反思 能力 培养 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玉环县清港中心小学 罗明春 :反思能力是在数学反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分析数学反思能力的含义,把握数学反思能力的实质,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本文着重谈论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教学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自我反思能力 现状 教学策略 教学途径 一、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现状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开展,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具有相应的问题意识。同时要让学生感于质疑,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反思,并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反思,提到重要地位。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发现班级的局部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较弱,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相当缺乏。另外,我们教学的对象毕竟是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较多学生不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学到哪里算到哪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学习中没有回头看看,没有及时消化,没有查缺补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低效率的。 据有关资料对教师访谈调查显示,很少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时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首先传统教学未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教学大纲针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内容缺乏,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学的功利性影响到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都希望有比拟理想的教学成绩;对学生来说,学生更看重的是学业成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明确的要求,课堂中没有搭建足够的平台,即使老师布置,不少学生因为没法检查而留于“形式。〞再次,反思能力缺乏的学生很少制订学习方案,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归纳、总结及时复习。最后,从学生心理活动过程来说,反思能力是隐性的。 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反思的必要性,更不清楚如何进行反思。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也很少提醒学生进行及时、必要的反思,尽管传统教学一直强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策略,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我反思,但没有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和培养目标。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代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较弱,自我反思意识淡薄。 二、培养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教学策略 1.自我反思能力在促进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反思能力是一种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进程的思维能力。总体上来说,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作用体现在反思自我学习是否适宜,学习目标是否到达,解题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2.自我反思能力的根本要素 自我反思能力是学生处理如何学习,学得怎样等内部信息的思维能力,与处理来自学习、情景的外部信息的认知有本质区别。学生作为自我反思的实践者,有能力也有必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学会反思,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是培养数学元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自我反思是认识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综上所述,自我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反思自觉性、具体反思方法、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矫正学习的毅力、提升学习能力的能力。 3.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一切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自我反思即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内化过程,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通过自我反思,能使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原有认识的错误和缺乏,善于从旧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迅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自我反思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认识,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以及获得结论。 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与反思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首先要求教师有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目标意识,即要求学生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其次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根底与自我反思能力,恰当地提出反思要求,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自我反思。再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正确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课堂中的比重。从目前教学来看,关键在于减少教师的讲授份量,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时机,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有主动“反刍〞,“回味〞,给予学生必要的空间和时间,允许课堂“沉默〞。 有积极情绪支撑的反思过程是一个高效能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就要营造充满民主色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觉得宽松、自然,敢于质疑。 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抛硬币〕,可这样设计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抛硬币的游戏,写有“1〞元字样的我们称之为正面,印有国徽的一面称之为反面。游戏前,请同学们猜猜,抛出的硬币落下后,哪面会朝上? 生1:我猜正面朝上。 生2:我猜反面朝上。 开始游戏后,教师里传来异口同声的数数声,老师往高处抛出硬币,讲台下面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的望着老师,眼神里透着几许焦急,几许冲动,老师双手接住下降的硬币,并用两手紧紧蒙住不让学生看见,学生恨不得亲自掰开老师的手看个究竟…… ⑵了解自身特点,指导反思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了解自身特点作为突破口,把指导反思方法作为着力点。指导学生反思一要引导学生对所涉入的知识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对这些知识的首次认识、理解、掌握程度,以及这些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相关方面建立联系的程度。通过亲身经历这一活动,反思自己对新知识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反思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欠缺之处及补救方法。二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在一次活动后尽力去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步思考过程。三要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自我反思,提倡解出题后认真回忆解题过程,反思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从而归纳,总结形成简捷思维结构的经验。 例如在“比例尺〞一节的学习时,碰到了这样一道题:在一幅比例尺是1:2023的平面图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在上交的作业中,我发现有一位同学一开始用先求图上面积,再求实际面积的思路来做的,后来自己又在旁边打了错号,然后用了先分别求出实际的长和宽,再求实际面积的做法。针对这个细节,我问他:“你为什么后来又改了?〞他说:“这样两种做法的结果不一样,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我对他说:“你再回去想想什么叫做比例尺,等你想通了再来告诉我。〞后来他对我说: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距离显然指的是长度,而我先算图上面积,再来利用比例尺求实际面积,显然违背了比例尺的意义,自然是错误的。不过我想出了一个补救方法,因为面积是长×宽得到的,所以如果先求图上面积的话,那就应该除以两个1/2023,即:4×2÷1/2023÷1/2023,然后进行单位换算也是可以的。从学生的反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并有了新的发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考。 ⑶及时预习复习,明确反思目标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其反思形式多种多样,反思内容丰富多彩,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虽不受形式限制,但必须具有“明确〞的反思目标。自我反思目标一般有:①对学习目标的反思,每一课应搞清要到达什么样的目标,还存在哪些问题。②对学习态度的反思,反省学习阶段中自己的总体表现,约束已存在的缺乏行为表现,自我鼓励发奋图强。③对学习方法的反思,及时总结单元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习方法的利弊,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④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⑷养成良好思习惯,突出反思作用 ①撰写数学反思日记 数学反思日记的主要意图在于促使学生在稳固所学知识的根底上让学生回归朴实,在平和、宽容的环境里对这一课所得所失进行整体的反思,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反思日记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学习数学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学习习惯、合作意识、数学反思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学生通过撰写数学反思日记,可以在师生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困惑,以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学生能力的开展,为将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撰写数学反思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下面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撰写的反思日记: 4月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这一课。一开始我们复习了怎样求“无盖、通风的长方体物体的外表积〞。这些其实不难,因为前面学习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无盖就是少了上面,即求5个面的和,公式是:长×宽+长×高×2+高×宽×2。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先求出6个面的和后,再减去上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长×高+高×宽〕×2-长×宽。求通风管外表积,即求4个面的和,公式是:长×高×2+宽×高×2。接着学习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什么是体积呢?让我来告诉你: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з〕立方分米〔dmз〕立方米(mз )。 学生写数学反思日记进行反思,很好地总结和稳固了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体验到了学数学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反思习惯。 ②建立成长记录袋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习惯。考虑学生知识与班级整体美观程度,我让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袋封面,有的学生把记录袋左上角标上“成长记录袋〞,右下角写出“伴我天天成长〞;有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上半局部是贴照片与个人小档案,下面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句格言;还有的是画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的旁边还配一那么幽默小故事〔逗您一笑〕,从封面布局看,既发挥了学生的整体水平,又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袋中可以收录以下内容:最满意的作业;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解决某些问题的策略;数学小论文;解决问题的反思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成长记录袋适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如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获得了哪些进步,还需要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并组织学生在班上开展自评和互评。 三、培养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教学途径 1.在新授过程中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德·卡德的指出:私下的沉思会开展他们的内容能力,在新授课中,不能一味地把学习知识与技能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努力创造学生需要“沉思〞的内容、时间、气氛。留给学生足够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自身构建设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及时反思,反思学习过程。其中,回忆性反思、对照性反思,迁移性反思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可见,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反思,为学生积极反思创设情境提供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沉思和引导学生同伴交流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可行方法。 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送给学生一份年历,并让学生观察,看看能发现哪些数学知识,和同伴进行交流。以此翻开了学生的思路,这是一种点拨。学生很快通过观察获取了“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2月有28天或29天〞等数学知识。完成了上述任务后,再通过游戏引发了学生对闰年判断方法的思考,这又是一种点拨,然后适时指点,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总结方法,这也是一种点拨,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进行平年、闰年的判断,这还是在进行点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教师只做少量“点拨〞,不做大量讲解,问题是学生在情境中提出来的,又是在教师的点拨下解决的,学生学得热情,学得主动,思维获得开展。 2.在课后总结与复习中培养 训练学生对整节课的自我反思的具体操作是课堂留下3分钟,自我小结,这节棵我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缺乏,哪些不懂,怎么弄懂,你对教师有什么建议等等。在一个单元教学完成后,还要培养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要求列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小结本单元做错的题目,针对自己的错题出一份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