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新华社十七大五会改善民生.docx
下载文档

ID:1891512

大小:26.50KB

页数:1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华社 十七 大五会 改善 民生
新华社:十七大五会:改善民生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开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充分说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全球前列,以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生机勃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人口多、底子薄、开展不平衡的根本国情没有变,开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没有变。 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22023个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百位之后,一些农村和遥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农村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看病难、上学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还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经济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会推动经济开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泼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开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会更高,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效劳需求将全面快速增长。无论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开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重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开展更好地为改善民生效劳。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时代要求。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现有消费能力根底上挖掘潜力外,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标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发放居民消费券等方式的效果证明,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必要举措。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根本公共效劳体系,实现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效劳型政府,使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根本公共效劳成为政府重要职责,做到在不同阶段提供具有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效劳,包括全体公民享有根本公共效劳的时机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标准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开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根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开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根本生活需求的工程工程,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学难〞“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要在推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方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根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效劳,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开展中的难题。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举措,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将惠及亿万群众。 第二篇:新华社盘点202223民生大账新华社盘点202223民生大账: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新华网北京12月2023日电题:盘点202223民生大账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 202223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开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实施并不断完善一揽子方案,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共克时艰,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风浪中,通过多种措施维护百姓利益,让百姓享受到改革开展的成果。 城乡居民收入:危机中平稳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直接冲击的是企业,但最终影响的是百姓生活。工厂效益不好,失业随之增加,百姓的收入和生活必然受到影响。 面对危机,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组合拳的快速持续出击,使得中国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023.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还表达在最终消费上。统计显示,在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7%中,投资和消费是主要拉动力,其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为51.9%,拉动gdp增长达4个百分点。 此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达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达17%,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202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月又加快0.7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这一指标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也成为经济企稳上升的一个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突出,说明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说。 就业:稳固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经济下行,对百姓生活带来的直接冲击就是就业空间缩小。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4%;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上季度末持平。 受金融危机影响冲击最大的农民工再次从家乡返城。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2223年春节前,约有50%的农民工踏上了返乡之路。到9月底,已经返城的农民工到达了94%以上,农民工的就业总体上平稳。 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分析说,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有支持,包括减税和金融支持等,各地也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的政策。特别是作为稳定就业政策的“五缓四减三补贴〞的社会保险政策,切实减轻了局部困难企业的负担,发挥了稳定就业岗位的作用。 社会保障:解百姓后顾之忧 在应对危机中,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根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已有28个省份建立省级统筹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到今年9月,全国已连续69个月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根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目前,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根底,以补充保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由国有企业向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由单位职工向灵活就业人员,由城镇居民向农村居民扩展,以就业人员保障为主的单位福利制度转变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久前,国家又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直补、新农合之后的又一个重大的惠农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 他表示,在保证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和支付的根底上,国家不断探索建立待遇水平与经济开展水平相协调的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各项待遇水平,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开展成果。 保障性住房:给困难群众一个温暖的家 今年11月中旬,邻近上海中环线的XX县区“华虹苑〞工程开工,建成后将有约490套经济适用房,全部用来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需求。这将是上海中心XX县区又一个经济适用房工程。 这是各地推进保障性住房的一个缩影。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3754.37公顷,同比增加36.3%。其中,经济适用住房用地供应3390.35公顷,同比增加33.3%;廉租住房用地供应364.01公顷,同比增加72.0%。据预计,今年全年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增加趋势将更为明显。 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中央政府用于安居工程的基建投资达415亿元。截至2023月底,建成廉租房27.7万套,开工建设136万套;建设国有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住房56.5万套。 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指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迈向“住有所居〞的重要一步,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目前,202223-2023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已经出台。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抓紧制订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规划。在此根底上,形成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年工作规划。 第三篇:解读十七大报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效劳,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代表们在讨论中对于其中的“五个有〞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说,这让人们看到了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我们党惠及全体人 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更让人们确信中国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住房贵〞问题是群众关注的重点。保障总关情,民生系国运。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这充分表达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学有所教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根底。 “学有所教〞这四个大字,字字千钧,将会止住多少渴望读书的贫困学子的眼泪。XX省教育厅厅长路钢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为了让贫困孩子上得起学、读得了书,从小学到大学,一双双温暖有力的手帮助着贫寒学子。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据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代表介绍,自xx年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贴住宿费。与此同时,国家助学体系不断完善,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到去年,“两免一补〞政策已在全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