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纪
长征
胜利
演讲
稿合集
纪念长征胜利演讲稿合集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长征胜利演讲稿合集,请大家参阅。
(篇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八十九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八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答复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坚决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决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沉着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想那八十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土。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实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概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八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决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现在,我们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鼓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荣耀〞,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二)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
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冲动不已,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想起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小时候,看长征的连环画,看后我曾天真地问爸爸:“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爸爸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于是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缺乏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老师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那么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它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仓〞;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玩乐,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动画片,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零食,喝着饮料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那么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工流产,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那么国兴,少年强那么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开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篇三)
xx年,我16岁。在那个“革命〞潮流高涨的年代,我曾经参加过一次“长征〞(当时非常时兴的徒步串联),从浙赣线的江西分宜徒步走到井冈山下的龙市,还亲身经历了一场现在看来是啼笑皆非的重大变故。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读初二的我参加了保卫xx市委的“xx市红卫兵〞,造反派夺权之后,学校陷入派系之争,我这个“保皇派〞甚感无趣,离开学校去参加了刚刚兴起的“国际红卫兵〞。xx年春天,总部在北京的国际红卫兵决定在江西井冈山下的龙市(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和朱德红军会师之地),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xx地区派出四名代表与会,我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是来自旅顺的大学生,以及xx的武姓俩姐妹。
为了说明革命的决心,我们乘坐火车到江西分宜后,背着行囊徒步行走去井冈山。开春之后,江赣大地已有一丝暖意,穿着冬装的我们不一会儿就沁出汗水了。第一站是安福,走出几十里地后,又累又乏,只好坐在路边喘气,路过的老表见我们兵不兵、民不民的奇特装束,匆匆走过后瞥来一丝好奇的目光。走在停停,一百多里路走了一整天,到XX县区城已经是深夜,找到红卫兵接待站歇脚,四个人的脚上都痛得不行,老表给了热水烫了脚,才算睡安生了。
第二天清晨就急急起床赶路,向第二站永新进发。当天晚上下了一会儿春雨,路越发的不好走,一会儿就要系一下鞋带,速度明显比第一天降低许多。到永新的公路要穿越好几条大河流,比较宽的有泸水、竹江、禾水等几条江河,汽车都要下客摆渡。好似是在禾水江摆渡时,有两伙老表为谁先上船争吵起来,眼看就要动手,船也开不走了,我和大学生对看了一眼,迅速从怀里掏出两把铮亮的驳壳枪,翻开保险机,指着两边的人喝道:不许吵,老老实实排队。老表们哪见过这种阵仗啊,脸色发白的停了争吵。两把快慢机驳壳枪是xx总部借给我们的,是从虹口一个剧团“扫四旧〞时缴来的道具,原本是让我们带着壮壮胆(一行中有俩女生),没想到起了这么个作用,也算歪打正着吧。
从安福到永新有将近不到二百里地,要过好几个渡口,走走停停的,用了两天时间才走完。好在那时候大的地方都设有红卫兵接待站,有用餐和睡觉的地方,省了许多麻烦。近三百里路走下来,我们也变得精明了:走路会越走越热,就把厚厚的冬装脱掉几件,打到背包里去,走路自然利索许多;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瓶装水,每到一个接待站就向老表讨开水,把几个军用水壶装满,也就不怕口干舌燥了。
过了XX县区城,就开始进入井冈山余脉了,公路是绕山修建的,背着行囊水壶还有那把造的维妙维肖然而沉甸甸的驳壳枪,在初春的太阳下走得是大汗淋漓,望着一个接一个的山头,真恨不得马上长出一对翅膀来,飞越关山,快点飞到井冈山下。奇迹终于在三湾出现了。在永新到古城途中的深源山附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