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育人重于育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1889990

大小:33.84KB

页数:2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育人 重于 育才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院长 钱颖一 开学典礼 致辞
育人重于育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钱颖一 在汉语中,“人才〞是一个词。但“人〞与“才〞并非一回事,“育人〞与“育才〞也并非一回事。 在我看来,“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人〞,强调的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形容“人〞的词那么是自由、快乐、幸福。 中华文化的传统,从来都重视“做人〞。“四书〞中大学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目的是人,是人的善与道德。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取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做君子的条件,也是讲做人。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开展落后,所以要科学救国、技术救国、实业救国,教育重心转向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育才〞开始压倒“育人〞。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人是推动经济开展的力量,人才是加速经济开展的动力,“育才〞随之变成了教育的主要目的。 但是到了今天,“育人〞应该比“育才〞更重要。人的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开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诉你说真话的价值。学者龙应台曾这样解读人文:文学使你看见可能更真实的世界;哲学使你有了走出思想迷宫的可能;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学让你“看见〞,哲学让你“定位〞,历史让你“连接〞,这些都是人文的价值。 人格养成是育人的根底。对人格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人格底线。说话有底线,讲真话;做事有底线,有原那么;做人有底线,有良知。有学者曾经批评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学过很多知识,善于利用制度的缺陷和传统的弊端,但缺乏人格底线。大学中聚集了很多有才的人,如果人格高尚,他们的正面作用会很大;反之,负面影响也会不小。 人生既有对开展的梦想,更有对意义的探索。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进入大学,就应该反省人生,思考人生的起步。反省人生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同学们应该把自己的个性开展放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之中。 同学们有很多梦想,可能大多是关于如何成才的。但是,我更希望你们思考人之为人的要义,思考人文、人格、人生,思考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开展。我向你们提出的要求是:理解人文价值,坚守人格底线,反省人生意义。 第二篇:钱颖一院长在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人〞重于“才〞2023202302钱颖一院长在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人〞重于“才〞 2023-2023-0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新生们: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学院都在这里欢迎新同学,祝贺同学们在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之后,进入你们梦想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今年正值清华经管建院30周年,你们在此时成为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实属幸运。 清华经管学院建院于1984年。它的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经济管理工程系,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清华在1926年建立的经济学系,这是那年清华首批建立的17个系之一。当时清华还不是大学,叫做“清华学校〞。在此之前的一年1925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史称“一级〞。作为一所大学,清华在中国的起步并不很早。 这是我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之后连续第八年致辞本科新生。我在每年本科生开学典礼讲话中都有一个主题。在2023年开学典礼中,我讲的是知识的“有用与无用〞,是讲“学什么〞。针对时下短期功利主义盛行,我告诫同学们不要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眼光,很多短期无用的知识在长期是有用的。在201 3年开学典礼中,我讲的是“学好与好学〞,是讲“如何学〞。我特别强调 能力培养,劝说同学们要从中学时期的“学好〞转变到大学时期的“好学〞,并提供了“好学〞能力的五个要素,就是“好奇〞、“好问〞、“好读〞、“好思〞、“好言〞。 “知识〞和“能力〞是关于如何“育才〞的两大根本要素。但是大学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才〞吗。我认为不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不是“人才〞,而是“人〞与“才〞,而且不是讲“人才〞的培养,而是讲“人〞的培养,讲人的“价值〞。“价值〞、“能力〞、“知识〞的整体构成了我们学院“三位一体〞的本科教育。 在中文中,“人才〞是一个词,并不是“人与才〞。事实上,我们通常都把“人才〞简单地落脚为“才〞。古人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讲的是“才〞。我们今天讲的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讲的也是“才〞。像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还特别强调“拔尖创新人才〞,讲的还是“才〞。所谓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讲的仍然是“才〞。 现在有必要把“人〞与“才〞拆开来看。“才〞的英文是talent,而“人〞的英文是humanbeing。我们使用的“人才〞一词,确切地说,是指“人中之才〞。而“人中之才〞不同于“有才之人〞。“人中之才〞强调的是“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而“有才之人〞强调的是“人〞,人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而形容“人〞的词那么是“自由〞、“快乐〞、“幸福〞。 我们学院聚集了清华乃至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今天同学们能坐在这里,本身就说明了你们都是才子。“育才〞当然是我们学院的责任,我曾讲过很多有关“育才〞和“成才〞的道理和方法。然而,今年我们在总结学院建院三十年的三条重要教育理念时,第一条是“育人〞重于“育才〞。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说的。从被教育者角度看,那么是“成人〞重于“成才〞。这里都是讲“人〞重于“才〞。 “人〞重于“才〞确实是我们学院的传统。我们学院首任院长朱镕基在2023年4月回学院时,就在这个报告厅中——当时我在他的旁边——对经管学院的学生们说:“做人〞比“做官〞、“做企业家〞更重要,就是讲“人〞比“才〞更重要。在2022年6月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就是你们刚刚参加大学开学典礼的地方——朱院长在“离任演讲〞中说,“为人比为学还要重要〞。1992年清华电机系建系六十年,朱镕基作为系友致信,引述他上学时的系主任章名涛的话,强调学生要先学“为人〞,再学“为学〞。三次讲话,都是讲“人〞重于“才〞。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尽人皆知。但是它的出处和原始用意,却非每一个人都清楚了。它是出自一篇整整一百年前教清华学子“做人〞的演讲。1914年,清华建校刚三年。梁启超到清华演讲,题目是“君子〞,对应的英文是gentlemen。梁启超以“君子〞寄语清华学子,强调的是做人:清华学子,首先要做君子,之后才是做才子。在演讲中,他引用了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的是做君子的条件。他还引用王阳明的话,“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说明“做人〞比“做事〞更难。正是由于此篇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成为了清华的校训。虽然我们把这个校训常挂在嘴边,却容易忽略这是一篇教导清华学子“做人〞、“做君子〞的文章。 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教育的传统,从来都是重视“做人〞的传统。“四书〞中大学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几乎每一个中国教育者都常引述的一句话,讲的是大学的目的是人,是人的道德,是人的善。中国文化中的做人是非宗教的,这是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 但是这个重“人〞的传统后来发生了变化,使得重“才〞逐渐压倒重 “人〞。直接原因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开展落后于西方了。落后就挨打,因为西方有枪炮,西方有科学技术。所以我们要科学救国,技术救国、实业救国。因此教育就转向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转向对“才〞的培养。不仅在中国,在所有落后国家实现追赶中,都是一样的。 不过这种由“人〞向“才〞的转向在中国近年来走向极端。过去35年,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和开放,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经济增长似乎变成了唯一的价值和目标。即使当下讨论的转变开展方式,创新驱动,也仍然是把经济开展作为目的。在这种思维中,人是推动经济开展的力量,人才就成为加速经济开展的动力。“育才〞也随之变成了教育的目的。 同学们进入经管学院,都要学习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人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是生产要素。劳动力中就包括了“才〞的奉献,它使得人作为投入品更具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经济活动的工具。但是,人在现代经济学中又是消费者,是享受消费品的主体,其幸福程度用人的“效用函数〞来度量。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经济活动的目的。所以在现代经济学中,人不仅是工具,也是目的。在康德看来,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工具。康德的哲学使得“人是目的〞这一价值更加清晰和突显。无论如何,只要人是目的,不仅是工具,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育人〞。 我们学院是如何培养“人〞的呢。上个月,学院本科教育改革“通识教育与个性开展相结合〞获得了每五年评选一次的国家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在这个改革中,我们首先确立了“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两大教育目标。我们把培养“现代文明人〞放在培养“杰出人才“之前,并且是对每一位学生而言,而不是只对少数杰出人才。 在我看来,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因而人的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开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都是社会科学,而人文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我们说人文学科,但不说人文科学,因为人文不是科学,而是价值、是判断、是解读。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科学进步与人文进步并举的。如果说科学是为了做事,那么人文是为了做人,做有品位的人。科学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诉你说真话的价值。人文 在清华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传统。在清华大礼堂中悬挂着一块匾,是清华1926级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礼物,上书“人文日新〞四个字,就是一例证。 曾经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任教的龙应台女士是这样来解读人文的:文学使你看见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可以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思想迷宫的可能;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学让你看见,哲学让你定位,历史让你连接,这些都是人文的价值。 以人文为根底的人格是做人的准那么。人格养成是人的教育的根底,也是清华的传统。20230年前梁启超谆谆教导清华学子要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老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推崇“整个之人格,而不是人格之片段〞的教育。我们学院今年提出学院核心价值:对己/正直老实、对事/敬业尽责、对人/尊重宽容,第一条就是讲人格。“完整人格〞是对人格的较高要求,正直老实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而对人格的起码要求就是人格底线。说话有底线,就是说话讲真话;做事有底线,就是做事有原那么,做人有底线,就是做人有良知。人格的底线就是文明人的底线。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曾经批评我们的一些精英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评的不是一般的利己主义者,而是那些学过很多知识,善于利用制度的缺陷和传统的弊端,同时又没有人格底线的利己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一些智商高(甚至也情商高)但人格低的“成功〞人士,他们往往是为了到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精英大学中聚集了很多有才的人,如果有人格,他们的正面作用会很大;但是如果没有人格,他们的负面影响也会不小。这在近期的“反腐〞中可见一斑。 人生既有对人生开展的梦想,更有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