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山东省
临清
实验
高中
政治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试题
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检测高二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试卷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须知: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不涂答题卡,
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
1.以下属于文化的是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科学开展观 ③古代四大创造
④千年古树 ⑤园林雕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
2.关于文化,以下观点正确的选项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局部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局部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于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中澳双方同意于2023年至2023年在中国举办“澳大利亚文化年〞,20231年至2023年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答复3—4题。
3.两国都十分重视澳人利亚文化年、中国文化年的举办。这说明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表达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经济开展是文化开展的前提和根底
4.有人说:外国文化年和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想中“以文促经〞的考虑。这说明
A.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开展
B.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一定的文化反作川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人影响
D.文化开展始终与经济开展同步
5.成语“耳濡目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6.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
①价值观念 ②身体健康 ③风俗习惯 ④文化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就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主要说明
A.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世界文化
B.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界限
C.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成认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前提
D.各民族文化之间既存在差异,又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局部
8.成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那么是
A.平等互利 B.理解个性 C.一律平等 D.共同繁荣
9.秦朝派兵平定南越后,采取了战略性的移民措施,长期共同生活使中原的文字、语言、习俗、信仰等传入南方。这说明
A.人口迁徙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B.文化的传播没有规律可循
C.强势文化的传播往往依靠暴力 D.先进文化总是同化落后的文化
10.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苟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开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开展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开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开展
11.海外华人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大,但海外的华人对春节都非常重视,过得热烈,因为
A.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庆祝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春节只是中国人的节日
C.传统习俗是民族的精神火炬
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国家的开展道路影响深刻
12.传统服装是传统文化的一局部,但只能说是传统文化的“皮层〞,而那些浩瀚典籍,诸子百家的思想,伦理道理观念,那些血肉骨髓,才是传统文化真止的“内核〞,如果一味专注于羽扇纶巾、津津乐道于峨冠博带,或者只是套上一件“汉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文化“复兴〞。上述观点
A.一否认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B.肯定了现代文化的优越性
C.属于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 D.抓住了文化传承的根本
13.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剧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①继承是为了开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开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开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源泉是
A.社会实践 B.人民群众 C.文化继承 D.人的全面开展
15.改革开放30年来,约有数万条新词产生,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北京奥运会、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等。这一事实说明
A.人类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人类文化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人类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D.人类文化先于人类实践活动
16.作为文化的根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开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
A.文字 B.史书典籍 C.音乐 D.绘画
17.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今日西方教育家断言:“不提高就死亡。〞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B.终身学习,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开展
C.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
D.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8.“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表达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答复19~20题。
19.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人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A.多样性 B.包容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20.对上题所说的特性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它能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②它能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它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下面三幅图片展现的是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在相互见面时的一些礼节。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2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了中华民族
A.民族文化的广泛认同感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民族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义是世界的
23.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
A.中华文化包含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性
B.中华文化指导着各民族文化的开展
C.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D.各民族文化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24.以下成语或典故中能反映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A.同舟共济 B.三顾茅庐 C.舍生取义 D.愚公移山
25.“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股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表达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止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据此很多人认为,“我们只要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开展〞。
请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这个观点。(9分)
27.2023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开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具体表达,是山东在新起点上开启的开展新征程,是实现科学开展的新要求,是经济社会开展面临的新机遇,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山东省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强省的建设(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