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中长期
科技
发展
工作计划
区中长期科技开展工作方案
一、序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达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开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世界性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参加wto后,农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加速。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及其转化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同时,科技投入缺乏,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农业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难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开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x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承担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开展的科技创新、示范、辐射和带动的历史任务。自示范区成立以来,科技工作围绕经济建设,按照应用根底研究、科技攻关及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三个层次安排部署,突出新产品研制和行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条件平台建设。科教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初步形成,科教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以生物医药、环保农资、农产品深加工、农牧良种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扩大,政府推动下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正式启动。整体上来看,科技在示范区经济社会开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有了突破性进展。x目前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各类科技和管理人员上万人,科技创新人才70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6人,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奉献专家69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3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659人。“十五〞期间,累计取得科研成果805项,其中,获奖成果156项,获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142项。2023多项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一批如体细胞克隆山羊、生物农药创制、胚胎干细胞研究、杂交小麦育种、节水农业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重要成果。在西部地区16个省(市)建设了15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入区企业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示范点和原料基地1400个左右。对外示范辐射效益由每年20亿元左右增加到2023年的60多亿元。先后成立了示范区创业效劳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专业孵化和科技中介效劳机构,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由1997年的32%提高到2023年的47%。为示范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率先实现跨越式开展,发挥科技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开展根底。
示范区科学技术开展虽然取得了较显著成绩,但由于受地方经济实力、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科技开展根底等条件限制,科技对全区经济开展的奉献率还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出x科技资源的潜在优势。科技开展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二是科技资源集成和整合不够;三是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和效劳体系;四是地方科技经费投入缺乏;五是科技开展与地方经济开展的结合度不够;六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结合x开展实际,我们必须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x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努力构建和谐、创新的新x。
二、指导思想和根本原那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开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开展〞战略,发挥共建优势,整合科教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推进示范、强化带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人才为根本、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迅猛开展的创新型开展道路。
(二)根本原那么
1、根底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原那么。在抓好优势学科根底研究、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同时,加强区域性重点产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强化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
2、重大集成创新工程研究开发和单项关键技术突破相结合的原那么。在抓好单项技术研究开发的同时,重点强化以重大产品和新兴特色产业为重点的集成创新研究,加速产业化开发进程。
3、科研开发与节约资源相结合的原那么。在抓好增产技术研发推广的同时,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约技术和平安技术的研究开发,重视产业间的增环加链,促进示范区经济开展由资源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
4、科研开发与根底条件平台建设相结合的原那么。在抓好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根底条件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5、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的原那么。实践证明,必须通过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消化、吸收、嫁接改造与自主研究开发的紧密结合,才能造就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现跨跃式开展。
6、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那么。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强化政府宏观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根底性调节作用。
7、增加人才总量和优化人才结构相结合的原那么。在全面提高示范区广阔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加强学科带头人、技能型人才和兼具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尽快培植企业家队伍。
三、战略目标
到2023年,在动植物育种、动物疫病防治和人畜共患病防治、农业与资源环境、生态修复、食品精深加工、旱作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研发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性成果。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掌握一大批重要的知识产权和产业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科技产业和产业群,培养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奉献率到达60%以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基地,成为干旱半干旱农业高新科技重要的辐射源,中国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熟农业高新技术的集成推广中心、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信息辐射中心。
四、重点任务
(一)积极推进十大领域的科技创新
紧密围绕干旱半干旱农业开展问题,加强根底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不断增强科学研究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重点支持的科技攻关领域为:
1、农作物遗传改良技术研究。以农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为突破口,以优质、高产、高效、平安为目标,利用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农作物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价以及抗病虫、耐旱、优质亲本的创新,为农作物遗传改良、优异种质资源开发、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奠定根底;以粮油作物、园艺作物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强化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体系建设和新品种选育,培育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不断优化并标准制种及其中试技术体系。
2、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规律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以农作物主要病害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植物病理学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在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系统研究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关系、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理、重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成灾机理、作物抗病性机制及抗病性合理利用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农作物主要病害防治的关键技术,建立病害预警体系和综合防治体系,为持续有效地控制农作物主要病害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
3、畜牧优良新品种选育及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以肉牛、奶牛、奶山羊等为重点,研究优良种质资源开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主要畜禽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开展检疫诊断试剂盒、高效疫苗、新型兽药开发及预防技术研究。
4、高效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与信息化技术研究。重点进行设施结构优化与配套设备开发、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应用、设施农产品无公害贮藏保鲜技术、日光温室低温危害防御技术研究与示范,筛选出新型优化的设施结构类型。研究开发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实时土壤水肥光热探测技术,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效劳技术及设备,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及虚拟农业技术。
5、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以粮、果、菜、肉、奶等农副产品为主,通过生物技术、膜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纳米技术和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加工领域的研究应用,重点开发农副产品及农业废弃物的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农产品产后保鲜减损和绿色储运技术。
6、环保型肥料、农药及生态农业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加强植物源农药的深层次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研制系列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制作技术及工艺,研制大田农作物以及经济植物专用肥料。开展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功能恢复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
7、旱作农业技术研究。以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研究大宗农作物生产保墒灌溉技术、果树高效灌溉技术、雨水高效利用调控技术,开发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在旱作农区,选育适宜品种,开发有效的集雨技术、保水技术和保水新材料,建立农作物现代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富有旱区特色的高效种植模式,为农作物栽培技术精准化提供强有力的成果支持。以水土保持、节水、循环用水和防治污染为重点,开展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综合技术研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留住天降水、控制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和科学用水。
8、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水土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荒漠化改造技术、天然林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技术、新型生物资源的筛选与开发,突发性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等。
9、中药新药创制及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名优中药材良种选育,开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化学技术创新药物。开展重大疾病防治技术和保健品、化装品的研究开发。
2023、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肥料、材料的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生物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秸秆干发酵及其配套技术、组装式沼气发酵装置及配套设备和工艺技术,生物基新材料和化工产品等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等。
到2023年,力争建成1-2个国家实验室和5-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20230项以上,获得关键性技术专利500项以上。力争旱作农业学科方向到达国际水平;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植物病理学、临床兽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等7个学科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形成3-5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团队。
(二)强化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开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是示范区开展的根本出路。根据x的根底和优势,结合国内外的开展趋势,重点围绕示范区产业开展强化技术创新与开发。
1、良种繁育
(1)作物良种
以小麦、玉米、油菜、果树、经济树种、蔬菜等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强良种快速繁育技术开发,推动良种产业化。开发良种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