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宁波电大社会学概论.doc
下载文档

ID:1886518

大小:25.50KB

页数:1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宁波 电大 社会学 概论
宁波电大社会学概论   宁波电大社会学概论  考试内容:4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19世纪30年代 孔德  2、整体性 综合性 现实性 应用性 建设性和批判性  3、描述功能 解释功能 预测功能 标准功能 社会批评功能 教育功能  4、康有为 群学 严复 群学肄言  5、整合功能 交流功能 继承和开展功能 导向功能  6、平稳性 封闭性 整合性  7、文化特质 文化从 文化模式  8、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文化增殖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D 5、A 6、A 7、C 8、C 9、B 1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BCDE 4、AB 5、ABCD  四、名词解释题   1、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作为整体,从个人和社会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根底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3、社会结构:社会构成诸要素之间比拟持久而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4、社会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关于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标准体系。   5、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6、联系:社会学属于特殊层次,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一般层次,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五、简答题  1、 区别:1研究对象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开展一般规律,人类历史全过程,社会学研究具体社会形态中的社会结构、运行过程、研究特殊规律。2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抽象和运用根本原理的演绎,社会原是对社会事实的实证研究和经验材料的分析、概括。3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整个社会历史的理论原那么,对每一门具体科学都有指导意义,社会学是帮助人们认识特定及其运行规律,为促进社会开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具体的科学帮助。  2、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产生、存在和开展的根底是物质生活活动。  3〕人与人的交往是联结社会的纽带,社会具有联系性。  4〕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5〕社会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有机体。  3、 社会指标指衡量社会状况的数据项目及其具体数据〔数字、符号等〕  1〕反映和监测功能 2〕预测和方案功能 3〕比拟和评价功能   4、1〕文化是社会、民族、群体分野的标志  2〕文化是社会体系形成的根底  3〕文化使人成为社会的人。  六、论述题  1、功能:1〕行为导向功能 2〕社会整合功能 3〕文化承续功能〔一定要联系实际〕  2、例如:1〕孔孟之道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思想,在封建社会中有正面影响,如仁政、爱民、教育等;也有负面影响,如忠君、愚孝、男尊女卑等;在当带中国也有正面影响,如于丹论语心得,听者甚众,反响热烈;也有用于企业管理,如用仁爱之心对待员工;但也有负面作用:认为中国有孔孟之道,传统文化就可以了,不接受外来先进文化,甚至用孔孟之道代替马克思主义。2〕老子的哲学思想、辩证法一直在影响中国人的世界观。  第二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初始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 开展社会化 再社会化 双向社会化   2、家庭 学校 伙伴群体 工作单位 社区 群众传媒   3、模仿阶段 嬉戏阶段 博弈阶段   4、感受角色 领悟角色 实践角色   5、暗示与模仿 竞争与冲突 顺应与同化 合作   6、电子邮件 网络论争 快速文件传输 万维网   7、恐慌 谣言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C 7、B 8、D 9、C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 3、ABD 4、ABCDE 5、ABCD  四、名词解释题  1、人的社会化:是人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人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的文化知识、生活技能和社会标准,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从而适应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开展下去的过程。  2、角色扮演:为一个人按照这些角色所要的行为标准去行动时,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3、角色集:每个人总是承当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当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就构成了角色集。  4、同化:是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5、集合行为: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同共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反响的行为。  五、简答题  1、1〕学习生活技能。  2〕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开展。  3)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   4)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2、1)通过工作,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根本社会关系。  2)职业不同,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过程和经济状况也不同,因而人的社会状态呈现出鲜明的职业特色。   3)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而影响人生目标和社会化目标。  4)人的工作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的调适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表现为适应职业目标的角色学习过程。  5)培养组织和竞争、协调等意识。  6)工作单位组织领导的施教,是现代社会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3、合作是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到达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根底是:1)情感接近 2)思想一致 3)动作配合 4)相互信任。  4、特点:新奇性、消费性、周期性   作用:1)积极功能:表达社会感情,形成社会风气,增加社会的同质程度,传播新的价值观念,促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社会控制。   2)负功能:会刺激起人们的攀比心理,甚至促使人们讲究新奇、冒险等,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六、论述题  1、一是要角色确定:首先要了解社会对角色期望,其次要愿意接受角色标准要求、履行角色标准,这就是角色化同。   二是要社会角色实践:首先要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次是衣着、仪表、言谈举止。如:秘书、营业员。  2、网络上瘾指人们完全沉浸在网络社会那虚拟化的生活世界之中而不能自拔。把网络看作他们生命的全部,只要一天不接触网络,就会感到手足无措。忘记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了解,忘记了自己还需承当现实社会赋予的责任。   解决方法:1)限制上网时间;   2)多参与社会活动;   3)多与家人,同事,朋友交流;   4)了解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区别,自觉解瘾。  第三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规模较小 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 人际关系亲密 非正式控制  2、家庭 儿童游戏群体 邻居 朋友圈子  3、核心家庭 夫妻家庭 主于家庭 联合家庭 隔代家庭 单亲家庭  4、方案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5、一定数量的人口 一定的地域 社区的特色文化 社区意识 社区组织 社区生活设施  6、自然形成 社会组合 农村建设  7、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C 5、D 6、D 7、C 8、B 9、C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BC 4、ABCDE 5、BCD  四、名词解释题   1、正式群体:指为完成由较高层次系统所规定的工作和任务,依据一定的章程,按照某种正式手续而建立的群体。   2、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3、社区:是生活在同一地域,具有特定的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维系为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4、城市社区: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产业,并有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5、城市化:指农村社区不断转变为城市社区及农村人口不断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五、简答题  1、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2)有一定的群体共同目标;  3)群体成员关系确定,且具归属感;  4)有一定的行为标准;  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2、1)个人社会化的根本场所  2)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深  3)满足人的多反面的需要  4)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面影响:1)过分开展会抑制个人的开展;   2)价值追求与社会开展要求不一致时,会损害社会利益。  3、1)通过一定手续参加的成员;  2)有明确的特定目标;  3)标准性的章程;  4)权威的领导体系;  5)物质根底。  4、1)农村社区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2)人口密度底、人口规模小。   3)家庭在农村社区中占有重要地位。   4)生活简朴、自给性强。   5)思想工具有强烈的小生产都意识。  六、论述题  1、1)城市居民以工商效劳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的谋生方式。   2)城市社区的人口密度高,人口聚的规模小。   3)城市居民的异质性高。   4)生活方式多样化。   5)家庭的职能减少,地位降低。   6)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感情色彩淡薄。  2、城市化指农村社区不断转变为城市社区以及农村人口不断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应注意问题:a.城市规划问题 b.交通问题 c.外来人员的居住、医疗、就业以及子女教育问题 d.社会治安问题 e.防止出现贫富区域分化问题  第四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破坏性 普通性 复杂性 差异性  2、社会生产力落后 政策失误 自然灾害 社会转型  3、普遍性 强制性 依赖性和多向性  4、政权 法律 道德 宗教 社会舆论  5、限制 管理 协助 参与  6、自然环境 人口 文化 信息传播  7、经济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8、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C 7、A 8、B 9、C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 4、ABCD 5、AC  四、名词解释题  1、社会问题:特指那些严惩破坏社会秩序、障碍社会进步与开展,影响到社会多数成员公共生活,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而需要运用群体的力量来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  2、人口问题:指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开展不和谐、不相称的现象。  3、社会控制:制通过社会力量使个人或群体遵守社会标准、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程度提高的过程。  4、社会越轨:指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个人和群体违反社会准那么的行为,是一种对社会准那么的偏离和异常行为。  5、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