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解放思想
发展
中医药
工作总结
2023年解放思想进展中医药工作总结
我院自省卫生厅“解放思想,进展中医药〞大争辩以来,依据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经院办公会认真争辩,屡次组织全院职工学习,争辩有关文件精神及上级活动的宗旨和要求;针对医院精神专科的特点,围绕振兴中医,推动医院中医学科进展,把中医治疗精神疾病、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扎实卓有成效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为切入点,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大争辩活动实施方案。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大家首先生疏到精神卫生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精神障碍与各种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竞争剧烈,因精神紧急而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多,据2023年其次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精神残疾614万人。另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有1600万重型精神疾病患者、600万癫痫患者、3000万受心情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近几年大中同学中的精神卫生问题也在大幅上升,充分说明我国教育、精神疾病的防治方面所存在的严峻缺陷。精神卫生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大多数精神疾病至今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缺乏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手段,一旦患病,治愈率低、病残率高。在我国,精神疾病也是造成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缘由。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轻重精神疾病患者已经超过1.3亿;中国的精神疾病负担已排在疾病总负担的第一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严峻的社会问题。
二.争辩中比照觉察出了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优势。祖国医学早在?内经?中对精神疾病就有记载,且对精神障碍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较系统的描述。中医药能就地取材,方法简洁易行,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中能发挥特色优势。中医认为,情志疾病与腑脏气血、阴阳失衡等有亲热的关系,接受自然 中草药调理阴阳,更是治疗情志疾病的重要环节。中医的辨证施治、异病同治,在情志病的治疗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优势。中医药在漫长的进展历程中,很早留意到心理因素对机体功能和疾病发生、进展、预后的影响。中医疗法心身合一,蕴含哲理,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有数百种,方剂数千个,针灸及食疗处方数以千计。针对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激情刺激疗法、言语开导疗法、修身养性疗法、中医行为疗法、音乐疗法、导引吐故疗法、药物和针灸等中医心理疗法,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既削减了复发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又明显降低了化学药品的用量和副作用。
我院自1973年建院以来,中医药在精神疾病的防治及订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响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对中医的脏躁、不寐、健忘、失眠、惊悸、头晕、头疼、郁症、癫症、燥症等情志疾病做了较深化的争辩,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先后做了?礞石滚痰丸治疗精神分裂症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比照争辩?、与上海精神卫生争辩所金国章教授合作的?左舷千金藤啶碱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争辩?,探讨了中医提取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中药剂型转变的可行性,该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用逍遥丸、血府逐瘀汤、柴胡舒肝散、甘麦大枣汤、癫狂梦醒汤、顺气倒痰汤、生铁落饮、朱砂安神丸等方加减,辩证施治,治疗各类精神疾患;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抗精神疾病药物引起的闭经、化湿祛痰法治疗药源性肥胖、流涎、便秘、震颤、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响都取得良好的疗效。总结出情志疾病的腑脏辨治和气血辨治方法,先后撰写论文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调整阴阳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先后做了?穴位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比照争辩?,将中医的分型、西医的量化有机结合起来,为深化争辩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供给了资料和依据,使中医治疗更具有系统化。?阶梯式定点穴位刺激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争辩?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穴位注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37例疗效观看?在,中国针灸>>发表;?耳穴贴压治疗治疗药源性便秘218例效果观看?等疗效牢靠。
中医心理学应用前景宽敞。中医早在?内经?就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医学思想,重视和畅情志、摄养心神、性命双修,制造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心理卫生原那么和方法。应用如豁达法,对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起到了乐观作用。现代不少精神病学家也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重要性。故在中医调畅情志的方法与西医的心理询问相结合有利于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对康复期的病人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大争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觉察的问题
1、中医新技术应用少,诊断手段简洁,利润低,经济效益差,中医不赚钱,中医师就没有地位,资金投入少,为了医院生存,一些单位只重视收入高的科室,无视中医科的建设。致使中医药不但得不到进展,而且逐年萎缩。
2、长期以来,政府对中医药行业管理相对宽松,对非法行医人员打击力度不够,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懂医学、无行医资格的人也打着中医的牌子招摇撞骗,致使一些人对中医药产生了疑心,有的医生也直接说中医不治病,不推举、不支持病人用中医治疗。歪曲了中医的实质内涵。中医药的应用受到影响。
3、精神病人大局部不成认有病,无自知力,服药、治疗都是被动进行,中医汤剂服用及针灸等都不易取得急性期病人的合作,应用起来存在确定的困难。
4、现行的保险制度,很多新药、贵药都已进入医保项目,而一些传统的中成药,在精神科常用的如六味地黄丸、复方芦荟胶囊等中药照旧是自费药,限制了医生的应用,中医药在这个保险体系中没有受到很好的疼惜。
5、房屋和人员相对缺乏、设备陈旧、人员断层,无条件设立特地的中医精神科病房、专职的煎药人员和必要的诊疗设施。严峻制约了中医药在精神科的应用。致使一些中医院校毕业生也不得不改做西医。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和意见建议
自开展解放思想、进展中医药活动以来,对300名病人进行了中医药治疗精神病是否认可的调查争辩,结果显示:认为重要毒副作用小,只情愿服中药,不情愿服西药治疗的96人,站百分之32;情愿中西药并用的178人,占59.33%;情愿服中药,但怕麻烦的11人,占3.67%;只情愿服西药的15人,占5%.大局部人因担忧西药的副作用而倾向中医药治疗
1、加强宣扬,营造气氛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珍宝和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富强进展做出了巨大奉献。中医药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进展。疼惜和进展中医药、弘扬民族文化是卫生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单位要乐观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乐观宣扬报道本单位中医药工作新进展、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及优秀中医人才,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进展气氛。乐观参与卫生局组织的养生保健宣扬月、世界传统医药日等各种活动,宣扬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同行认可,坚持中西药并重的方针,中西医优势互补,充分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的空间,为宽敞人民群众供给平安、有效、经济、便利的治疗方法。
2、医院正在开发改造之中,等改造好了,建立特地的中医精神科病区,配备爱岗敬业、喜爱中医的专业技术人员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各类精神疾病的争辩。努力扩大中医药在精神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3、加大中医药在精神病防治方面的科研力度,在发扬传统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根底上,探究出更适合精神科应用的、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多在提升中医中药的科学性方面下功夫。
4、建议医疗保险扩大中医药报销名目的范围,大幅度提高中医药适宜的报销比例,使群众真正享受到中医药的实惠。也便于中医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5、争取中医药在轻型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在重型精神病人治疗中的结合应用。
6、善语导便,修身养性,心病还须心药医
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对心理疾患病人强调善语导便,加以疏导。所谓善语导便,包括好言劝慰,或解释疑心,或支持保证等诸多心理上的抚慰,相当于现在讲的心理治疗,也就是心病治认真药医的意思。我国有名的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格外强调怡情撮生,对情志不遂所致的疾病,更是要求从自身修养方面下功夫,比方要求要舍名利〔淡薄名誉、地位、财宝〕、除息怒〔节制喜怒哀乐〕、去声色〔远离声色〕、淡味道〔清淡饮食〕、静心深〔安逸精神、心理〕,尽管这些都不是那么简洁做到的,但这是修身养性、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我们现代人也讲究养身先养心,要求做到宽心〔保持宽松、随和的心态〕、怀有善心〔时时事事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自己的心境也会得到劝慰〕、处处静心(心如止水,不为名利困扰)、时时定心〔豁达乐观,喜乐无愁,纵有不快,也一笑了之〕、常树信念〔对失意坎坷不灰心、不气馁、对生活抱有信念〕,有时还必要有一点点的马虎〔不要事事斤斤计较,学会难得糊涂一点〕。当然,这些对有心理情志疾病的人来说是难为了一点,但结合病人各自的实际状况做这样的启发、交谈,有时也是能起到很好的怡情悦性作用,而且往往也是很重要的。
7、治未病的理念始终贯串于中医的医学实践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不仅仅指导着临床对于躯体疾病的预防,在中医心理卫生思想中,也渗透着治未病的理念。精神疾病病程冗长,简洁迁延,严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大精神病防治力度,组织专业人员到社区讲座,进行健康指导,用中医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医学思想、指导人们正确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加强自我调整以预防疾病,四气调神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调七情之偏颇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涵徳养性以适应生命过程的变化等方面,对保持心身健康具有确定的指导意义。
8、在世界中医药发祥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现状不仅与其辉煌的历史极不相称,而且还与世界的潮流极不协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为难和哀痛。中国特色的医疗制度,应当是中医西医都得到疼惜,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医疗人员的待遇上,尤其是对中医应当有政策的倾斜,中医需要疼惜!从立法入手,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进展的社会环境是振兴医药事业的根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