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职大
学生
特质
培养
研究
思考
关于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的研究与思考
摘 要:高职大学生可塑性强,正是进行特质培养的良好时期,做好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高职大学生物质培养的内涵与意义出发,探析了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的问题与现状,并提出了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物质培养 途径与思考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高职院校也越来注重学生特质培养。高职大学生可塑性强,正是进行特质培养的良好时期,做好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特征,建立系统性的培养途径,实现对高职大学生全方位、全過程的特质培养。[1] 一、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的内涵与意义 “特质〞一词意为特有的内在素质,把“特质〞引入高职大学生培养中,目的在于以此衡量大学生是否具备了独特的能力和素质。由于个体开展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从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角度看,他们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从企业需求角度看,不仅要求全面的人才,同时还要细化和强化高职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某些“特别〞的能力和特点。只有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学生阳光心态、精益求精、宽广视野等独特素质的培养,使高职大学生最大程度地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特质,才能促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及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开展。加强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对于激发学生潜能,实现学生自我开展、自我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别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开展的中坚力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的问题与现状 我国开展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教育时间较短,无论是在教育培养规模、还是培养深度上,都处在起步阶段,无法满足学生成长与开展的需要,也导致高职特质大学生人才的缺乏。 1.对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认知不全面、重视程度不够 大局部高职院校人才同质化培养,对学生特质培养与开发缺乏足够的了解,开展系统性教育开发的高职院校微乎其微,建设相应的训练中心、实验中心和研究中心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教育效果有些差强人意。 2.缺乏有效的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 没有形成特质培养课程培养体系,课程分散,其开发模式也只是单一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途径也较为单一,实施特质教育的教材师资及硬件资源配套与整合缺乏。导致特质学生培养效果不如人意,进一步导致学生参与性较低,特质教育在高职院校边缘化,相关的课程“可有可无〞从必修到选修,进一步到任选课程。 3.学生自主培养意识较低 高职大学生特质的形成可以通过自我实践来提升。而我国大学生在此方面的主动性、自主意识较低,依靠学校的思想较为严重。在相当一局部学生没有主动利用课程和班级、社会上提供的平台来锻炼自己。也就是说,局部高职大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培养自己的特质,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和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设立高职大学生特质培养周 新生有入学教育周,专业实训有实训周,特质学生培养平时有日常教育和活动,在这些根底上可以设立大学生特质培养强化周,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相关学习。对职业生涯规划、模拟招聘、心理素质训练、演讲口才、社交礼仪、书法音乐、文学艺术等等实践性模块和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安排,编成大学生特质培养教材或指导书。这样特质学生培养既有日常的活动也有专项的课程,形成“主题班会+专周+公选课〞系列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对特质模块内容的学习、理解和认同,也使特质学生培养更加系统化。[2] 2.创立“大学生特质培养创新中心〞 整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职业指导中心、各学生社团、体育类工程训练室等场地成立“大学生特质培养创新中心〞,发挥学工处、团委、招就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等力量,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集教学、实训、体验、观摩于一体,采用体验式教育培训模式及工程模块化管理,整合共享教学资源,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的渠道和途径,通过科学标准的运作,对个体进行科学评估和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优质教学与实践平台,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学生实践教育体系。 3.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工程 竞赛工程竞争性、团队性、鼓励性等为一体,每一类竞赛工程都能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质与能力。无论是技术技能类的比武、创新创业类的工程还是文艺体育类的竞赛,一方面学校要内部多组织多类型面的竞赛工程进行“练兵〞,另一方面学校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各项竞赛,并力争取得更好成绩,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展示学校人才培养成果。高职院校还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引导学生积极组织参与竞赛类工程,在工程中完成特质的培养。 4.开展典型特质学生和校友评选活动 围绕高职大学生特质要素,开展老实守信特质学生、主动学习特质学生、敬业担责特质校友、勇于创新特质校友等评选活动。学校统一下发通知,由各二级学院进行申报,学校组织评选,并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表彰,邀请学生家长、校友和用人单位领导来校参加表彰大会,为学生颁奖并作经验介绍。通过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热情,引领学生成长,发挥优秀学生和校友的典范和带动作用,也挖掘出特质学生培养的一些典型,再将这些典型事迹汇编成册,形成特质学生培养的一些标志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明星、曾萍.从用人单位的视角分析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及培养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3 (29): 163. [2]肖云等.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核心素质需求差异研究——基于重庆市272家用人单位的调研[J].高教探索,2023 (3 ). 作者简介 邹群峰,男,生于1980年8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车辆与机械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