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docx
下载文档

ID:1882042

大小:26.30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扎实 推进 农村 人居 环境 整治 工作经验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 留坝,一个秦岭深处的小县, 4.7万人,1970平方公里,国定贫困县,偏、贫、弱、小。以前农村贫穷、落后,脏乱差。8年时间,全县8个镇(街道)累计建成垃圾填埋场13个、75个村建起村级垃圾房264个、垃圾池3036个,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到达83%。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6座,铺设配套污水管网9.05千米;全县新建、改建卫生厕所3906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到达54.2023%,生活污水处理率6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1.66%、无害化处理率20230%。8年时间栽植绿化苗木200余万株,新增绿地3000余亩,森林覆盖率从89%上升到90.8%,林木绿化率达92.97%。村庄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乡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阔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大幅提升,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世人眼前。“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一、坚持绿色开展,守好绿水青山 作为秦岭腹地的一个山区县,留坝具备天然生态优势,上世纪80年代曾靠砍木头、卖石头(开矿)创造过XX省人均存款全省第一的辉煌。但很短时间,山被挖烂了、河水搅混了,富民强县的目标没有实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持续恶化。实践教育我们,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只会收获恶果,青山绿水才是最珍贵的生存资源,也是最珍贵的后发优势。尤其202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守“生态立县〞生命线,以“宁愿不要gdp,也要守住这片青山绿水〞的责任和担当,义无反顾地否决了一大批只奉献gdp的重大资源开发性工程,出台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精心呵护这片“零工业、零污染、零排放〞的净土。2023年,一个总投资2023个亿的紫柏山风力发电工程准备落户留坝。当年全县的gdp也不过8.78亿。一开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个清洁能源工程,但也有人反对。于是,现场调研会开到了紫柏山主景区。大家一听介绍,每一个山包上都要竖一个风机,每个风机都要开挖一个占地两亩且能装下混凝土基座的大坑,还要在紫柏山顶修一条宽8米的路,将风机整体运送上山。紫柏山脆弱的生态环境,根本经不起折腾。于是,大家的意见惊人的一致,“不能做〞。 2023年起,县委、县政连续7年投入4.6亿,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系统地解决城乡垃圾、污水处理问题,栽树、植绿,森林覆盖率上升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持续良好。留坝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XX县区,全国首批天然氧吧,全国首批13家之一、西北五省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殊荣。 在这一轮脱贫攻坚中,我们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彻底斩断穷根的重要工作、作为扶贫扶志扶智的重要手段、作为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内涵,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3年共计实施工程965个,投入资金6.64亿元,彻底补齐水、电、路、讯根底设施短板。投入1.2亿元改造提升农民住房条件。投入6.06亿元夯实产业开展根底。投入1.16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农业、农民工作步入科学、快速、可持续开展轨道。 二、系统治理提升,扮靓乡村“颜值〞 留坝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始终坚持高点起步,为全域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擦亮底色。我们把全县75个村分成17个中心村、29个重点村、29个普通村,分别按照景区、景观节点、全面整治提升的标准分类规划,精准施策。 1.科学规划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有章可循。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在建设“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的总体规划之下,高标准编制了江口镇、马道镇、留侯镇等重点镇建设规划和33个示范村、167个2023户以上群众集中居住点的环境整治规划。规定村庄整治的根底内容为建好村内的主路、辅路、通户步道;建好上下水,雨污分流;垃圾采用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方法处理。中心村和景观节点由县上引进的国内一流旅游品牌北京绿十字、隐居乡里团队设计打造。我们还组织县镇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赴浙江、四川等地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建立紫柏工匠协会,培训本地人才,解决建设、管理美丽乡村的人才支撑问题。2023年,我们把从县上领导到村支书,从村主任到“农家乐〞老板的400多人送到浙江旅游学院去学习,回来后,各个村除了比拼环境治理,更是玩创意、晒照片。火烧店“彩云农家〞的老板娘李彩云到浙江去开了眼界,回来就把自己新修的客房拆了重建。 2.治理突出问题,营造整洁镇村环境。2023年到2023年我们根本解决了全县大环境整治的问题。脱贫攻坚期间,我们面临的是怎样才能让千家万户农民群众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并引导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实施了“清五堆改六小美化四旁〞专项工作(清五堆即:柴草堆、垃圾堆、沙石堆、杂物堆、肥粪堆,改六小即:小厨房、小柴房、小厕所、小鸡卷、小猪圈、小牛圈,美化四旁即:村庄旁、住宅旁、道路旁、沟渠旁)。具体工作中,我们采用“清、拆、建、管〞四步工作法推进:“清〞就是清垃圾、清杂物。组织群众对陈年垃圾荡涤式清理,对秸秆堆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杂物进行归总、集中,整齐堆放到指定地点。累计去除柴草堆8153处、垃圾堆4882处、沙石堆1964处、杂物堆1989处、肥粪堆436处。“拆〞就是撤除旱厕、违建,撤除破危房屋、围墙、圈舍,复垦植绿,彻底解决村头路边、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破旧杂乱现象。先后撤除旱厕500余个、违建和破危房屋1220户312023间、圈舍202348处,旧宅基地腾退复垦1772户。“建〞就是建好居民点的主辅干道、排污管道,因势利导打造一些小景观、小节点,完成民居风貌改造和必要的绿化、美化、亮化,扮靓乡村形象。累计实施房屋立面改造360户,修建入户排污管道22千米;新(改)建村、组、入户道路731公里,通组道路硬化率到达88%,入户道路硬化率到达95.7%;种植花草、建文化墙18520平方米,打造景观节点162处。“管〞就是通过完善执行奖罚制度来引导教育群众,实现长效管理的目的。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农村面貌大幅提升,初步实现了垃圾有去处、污水进管道,河道绿水成荫、景点优美迷人,房前屋后三季有花、公路沿线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 留侯镇营盘村、闸口石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脏乱差〞,差到什么程度。老百姓有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人无厕所、猪无圈,提着裤子满河坝蹿〞。通过这些年的环境整治,这两个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从全县有名的“差〞到全县有名的干净、整洁、美丽。环境好了,加上县委、政府旅游工程的重点打造,群众普遍开办起了农家乐,这两个村都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 3.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留住乡愁,做足留坝特色,是我们贯穿始终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线。一是加强古村落保护。对全县范围内的传统古村落、古民居进行摸底排查,加大保护和管理力度,城关村、磨坪村、庙台子村3个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二是标准民居建设。出台XX县区传统民居建设标准图集,制定具有留坝特色的民居建筑标准(粉墙黛瓦人字顶,外加一个宽廊檐),加强“紫柏工匠〞培训,通过培训影响建房工匠,引导群众建房风格和样式朝着规划方向开展。三是注重保存乡土特色。出台XX县区生态宜居导那么,严格把握“建农村像农村〞的原那么,在绿化树种选择和布局上尽量用本地适生树种、草种,少用或不用绿化带、草坪等带有城市元素的绿化形式;建筑中多用外乡化的片石、土墙、竹篱笆、原木栅栏等农村常见材料,着重突出野趣和村庄原始风貌;民宅建设、风貌改造中不一味地涂白,不大兴土木、不大拆大建,突出乡村风格和情怀,让每一个走进留坝乡村的人都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激活农民主体意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是难题,长效管护更难,让群众变“看戏〞为“唱戏〞更是难上加难。对此,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创新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从2023年8月开始,我县依托村级党支部创新建立集体合作社“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简称:扶贫社),并在全县75个村全覆盖,构建起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民主手段治理农村的新型管理平台。扶贫社由村支书任理事长,第一书记任监事长。扶贫社既承担经济职能,组织群众开展生产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又承担公益和效劳职能,管理村务,效劳群众。扶贫社的卫生管护队负责环境卫生日常维护,自来水管护队等负责根底设施长效管理,文艺宣传队组织文化活动、倡导文明新风等。这些公益性效劳队的所需经费来源于3个方面:政府给点儿,群众自筹点儿,村集体积累补助点儿。因为有不断增长的集体经济作保障,有包含经济利益关系的管理制度为约束,村级事务得到了有效管理。目前,全县73个扶贫社组建卫生效劳队、自来水管护队、红白理事会等各类公益性效劳队253个,新的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全面建成,也使乡村人居环境管理走上了标准化、制度化的道路。 2.推进群众自我管理。一是自己事自己干。人居环境整治开始时,工程都是工队做,群众不配合,干部有怨气。我们便尝试把30万元以下的、技术含量不高的小工程,交给村扶贫社,组织群众自己做,群众打工挣工钱,集体还能增加积累。这个方法让群众觉得是给自己改造环境呢,想法变了,群众积极主动配合,工作便顺利推进。紫柏街道办的杨家沟在环境整治中,外来工队刚进入就遭到了群众阻工。但是由村扶贫社牵头,村民自己组织工程队进行施工后,原方案3个月完成的工期,实际上只用了47天就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成为全县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去年全县183个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扶贫社共承担了132个,占总数的72%,实现了群众的环境群众整治,村上的工程村民参与,大家的家园大家共建。二是大家事大家办。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如环境整治工程如何实施,水费、卫生费收缴标准,村庄卫生怎么管等等,都由扶贫社组织群众召开“院坝说事会〞集体商议。江口镇梭罗村一组修建入户道路需要占用本组张建辉、孙建辉、胡德华三家的土地,三家人因为土地边界和占地问题,一直不同意,镇村干部反复做工作都做不通。2023年9月,村扶贫社针对三家入户道路问题专门组织召开“院坝说事会〞。在全村老少的说服教育之下,三家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握手言和,并当场同意配合村里工作。通过“院坝说事会〞,我们真正搭建起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民主决策渠道。三是村上活动大家参与。各村积极组织开展以“把收获挂起来、把庭院靓起来、把歌舞跳起来〞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X8226;文明家园〞活动,大力推进“三不三化〞(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不乱堆杂物,净化环境、绿化家园、美化村庄),教育引导农村党员群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吸引群众自主投入。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比方,在村民入户步道建设中,采取政府补水泥,群众出砂石、投劳力的方式,调动群众积极性;在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中,群众按照政府要求和样式建房,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奖补。这些方式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有效防止了政府大包大揽,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注重内外兼修,重建乡村道德体系 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扶贫扶志扶智,推动乡村道德重建,是培育文明乡风的应有之义。一是明确行为标准。各村通过“院坝说事会〞,组织村民讨论本村的村规民约,力求简单易懂、便于操作,有约束力。比方:江口镇江西营村的村规民约中规定“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不保护环境卫生;不孝敬老人、不团结邻里;燃烧秸秆、滥砍滥伐破坏环境〞等都属于被禁止行为。如有违反,将纳入黑榜公示,道德积分也进行扣除相应分值,村级分红相应按分扣减,对屡教不改者,实行“停办、歇帮〞等措施,执行周期3-6个月。这些村规民约内容简洁,不讲大道理,群众记得住还管用。全县75个村的村规民约都不一样,都是群众自己讨论出来的,自愿遵守。村规民约工作的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