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基层
留守
妇女
情况
调研
总结
基层留守妇女情况调研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快速开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寻求增收致富的途径,给经济社会带来开展和提升农民纯收入的同时,也衍生出农村“386199〞部队,其中留守妇女这类特殊群体尤其值得关注,她们既是家庭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也是家庭生活中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顶梁柱。为贯彻落实市“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农村“三留守〞问题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结合全市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市妇联成立了由主席挂帅、副主席分管、机关“三万〞工作专班和机关业务部门共同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就市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与开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市六个远XX县区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平安、开展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留守妇女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市有留守妇女32.62万人,占市女性农业人口总数的17.9%。
1、从年龄结构看。市留守妇女中,20—30岁妇女3.03万人;31—40岁8.67万人;41—50岁13.37万人;51—60岁7.55万人。调查显示,31至50岁是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段。
2、从受教育情况看。留守妇女小学文化程度以下5.31万人;初中文化程度26.02万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29万人。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年龄越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3、从留守原因看。大多数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具体而言,30岁以下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照顾孩子;31—40岁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要照顾日益年迈的父母和抚育正在成长的孩子;40岁以上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丧失了外出务工的年龄及技能优势。
4、从家庭结构看:从调查情况看,
11.98万留守妇女家庭中只有一个小孩,
20.46万留守妇女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小孩;大多数留守妇女与老人共同居住,留守妇女除了照顾小孩外,还需要护理老人,由此,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家庭义务理所当然的需要留守妇女承担。
5、从婚姻状况看:对于婚姻状况的自我评价,
19.42万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外出打工后婚姻比较稳定,对婚姻状况满意;
12.13万留守妇女认为婚姻状况一般;
1.06万留守妇女对婚姻状况明确表示不满意。
6、从收入情况看。留守妇女家庭与夫妻双方均在家务农的家庭相比,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富足。年收入在1万元以内的留守妇女有2.05万,在1—3万元的有25.44万,在3万元以上的有5.13万。家庭收入以丈夫外出打工收入为主,也有留守妇女在家务农的收入,养家禽和种小菜能满足自己或家人生活需求,家庭简单生活资料根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7、从享受社会保障情况看:
31.57万留守妇女已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0.84万留守妇女正在办理医疗保险,0.21万留守妇女未参加医疗保险。大多数留守妇女享受了新农合制度,参合率约为97%。
7.35万留守妇女已经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0.6万留守妇女正在办理养老保险,
24.67万留守妇女未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约为22.53%。
留守妇女是生产开展的主力军、是家庭生活的顶梁柱。打工经济的开展使留守妇女与丈夫实现了经济角色的分工与合作,丈夫外出务工,原来由男劳动力或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农活,转变为根本上依靠留守妇女独立完成。她们既要承担农活、家务活,又要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留守妇女已经由传统家庭中的“半边天〞,转变成现在家庭中的“顶梁柱〞。
二、当前留守妇女生存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
(一)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留守妇女普遍面劳动强度较大、精神负担重、自身素质不高、教育孩子能力较差、文化生活空虚、缺乏平安感等困难。
1、综合素质较低,开展能力较弱。从受教育情况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大多数,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社会快速开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从专业技能看,参加座谈的留守妇女代表均表示缺乏生产开展技能。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留守妇女既无学历优势,又无能力优势,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
2、劳动强度较大,身体健康受损。在丈夫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既要承担农活,又要料理家务,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明显增加。据座谈了解,大局部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耕种近5亩农田,有的为了增加收入甚至要耕种2023亩。据统计,
16.3万留守妇女表示身体健康,
15.65万留守妇女健康状况一般,0.67万留守妇女身体较差。长期的体力劳动、超负荷的劳动量让留守妇女们人未老先衰。
3、教育力不从心,孩子缺少关爱。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妇女表示没有时间和能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同时,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家庭角色缺位,孩子缺少父爱,教育缺位或监护不利,使局部孩子产生自卑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孩子缺乏识辨和自我保护能力,容易遭受伤害或惹祸生非。大多数妇女表示教育子女力不从心,教育子女的能力较差已成为留守妇女非常愧疚和担忧的事情。
4、长期留守在家,患病缺乏照料。据座谈了解,留守妇女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生病,既担忧耽误农活,又要筹医疗费,还要“愁〞无人照料。统计显示,局部留守妇女反映生病无人照料。留守妇女陈某曾半夜突发肾结石,孩子在校住读,家中无人照料,不得不拨打本村妇代会主任的 ,妇代会主任及时雇车将其送到镇医院医治,才转危为安。
5、精神负担较重,婚姻存在危机。由于常年与丈夫两地分居,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留守妇女精神负担较重,婚姻危机较大。局部留守妇女对丈夫在外务工的环境感到忧虑,对丈夫的婚姻忠诚度产生猜疑,但出于对丈夫的经济依赖而委曲求全。据了解,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奉献,但丈夫几年不归、移情别恋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一定比例的留守妇女对目前的婚姻状况表示担忧,有的甚至感到没有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是守活寡。
6、文化生活单一,精神支柱缺失。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开展水平所限,留守妇女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局部留守妇女因精神空虚而沉迷于赌博等不良习气。据调查,选择看电视为日常主要娱乐活动的最多,其次为打麻将;仅少数妇女参加文艺宣传队。留守妇女李某在座谈中表示,打麻将已经成为她唯一业余活动,自己宁可起早贪黑赶农活、做家务,也要确保白天打麻将的时间,以打发空虚寂寞。
7、容易受到侵扰,缺乏平安感。由于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地广人稀,村落分布比较分散,治安防范力量较弱,留守妇女易受到侵扰。调查发现,留守妇女特别担忧孩子及家庭财物的平安,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身和财物的平安感。
(二)主要需求
调查说明,当前市留守妇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开展地方经济、学习生存技能、提高教育子女能力、丰富文化生活。
1、开展地方经济。留守妇女希望政府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开展本地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时机,帮助丈夫及自己在家乡创业与就业。当问到“如果可以在家乡创业或就业,你还赞成丈夫去外地打工吗。〞大多数留守妇女选择了“不赞成〞。
2、学习技能。一半以上的留守妇女表示开展生产缺资金和技术,希望参加各类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和开展生产的能力,尤其是31—40岁留守妇女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能,对于未来道路有更多项选择择和开展的时机。
3、提高教育子女能力。大局部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希望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监护能力和水平,使子女在留守家庭的环境中也能够身心健全,健康开展。
4、丰富文化生活。座谈中,大多数妇女表示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单一,希望组织文艺宣传队,通过扭秧歌、打腰鼓等来丰富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希望组织维权志愿者讲授法律、卫生保健、家庭教育等知识,开展心理疏导、维权效劳等。
三、改善留守妇女生存开展状况的建议
留守妇女是目前农村主要的劳动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社会各方面给予留守妇女足够的人文关爱,让这个弱势群体共享开展成果,才能真正推进留守妇女群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
(一)增强留守妇女生存开展能力。仁者授人以渔,这是推动这一特殊群体更好开展的根本途径。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劳动技能培训。农业和科技部门要在农业科技培训中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参训比例,特别是在送科技下乡等培训活动中使留守妇女的参与率到达30%。政府多年来对市农村妇女培训工作给予支持,保证了每年2期“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每期60名农村妇女带头人受训,目前已有2600人次参加了在市农业学校的科技培训,这批带头人在农村基层发挥着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一举措也深受广阔农村妇女的欢迎。建议通过此举和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中带头人的科技培训力度,每年增加6期留守妇女带头人培训班,使360名留守妇女参训受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建议依托劳动部门、市妇女创业中心等有专业资质的部门和单位,举办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通过灵活办学、送教上门等形式,对有创业意愿、愿意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就业的留守妇女,实施定向、定点、订单式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三是建议实施农村留守妇女大讲堂工程。以提高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平安自护救护、文明健康生活和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等农村妇女急需的内容为主,依托妇联组织按每场活动经费1万元预算,每年举办50期(场)留守妇女专题讲座、咨询活动、亲子活动等,帮助她们掌握必要的法律、平安、生存和教育子女的科学理念和能力,提高留守妇女的自身素质和监护能力。使她们成为有素质、能担当的好家长、好妻子、好儿媳。
(二)拓展留守妇女生存开展途径。充分发挥留守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建议将她们作为新农村环境保洁长效管理队伍主力军,由村两委或妇代会负责巾帼保洁队的人员推荐和组建,由城管部门负责培训、指导与管理,并为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提供必要的清扫工具、运输设备及保洁人员每月每人300元的劳务补贴。此举一方面可以扩大留守妇女在家门前就业的途径,并通过保洁工作的适当补贴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由所在村留守妇女进行保洁工作,在整治清扫环境卫生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她们的宣传和监督作用,激发全体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家园自己爱,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前期,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巾帼保洁〞长效机制的探索与运行,此项试点工作起步早,成效明显,张副市长参加经验交流和推介会时对此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如何将这一前期摸索的好做法和经验在全市农村推广,希望通过这次留守妇女专题调研,将一举多得的好事办好。
(三)提高留守妇女的生存开展水平。针对留守妇女在精神交流、文化生活、婚姻家庭、法律意识、平安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如何帮她们解难释惑,我会专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在六个远XX县区屡次调研座谈走访,寻求问题解决的最正确途径和方法。一是借鉴农业互助合作社运行模式和经验,建议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互助形式可以是生活互助、生产互助和公益互助等,大家在体力上互相帮扶,精神上互相抚慰,生活上互相照顾,缓解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留守妇女平安感。如创立示范“妇女之家〞,使其成为留守妇女交心谈心的场所,躲避矛盾风险的平安港湾;通过互助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贴近农村生活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鼓励她们组建秧歌队、锣鼓队、健身队、合唱队等留守妇女文艺队,让她们精神有所归依。二是试行留守妇女探亲制。制定“探亲节〞或“探亲假〞,鼓励外出打工的丈夫回家团圆,帮妻子分担农活、与孩子交